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94年06月17日
總統主持《國家安全報告》高層會議
  陳總統水扁先生今天上午在總統府主持《國家安全報告》高層會議,討論國安會草擬之《國家安全報告》中有關財經部分的初稿內容,總統並於會前致詞。
  總統致詞內容為:
  今天我們召開這個會議是要針對國家安全會議草擬的《國家安全報告》初稿的內容進行討論﹑修訂。這樣的會議未來還有好幾場,等到《報告》的所有議題都討論過了以後,本人將擇期正式召開國家安全會議,確定《國家安全報告》。
  十七世紀英國政治哲學家霍布斯(Thomas Hobbes)指出,國家的建立就是為了捍衛國民免於遭受外來的侵略和彼此間的傷害。作為一個台灣人民以選票付託選出來的國家領導人,阿扁一直覺得政府有責任告訴人民,我們的國家受到什麼樣的內外威脅,政府認定的國家安全核心價值又是什麼,這樣,政府才能夠在有限的資源下,根據對安全情勢的評估﹑安全威脅來源的認定,擇定國家安全議題優先處理的順序,提出確保國家安全的策略,作為政府在最近期程內施政的指導方針。也因此,阿扁一直覺得政府有義務像美國等先進國家一樣,定期或在面臨重大事態時,向人民提出《國家安全報告》。
  從傳統安全的觀點來說,軍事威脅總是被放在國家安全的優先地位,但從冷戰結束以後,特別是9‧11之後,國家安全的範圍更擴大了,其性質也變得更加複雜,除了軍事威脅之類傳統安全的議題以外,由於全球化效應帶來經濟﹑社會與人文環境的巨大變遷,非傳統安全的重要性與日俱增。舉凡經濟﹑金融﹑能源﹑疫病﹑人口﹑資訊﹑國土保育,乃至族群﹑認同…等等議題,莫不逐漸成為我們新的安全挑戰。在處理國家安全議題時,如果忽略非傳統安全的威脅,輕者導致政經環境﹑社會秩序與生活條件的惡化,重者危及國家長期的生存繁榮與競爭能力。
  這一次《國家安全報告》的編纂,兼顧傳統安全與非傳統安全兩個層面,從「綜合安全」的角度,對當前威脅國家安全的內外情勢提出評估,並確立最近期程內國家必須優先處理的議題,及其解決的策略。感謝國安會及行政院各部會在幕僚工作階段的辛勞努力,以及許多學界精英提供的寶貴意見。這是第一份的《國家安全報告》,其中也許會有觀點的不同或疏漏之處,這也是我們要先行召開高層會議分組討論的原因,也顯示我們對於國家安全的慎重。本人希望各位同仁先進,充分討論﹑溝通,讓這份報告更充實。
  上午與會者包括:呂副總統、行政院院長謝長廷、總統府秘書長游錫堃、國安會秘書長邱義仁、總統府副秘書長馬永成、總統府副秘書長黃志芳、行政院副院長吳榮義、行政院秘書長李應元、國安會副秘書長柯承亨、國安會副秘書長王西田、經建會主委胡勝正、財政部長林全、中央銀行總裁彭淮南、金監會主委龔照勝、農委會主委李金龍、經濟部次長陳瑞隆等人。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