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接見紐約時報董事長兼發行人沙茲伯格夫婦
中華民國94年06月03日

  陳總統水扁先生今天上午接見紐約時報董事長兼發行人沙茲伯格(ARTHUR SULZBERGER JR.)夫婦。總統除歡迎訪賓到訪,並就雙方共同關切議題交換意見。
  總統首先表示,沙茲伯格董事長的祖父--也是第三任紐約時報發行人--曾於1952年及1957年兩度前來台灣訪問,而那兩次訪台,都是在總統官邸會晤,今天他則特別選在擁有104年歷史的台北賓館歡迎沙茲伯格董事長,而此地也是歷史現場,以今年而言,2月24日「扁宋會」朝野和解歷史性的一刻,就是在東廂進行,四天後2月28日歷史性的「扁柯會」--也是美國前總統柯林頓卸任後第一次訪台--也在此展開會談,深具意義。
  總統並推崇沙茲伯格董事長以卓越領導讓紐約時報能夠繼續執美國媒體界牛耳,且獲得普立茲獎,可說是業界之冠,並連續5年受到財星雜誌選為美國出版業界聲望最佳的公司,此外,紐約時報也與國內聯合報合作成為最佳全球夥伴關係,在台灣出版紐約時報的週報。
總統也指出,沙茲伯格董事長1992年接任發行人時相當年輕,但卻把紐約時報辦得有聲有色,而他自己在競選總統時,也還不到50歲,很多人說他太年輕,事實上,年輕領袖是世界潮流,這也包括紐約時報董事長兼發行人沙茲伯格先生在內。
  對於沙茲伯格董事長昨天的一席話,總統表達認同與肯定,「作為媒體,報紙絕對是政治人物的一面鏡子」。總統表示,對一些國內媒體的報導,他雖然有不以為然的地方,但作為政治人物,他還是虛心受教。因為他認為只有在最嚴格的監督、最嚴厲的批評之下,才能知所改進,在放大鏡、顯微鏡之下來盡心努力。
  總統表示,他絕對百分之百捍衛新聞自由,而他也曾說過,如果新聞自由與國家安全有牴觸或衝突,他寧願捍衛新聞自由而犧牲國家安全,也許有人不以為然,但他認為要維護新聞自由、捍衛言論自由,寧願過也不能不及。總統表示,明天6月4日是天安門事件16週年,這16年來,包括歐盟還未解除對中國的武器禁運,可見中國大陸在人權保障、民主深化及自由維護等方面,確實還有不足之處。例如,去年9月中國領導人人事交替前夕,中國政府竟逮捕了紐約時報在北京分社的記者,理由是所謂「洩露國家機密」。此外,幾天前新加坡海峽時報程姓記者被羈押,理由是「間諜罪」。
  總統很欣慰台灣能與美國等先進國家同列為全世界新聞自由國家之一,而依據美國「自由之家」今年5月針對全球194個國家在新聞自由程度所作的評比,我國比前年進步6名,為世界第44名,雖然還有進步的空間,而中國大陸則是新聞不自由國家之一,比前年退步4名,全世界第177名。總統認為捍衛新聞自由、維護言論自由,包括捍衛宗教信仰自由,仍是台灣必走的一條正確之路。
  對此,沙茲伯格董事長則表示,所有關心台灣及民主的人都很高興聽到台灣的新聞自由及言論自由方面的進步,這方面的進步,對於台灣的經濟成功、未來政治發展是很有助益的。
  總統表示,他過去在從政之前,也曾是媒體工作者與擔任出版工作者的人權辯護律師,最大的諷刺是,為了爭取言論自由,他辦了一份批評施政的雜誌,最後卻被以誹謗罪名入獄,因此,他深刻認為,捍衛新聞自由寧願過而不能夠不及,縱使新聞自由的捍衛與國家安全相牴觸,他也願犧牲國家安全來捍衛新聞自由。
  談到兩岸議題,總統強調,台灣絕對不畏懼談判,更不能因為畏懼而犧牲台灣的主權、甚至投降。總統認為,在台灣民主鞏固與深化的過程中,兩千三百萬台灣人民不斷地創造歷史、重寫歷史,終於從威權走向民主,成功解除戒嚴、開放黨禁報禁、國會全面改選、以致於總統直接民選。尤其,2000年第一次政黨輪替、2004年第一次公民投票,今年則即將完成修憲的政治工程,完成國會改造、讓公投能夠入憲。
  總統指出,雖然兩岸政治局勢與人民生活方式有所不同,但我們還是非常願意與中國展開接觸、對話及協商,但這必須在堅持國家主權、尊嚴、安全及民眾最高福祉的原則下進行,因此我們不能一廂情願。對於近來台灣在野政黨領袖相繼訪問中國,總統也表示,他曾經說過,就把它當成是「投石問路」,但這並不是為他個人的大陸之行鋪橋造路,而是要進一步瞭解中國大陸領導人是否真心誠意想改善兩岸關係。事實上,北京領導人並沒有因此而讓步。但他不會放棄,他還是會繼續堅持台灣主體意識的對話之路。
  總統也套用對岸常講的一句話「爭取談,不怕拖」,遺憾地表示北京當局已經錯過了2000年的「機會之窗」,他相信2005、2006年將是另外一個「機會之窗」,如果錯過,恐怕要等到2008年、甚至2010年之後。總統表示,在沒有任何的前提與條件下,他願意在第三國跟中國領導人胡錦濤先生坐下來,能夠握手、和解與對話。他不期待一次會面就有結論,如果一次沒有結論,那就進行第二、三次甚至第N次。如果一年沒有達成結論的話,也許好幾年後才能獲致雙邊都能滿意或接受的結論,這也無妨。總統認為,此次在野黨領袖的中國之行,最主要的問題是他們非常急切,希望第一次破冰之旅就能馬上有答案、有好的禮物帶回來,這是問題之所在。
  聆聽完總統對兩岸關係的想法後,沙茲伯格董事長也引用一句美國人常說的話「只有尼克森可以訪問中國」,他認為套用在現在的兩岸關係上,也許可以說「只有陳總統可以訪問中國」,如果陳總統能有機會與北京當局領導人見面的話,相信全世界都會拭目以待。
總統則表示,當時最反共的尼克森總統卻是第一個打開中國之門的人,所以他希望海峽兩岸的領導人都能拿出創意與智慧,但這是雙方面的事情,急不得,也無法一廂情願。
  總統也指出,布希總統5月5日曾親自打電話給中國胡錦濤主席,希望他能夠與台灣經過民主、正當合法程序選出的領導人對話,總統非常期待這一天來臨。在民主、和平、對等的原則下,他希望兩岸領導人能有機會握手和解,也希望這個「第一次」能夠在第三國舉行,而美國也許可以是一個最好的橋樑與平台。
  總統表示,他接下來要努力的三項工作包括:兩岸關係、憲政改造及其他改革,日前他所提到的稅制改革就是結構性的改革,這是吃力不討好的改革,甚至要付出代價,但總統認為改革本來就是痛苦的,他仍舊會繼續堅持改革之路。
  總統指出,下週二我國可望完成國會改造的憲改工程,他希望緊接著能推動下一階段的憲改,而美國三權分立的總統制,也是我們可以思考作為下階段改革的方向。總統強調,憲改程序仍然要依照現行憲法修憲的程序,必須要通過立法院四分之三立委以上同意的高門檻,最後的修憲版本再交由兩千三百萬台灣人民透過公投複決方式同意。因此,一些涉及國家主權或領土改變的敏感議題很難通過這樣的高門檻。總統表示,憲改最主要目的是政府的良好管理、國家競爭力的提升以及國家的長治久安。有一些人擔心憲改會走向「法理台獨」,這是不可能發生的事情。
  總統再次重申,他絕對有誠心、善意,希望積極推動兩岸和解對話,相信不管誰擔任國家領導人,都沒辦法背棄主流民意,必須捍衛國家主權、守住台灣不被侵略或吞併。總統表示,中國是從中華民族的民族主義來談主權,而兩千三百萬台灣人民與政府則是從民主自由的民主主義來爭取主權,他相信短時間之內雙方應該得不出答案。所以,如果雙方要堅持以目前不可能有滿意答案的主權問題來作為兩岸對話協商的主題,政府與政府間的協商對話將更加不可能實現。因此,除非雙方都同意沒有任何前提、條件,這樣「扁胡會」才有可能。
  紐約時報董事長兼發行人沙茲伯格夫婦上午由聯合報社長王文杉、民生報社長項國寧等人陪同到台北賓館晉見總統,國安會秘書長邱義仁、總統府副秘書長黃志芳也在座。

Code Ver.:F201708221923 & F201708221923.cs
Code Ver.:201710241546 & 201710241546.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