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94年07月01日
總統出席「財團法人法律扶助基金會」一週年慶活動

  陳總統水扁先生今天上午出席「財團法人法律扶助基金會」一週年慶活動,除了應邀致詞,也為該基金會十九個分會成立啟動點燈,並一一頒獎牌給各分會會長。
  總統在致詞中強調,法律扶助制度不只是幫助弱勢民眾打官司,更重要的是反應弱勢者在司法及法律上的問題,藉以提醒大眾及政府,推動相關法制的健全發展。他希望,法律扶助基金會能為社會注入一股活力,讓大家能更重視弱勢者權益,達到落實憲法保障人民訴訟權及平等權的理想目標。
  總統致詞內容為:
  今日阿扁非常高興能再度前來和各位法律先進們再度見面,個人在此要除了先向所有參與「法律扶助基金會」的朋友們表示敬意,更要一起分享「法律扶助基金會」成立滿一週年的喜悅。阿扁對於去年開幕時對於基金會的期許,經過短時間即看到了初步的成果,深表欣慰與滿意。
  阿扁得知「法律扶助基金會」在一年內,就在全國各地包括金門及馬祖離島地區,成立了十九個分會,比司法院原本預期的三年時間還要來得快速,充分展現基金會在蔡董事長卓越領導下積極主動的效率。此外,基金會成立一年以來指派律師代理的扶助案件達到七千多件,再加上諮詢服務,則有上萬個家庭在一年內接受幫助。而在受理案件的審查方面,基金會採取「即時審查」制度,也就是在一天內就可以將申請案件審查完畢,避免民眾的漫長等待,與外國有的動輒三到六個月的審查時間相比,基金會稱得上是快速又便民。阿扁對於這樣亮麗的成績,感到非常佩服。
  在這一年當中,阿扁除了看到基金會扶助對象,包括:婦女、勞工、原住民與外籍人士等社會上的弱勢者,並邀請社團代表組成專門委員會,定期或不定期地開會檢討法律扶助制度外,也常在媒體上看到基金會與各種弱勢團體共同舉辦記者會、座談會,讓阿扁深刻感受到,基金會為司法的公平正義所作的努力與貢獻。
  另外,基金會已經擁有全國一千九百多位的律師資源,這表示全國有將近四成有服務熱忱的律師道長,願意貢獻自己的心力,幫助經濟弱勢的民眾打官司。基金會也聘請了九百多位的律師或法律專業人士擔任審查委員,對於來申請法律扶助的民眾做資力及案情內容的專業審查。這樣龐大而專業的服務群,絕對是是國內僅見的。
  九十四年度政府編列新台幣9.5億元補助「法律扶助基金會」,相信更能加速制度運作的完備。阿扁對於看到法律扶助制度在基金會的積極運作下開花結果,感到無比的高興,因為這個制度的實施,確實達到了保障基本人權的成效,對於提高我國司法人權指標,助益良多。而今年十月份基金會預計要舉辦的國際論壇,邀請了十幾個國家來台灣交流法律扶助制度,相信也有助於我國人權國家形象的提升。
  然而,阿扁對於「法律扶助基金會」仍有許多期許。首先,希望基金會提升扶助品質。因為案件數量固然重要,扶助的品質更是大家所關心的;相信透過建立民眾申訴制度、建置完整掌控案件進度的業務軟體系統、以及召開國際會議與他國交流等方式,都能夠協助提升扶助的品質。其次,基金會應致力於個案法治教育、法律諮詢的普及、以及法律扶助制度的推廣,例如:派遣律師到偏遠或離島地區下鄉做法律服務、加強與媒體、社團及政府相關單位的聯結等。
  另外,阿扁也希望基金會擴大扶助範圍,像是受理在監在押被告或受刑人的申請、開辦警調第一次偵訊律師陪同到場、檢察官聲請羈押之被告辯護以及申請低收入戶等行政程序的代理。這些都是一般執業律師難以觸及的部分,當然,這還需要基金會就現有資源做審慎評估及規劃。還有,法律扶助法規定,基金會可以辦理政府委託執行的法律扶助工作,就像勞委會從今天開始實施的勞工遭不當解雇的訴訟補助,就委託給基金會承辦;期待各個有提供訴訟補助的機關,也能循著這樣的模式,讓專業的基金會執行法律扶助工作,不要只做到費用的補助或提供。
  法律扶助制度不只是幫助弱勢民眾打官司,更重要的是反應弱勢者在司法及法律上的問題,藉以提醒大眾及政府,推動相關法制的健全發展。阿扁希望,法律扶助基金會能為社會注入一股活力,讓大家能更重視弱勢者權益,達到落實憲法保障人民訴訟權及平等權的理想目標。最後,再一次敬祝基金會生日快樂、運作順利,各位嘉賓、各位先進道長健康愉快。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