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94年05月08日
總統接受三立電視台大話新聞節目專訪
  陳總統水扁先生今天晚間接受三立電視台「大話新聞」節目專訪,就國人關心話題表達看法。
  總統在專訪中談話要點如下:
  一、針對日前中正機場發生流血衝突政府的處理問題,總統表示,他事先就非常關心、也非常憂心可能發生的情況,當看到機場流血衝突場面和鏡頭,他相當不捨。因為以他早期參與群眾活動的經驗看,如果有本事將群眾帶出來,若沒有本事把他們帶回去、平安回到家,那就不要進行群眾運動。他在幾天前就已請幕僚致電行政部門,特別是拜託謝院長要好好處理,絕對不可出事。最後事情卻還是發生,他實在感到很難過。
  對於滋事者的移送法辦是否公平及因移送造成執政黨立委的反彈問題,總統表示,他已聽取了行政院謝院長的報告,移送法辦的不分「顏色」,雙方都有。總統說,台灣是一個民主法治的國家,他希望大家都能遵守法律規定與政府公權力,我們不希望看到有人違法滋事,但如果真發生違法滋事情況,政府在處理時絕不可能因對象歸屬於「藍色」或「綠色」,就有不同待遇,在法律之前大家一律平等,因此他同意謝院長所說的,這一次該辦的都已法辦。
  總統指出,機場是國門所在,不只本國同胞、也包括國外朋友出入的地方,大家都很不希望機場成為一個集會、遊行,甚至抗議的地方,如果有這種情形,是無視於政府公權力存在,也無視於機場是一個禁制區、禁止集會遊行的地方。他一直認為機場要還給旅客,讓它成為一個非常純淨、自由,沒有任何干擾,任何壓力,可以出入的國門。這也是為什麼他4月7日前往梵蒂岡就要求不管是出國或回來,婉拒任何送行或接機的原因。
  對於有人認為質疑五月三日當天執法過當或說成是戒嚴,總統說,這種指控未免太重了些,因為台灣社會每天都可集會、遊行,大家都有此自由權利,我們也沒有給予任何剝奪或限制。
  二、對於國民黨連主席到中國北京大學演講批評台灣的民主政治是民粹政治,說他要發展民族主義的說法,總統對此回應表示,如果去中國大陸要讓人鼓掌,很簡單,說他們愛聽的話,說所有大中國民族主義這樣的話,他們絕對給予鼓掌。所以有人說「中國熱」,但是為什麼不利用這次所謂的「中國熱」,我們也來「台灣熱」。尤其去北京大學,北大過去有民主自由的傳統、自由的學風,如果能推銷台灣的民主,強調「台灣熱」與「中國熱」哪裏不一樣,民主的台灣與共產中國比較,他們是沒有民主、沒自由,應讓有自由學風的北大學生能夠進一步認識到什麼是台灣的民主多元。總統特別提到,最近美國自由之家針對全世界194個國家,在五月三日世界新聞自由日提出2005年全世界國家新聞自由度的調查報告,台灣被列為與歐美國家一樣的新聞自由國家,去年比前年進步6名,全世界第44名,當然我們還不滿意,我們還能更進步,但中國退步4名,他們現在177名,是全世界新聞不自由的國家之一,在全部194個國家中,是倒數第18名。台灣比大陸自由,不只有新聞自由,還有宗教自由,台灣的軍隊國家化,不像大陸軍隊還要接受黨絕對的領導,是黨軍,不是國軍。台灣有民主選舉,中國是一黨專制,國家領導人不是透過人民直接選出,台灣是真正的政黨政治,也可以政黨輪替。所以連主席可以跟北京大學學生講,雖然中國國民黨在台灣執政50年,但現在不是執政黨,今天是在野黨,中國國民黨的主席來到北京,為台灣的民主感到驕傲,雖然沒有在台灣繼續執政,但是台灣能政黨輪替,在大陸這裏是不可能的,台灣的民主就是如此令人驕傲,所以在那裏談台灣的民主,堅持台灣或中華民國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在那裏向中國大陸人民或北京大學的師生說,台灣的前途只有2千3百萬台灣人民有權決定,或是我們反對所謂的「反分裂國家法」、要用非和平的手段來解決台灣問題。假若能在那裏說出台灣民主的成就,或是說台灣值得驕傲的地方,或將台灣與中國的民主與自由做最好的比較,相信2千3百萬台灣人民絕對向連主席鼓掌,他本人也絕對為連主席鼓掌,而且鼓掌的聲音也會比別人大聲,但是非常可惜,連主席不但沒有這樣做而且還在那裏批評台灣的民主,說是民粹而不是民主。總統反駁說,不能說台灣一定要中國國民黨執政才叫民主,今天換黨執政了就叫民粹,連主席當選總統叫民主,而今天換民進黨的阿扁當總統就叫民粹,如此一來民主將會變成雙重標準。總統也說,今天台灣人民最驕傲的就是民主的成就,這不是中國可以與我們相比的,因此他認為,在沒有民主的中國來批評民主的台灣,去沒自由的中國來批評最自由的台灣,這樣是不對的。
  總統進一步表示,他相信連主席之所以可以讓講台下面的人為他鼓掌的原因,國人很清楚,連主席如果真正站在台灣國家主權的立場、站在2千3百萬台灣人民這邊的話,實在沒有必要故作曖昧,只要說清楚就好。如果說連主席的心是站在台灣、中華民國這一邊,但卻被對岸認為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那也是誤導。
  總統也再次指出,台灣的前途、台灣的未來或是兩岸關係的演變,只有2千3百台灣人民才有權利決定。相同的道理,如果自己不讓2千3百萬台灣人民決定,竟然要與另外一個國家、另外一個政黨、特別是中國共產黨,來共同決定台灣人民的自由選擇或是台灣的前途,他覺得這樣就不對了,再怎樣都不能去聯合一個外國、尤其是中國共產黨來決定台灣前途,來決定2千3百萬台灣人民的命運。
  三、當被問到有人認為總統對連主席去中國大陸的態度好像變來變去,總統對此澄清表示,這是誤會、是曲解、是斷章取義。他說,五月一日出訪他在飛機上講得非常清楚,是就事論事,對事不對人。四月廿五日是他四年多來第一次接到連主席電話,在電話中連主席保證,這次訪問是私人的、是民間的,絕對不會干涉政府公權力,如果此次有正面說法,絕對會拿回來台灣給政府參考;連主席也說只有政府支持,才有可能做;連主席強調會堅持國家的主權、尊嚴與全民的福祉。而連主席赴大陸後真的沒有代表或者要取代政府公權力與他們簽任何會牽涉到政府公權力的協議或協定,這與之前在報紙上看到的報導不同,當時的報導是,第一,連主席要進行國共和談;第二、這次去要與他們簽訂終戰協定與和平協議,或台商投資保障協定。這些都牽涉到政府公權力的事,政黨是民間團體可以出面簽署嗎?當時報紙報導篇幅很大,說連主席要這樣做,不管政府。後來連主席打電話保證不會簽什麼東西,也講得很清楚,有任何結論回來要交給政府,只有政府的支持、配合與推動才有可能落實。總統澄清說,他指的就是這一點,連主席確實照約定,另外連主席與共產黨發表所謂的新聞公報,也是披著新聞公報的外衣,聯合公報才是政府與政府之間、總統對總統所簽的公報,連主席與中國所簽的新聞公報,雖披著新聞公報的外衣,其實也不過是另外一種新聞處理方式、是新聞稿而已,一個會談紀要的公布,如此而已。
  四、對於有人說,連主席簽五點願景共識,江丙坤也簽了十點共識,為什麼江丙坤要移送高檢署偵辦?而連主席就不需要?總統則鄭重指出,所謂的偵辦並不是政府主動偵辦,而是有人控告、檢舉,所以地檢署被動受理。民眾有提出告訴的權利,檢察官受理也是依法辦事。最後會怎樣偵查、偵結、起訴與否,這都已經進入司法程序,因此我們就要尊重,他個人不敢有任何的批評與意見。
  總統也表示,連主席並未簽署涉及政府公權力的任何協定,有關兩岸和平穩定的五點願景,這是他們互相之間的結論,連主席畢竟不是政府,不能取代或代替政府公權力,即使簽也沒效、沒意義,何況並沒簽署?總統認為,台灣是一個民主法治的國家,我們有多元豐富的言論思考,能說不一樣的話,如果有任何問題也要依法偵辦。總統說,我們的言論自由有百分之百的保障,不管有什麼樣的主張,甚至在大街上拿對岸的旗子、唱對岸的國歌,在目前的台灣社會,不會有事,因為我們是一個民主法治的國家,法律規定這是人民的自由權利,即便我們有不同意見或有所反對。
  不過總統指出,他非常不贊成連主席的很多說法,甚至覺得有些說法很嚴重,但畢竟是政黨的不同主張,是個人不同的想法,這都是言論自由的層次,雖然不贊成,但要尊重別人有表達不同主張的權利。總統說,我們對自己的想法雖有所堅持,但不能因為別人跟我們不一樣,我們就要把他關起來,如果這樣做,那跟過去的戒嚴、刑法第一百條以及懲治叛亂條例的時代有何不同?很多人說他怎麼不有氣魄一點?甚至說他軟弱、無能。他覺得,任何人擔任他這個職位—民主法治國家的總統-其實都是一樣的。因為這與「顏色」無關、不是軟弱不軟弱的問題,實是因為沒有任何法律條文可以禁止連主席去大陸,既然連主席可以去,到底是硬要阻擋他、沒有法律也要擋,而最後連主席照樣去了、變成脫韁之馬?還是先畫好紅線、底線,將法律規定說清楚、讓連主席有所依據?總統認為,能把線握在手上,控制收放,讓對方不會有所逾越,這就是國家的最高利益。
  對有人說連主席訪問大陸會架空政府、架空總統、以及有賣台的疑慮,總統也堅定有信心地說「不會啦」。他表示,大家看得這麼嚴重,可能是被從前國共和談、越談越糟的歷史經驗嚇到了,認為國民黨要去和共產黨談判,怎會贏?如果會贏,也不用跑來台灣?所以大家很不安心,認為如果讓國民黨和共產黨繼續談下去,台灣不就沒了?過去中國大陸沒有了,如果台灣也一樣,怎麼辦?總統說,他可以理解國人的心情,但是大家必須知道,時代已經不一樣,過去國共和談時,國民黨是執政黨、是政府,現在國民黨是在野黨,憑什麼跟人家談,算數嗎?總統表示,美國總統布希五月五日講得非常清楚,布希總統親自打電話給中國領導人胡錦濤主席,在電話中要他跟經過合法正當的程序所選出的國家領導人接觸,也就是說,中國要跟在野黨談,美國不反對,甚至歡迎兩岸對話,是走出第一步,但還是有限,最後還是要政府與政府談,北京政府和台灣政府談,胡錦濤跟阿扁來談,這非常清楚。
  五、對於主持人問到布希總統特別打電話給胡錦濤時稱呼「台灣總統陳水扁」,而且是用「民選合法程序選出來的」等表示有無政治意義時,總統也說,這當然有很大的意義,連主席到現在還不稱呼他為總統,但他覺得,不稱呼他為總統,他還是總統,就像是有些國家不承認台灣是主權獨立的國家,但台灣還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不這樣稱呼他,但美國總統布希稱他為「台灣總統」;不承認他是合法正當程序選出來的台灣國家領導人,但布希總統、美國政府承認,這就是意義所在。總統也再度感謝連主席在中國行之前打電話給他,因為這是四年半來的第一次,並表示有需要聽取連主席訪問大陸的看法。身為國家領導人,他和朝野各黨派領導人更需要坐下來談,尤其連主席剛從中國大陸回來,彼此也需要交換意見。
  六、由於有人認為,總統所採行的和解、中間的路線是為了得諾貝爾獎,對此總統鄭重否認說,他沒那麼自私,他從來沒有想到諾貝爾獎的事,他是平凡的人,也是平凡的總統,他不可能做偉大的總統,所以也不會得諾貝爾獎。對他來說,做總統就是要做到三個字「保台灣」,如何保住台灣不被別人拿去、不會變成對岸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特別行政區、地方政府、像香港一樣,這是他的責任,也是使命,只要能保住台灣,就能讓台灣兩千三百萬人民有尊嚴、有安全,過得平安幸福、大賺錢,這就是他的使命及責任,像他這樣出身的人能夠當選二任總統,甚至也沒被子彈打死,這是老天爺保佑,所以他非常堅信,他只做一個台灣之子就好。
  七、當問到國民黨連主席訪問中國後,中國決定要開放十五項台灣水果免稅進口、要送熊貓、及開放大陸人士來台觀光的看法時,總統說,中國送熊貓的事,在他擔任台北市長時就有人願意促成,但熊貓是保育類動物、受華盛頓公約規範,是否可行,我們應該慎重考慮,但他不會以中國是否對台灣統戰的角度來思考,而是以保育及國際公約的觀點來思考。
  對於中國開放觀光客來台的事,總統說,過去我們就提過,如果中國有誠意,對「小三通」就應開放,但仍未准許。為何不貨運包機直航?他們願意將春節包機直航擴大成常態化的節日包機,他們只對人的「直航」有興趣,因為他們的飛機載人過來,可以為他們宣傳,對貨物沒興趣,是因為貨物不會說話,他們的民航公司賺不到錢,因為他們不像台灣的民航公司有這樣的能力,所以在「小三通」方面,他們只同意我們的人過去,但不開放他們的人過來,這就是誠意的問題,如果對岸有誠意,靖廬兩千名大陸偷渡客就應儘速接回去,但他們不願意。一旦直航、開放觀光之後,可以想見會有多少人跳機,所以像這樣的事,就應由政府與政府間說清楚,開放觀光,我們當然歡迎,但偷渡客、跳機的人那麼多,難道不需要一個機制來處理?
  在開放水果免關稅進口方面,總統指出,中國想要用三百億元買台灣農民的心。水果出口到大陸、賺大陸的錢是不壞的事,但要注意,不要農民不做,去做農奴,這由他們如何對待台商便可以瞭解,大陸給台商投資方便、甚至允許逃稅、違法,一旦陷入後,就會以某日、某時逃稅違反某條法律隨時逮捕,包括台灣來的幹部也要一併入獄,所以才會被逼簽署一些有的沒的文件,我們一定要了解,對待在大陸做大筆投資的台商都如此翻臉不認人,農民難道會得到比有錢的台商更好的對待?他們讓台灣的水果免關稅嚐到甜頭之後,就會反過來也要求他們的水果進口台灣免關稅、對等互惠、或要求農民不要支持阿扁或某一個政黨,如果不從,就要課稅,農民大量收成無處銷,到時就只有欲哭無淚。所以,這就是農民變農奴,而且還不只是水果出口,他們還要偷我們的技術,以重金禮聘農業技術人才專家,這是最重要的關鍵所在。
  八、總統也對親民黨宋主席所簽署的「兩岸一中」共識表達看法,他表示,宋主席所說的「四個反對」-反對台灣獨立、反對一中一台、反對兩個中國、反對兩國論-這麼多的反對,究竟宋主席贊成什麼?他曾對宋主席講,中華民國是最大的公約數,雖然兩人對中華民國的定義有不同的意見,在「扁宋會」十點結論第一點中有特別提起。宋主席這次去北京要向對方說清楚,我們已有共識,中華民國主權運作,要受到兩岸和國際社會上的承認和尊重,中國也要承認並尊重中華民國主權存在的事實。宋主席說也反對兩個中國,那中華民國算什麼?中華民國是不是一個國家,如果是一個國家,那這個國家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否一樣。同樣地,他也向連主席講,如果去,一定要堅持中華民國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中華民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分治分立、互不隸屬,如果說這不是「兩國論」,不是「兩個中國」,還要說「九二共識」、「一中各表」等等,不是矛盾,是什麼?到底連主席心目中的中華民國是什麼?中華民國難道不是一個國家?這個國家難道和另一個國家是一樣的?是可以劃等號的嗎?
  總統也對宋主席訪問大陸第一天的談話內容表達不同意見的立場。他說,宋主席說台獨不是選項是枉費「扁宋會」十點結論中的第六點,在他的堅持下,過去宋主席不肯承認、接受的事情因此才同意,也就是台灣的前途應該由二千三百萬台灣人民來決定,就是所謂的住民自決。台灣的前途,只有二千三百萬的台灣人民才有權利決定,不能說只有中國統一才是唯一選項,別人對台灣未來有不同的思考,就不是選項,這樣不是尊重全國二千三百萬人自由意願的選擇,這和「扁宋會」中所達成的十點結論是有出入的。他特別提醒宋主席,不論怎樣,應遵守「扁宋會」結論中第一條和第六條,到對岸好好發揮。
  總統再度重申表示,「九二共識」在「扁宋會」時他不同意,原因不是他不接受,而是「九二共識」根本不存在,不存在的東西怎麼可以無中生有叫他接受,所以在海外時他說,他很希望胡錦濤來台灣,他陪胡錦濤去海基會,翻箱倒櫃,尋找檔案文件內到底是否有「九二共識」這四個字的東西。如果找得到,他一切照胡錦濤所說,如果找不到,從今以後不要再提「九二共識」,這種態度是最公開、最透明、最有誠意、最負責了,不怕看也不怕找,台灣某市市長說當其在擔任副主委時,也知道有「九二共識」,也請該位市長來找這項資料。是否有「九二共識」,請先去問蘇起-卸任的陸委會主委-該位市長也承認,這是在2000年4月底蘇起所創造出來的名詞,從1992年香港會談到2000年4月底,從來沒出現這四個字,海基會董事長辜振甫在書裡寫得很清楚,另外辜董事長生前在公開場合裡也好幾次向他說沒有所謂的「九二共識」。1992年在香港會談的時候,沒有結論,但在會議結束前,台灣的代表提出建議是不是可以用口頭各自表述的方式來擱置「一個中國原則」的爭議。但對方沒接受,會議就結束,提議歸提議,但對方沒接受,表示沒有共識,沒有共識怎會變成有共識?他實在想不通。「九二共識」是否是「一中各表」,汪道涵也不敢說,去問胡錦濤,如果說有,當然另當別論。如果「九二共識」,就是「一中各表」,但是中國十幾年來認為所謂的「九二共識」,就是「一個中國原則」,那是有「一中」而無「各表」,「一中」會是中華民國嗎?
  九、總統強調,五月十四日的投票很重要,但國人卻不知道這次選舉投票的意義。去年八月廿三日所有政黨一致通過包括立委席次減半、單一選區兩票制、廢除國大和公投入憲等四大修憲案,能夠通過很不簡單,因為憲改的正式程序,需要四分之三立法委員高門檻同意通過,這是高難度的事情,而修憲不是立法院通過就可以,依據我們的憲法增修條文,還要選出300位任務型國代,先選黨,然後依照各政黨的得票率來分配席次。所以他想不通,在去年8月23日大家都同意,經過幾個月之後,有人卻由贊成變成反對。其實如果再回溯遠一點,2001年選舉第五屆立法委員,就已有一些團體在推動立委席次減半、單一選區兩票制,那也是各黨各派都有,大家都簽過名(連署),今天反對的政黨,過去也有簽名的,現在他們說,不可以立委席次減半、不可以單一選區兩票制。2001年簽了名,2004年8月23日也支持,結果現在反悔,出爾反爾,這就叫做騙選票-兩次選舉都結束了,現在反悔了,反對改革,反對當時支持的憲政改革。
  總統也表示,這次的選舉中國已經介入了,我們怎麼可以坐視不理?中國希望修憲案不通過,我們難道可以就這樣不通過?他不讓我們投,就弄一個「中國熱」出來,大家就不會去討論任務型國代的選舉、五月十四日的投票,大家就都忘記了,否則,這個月大家應該都在處理選舉議題,結果現在卻是一股「中國熱」,大家熱呼呼,沒人去過問五月十四日的投票,要投什麼、要怎麼投,大家都不知道,這就是中國的目的,因此國人要警覺。
  總統也特別強調這次的公投入憲、單一選區兩票制、國會減半等憲改對台灣未來的重要性。總統說,立委席次減半,從225席變成113席。大家對立法委員的問政會擔心、也很怨嘆,選那麼多不一定有用,乾脆減一半,過去70%、80%的民意都認為立法委員就是要減半,這樣問政品質才會好,四年前大家有這樣的願望,四年後我們好不容易要投票確定這樣的政策,大家怎麼可以不支持?總統進一步說,不只立委席次減半很重要,單一選區兩票制的改革也很重要,美國、日本都採用此一制度。現在的選舉制度,一個選區選出好幾位立委,許多人為當選,選舉時走偏鋒,因為只要滿足少數人的訴求就能當選。如果像先進國家一樣採取單一選區兩票制,參選人為求當選,需要兼顧多方面利益,問政才會趨向理性。所以,為了改變立法院走偏鋒、走極端的非理性問政方式,大家一定要支持單一選區兩票制,才能提升問政品質,這就是國會改革的關鍵。他期盼各政黨能夠放下一黨之私,以整體利益為考量,支持單一選區制度。
  總統強調,公投入憲的目的是要廢除國民大會。過去國大為人民詬病,所以才被虛級化。但是我們的憲法增修條文中仍有國大的設計,只不過其職權遭受限制,雖然遭受限制,但仍有職權,它可以複決立法院提出的憲法修正案、領土變更案以及總統副總統罷免案。現在的運作方式,平時沒有國代,有需要時才選出三百位代表,替人民行使複決權,這就是僅虛級化而未能正式廢除的結果。國民大會是政權機關,現在要廢除國民大會,就是廢除政權機關,也等於違反國父遺教與三民主義,等同於實質制憲。廢除國民大會之後,不用再選出三百名任務型國大。總統也說,廢除國大後將採行直接民主取代間接民主,不用經過國大替人民行使複決權,代之以公民投票直接由人民決定。為使公投有依據,公投要入憲。過去政府視公投為洪水猛獸,認為會引發戰爭、台獨,所以萬萬不可行,其實公投是普世價值、基本人權,許多民主國家行之多年,甚至一些共產國家也舉行公投,但台灣人民卻被剝奪這個權利多年。去年好不容易有公投法,最後卻通過一部無法公投的公投法,形成鳥籠公投,他也極不容易才找出第十七條來推動和平公投。事實上,從公投立法到和平公投,再到公投入憲,此一過程是台灣民主深化與鞏固非常重要的成就。
  總統最後期許說,台灣要成為一個正常、完整、進步、偉大的國家,一定要人民做主,只有在人民真正享有國家主權、人民有權公投複決時,各黨派在立法院關起門來協商時,才不敢專謀一黨私利,而會更重視民意。相信台灣、相信人民的智慧,這就是民主的象徵、就是國家主權的象徵,中共就怕這一點,因為他們人民沒有此一權利,也因為公投是國家主權的象徵,所以中共硬把公投說成法理上的台獨。過去台灣解嚴、開放、解除黨禁、報禁、推動總統直接民選等等,中共每次都說台灣要進行台獨,極力反對。他們就是害怕台灣民主,所以威脅用武力來阻擋,這一次也是一樣。我們不用怕中共,過去台灣推動民主也是這樣一件件完成,所以大家五月十四日一定要出來投票,如此人民才能真正成為國家的主人,使人民不只可以選總統,也可以公投所有的憲法修正案。總統衷心呼籲,五月十四日國人一定要出來投票,不是要爭幾席,而是要使憲政改革成功,台灣追求民主改革一定要過這一關。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