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94年06月02日
總統與執政黨籍立委茶敘
  陳總統水扁先生今天下午在台北賓館與執政黨籍立委茶敘並就共同關心議題交換意見。茶敘開始前,總統針對日前他在第二屆「總統經濟顧問小組」第四次會議中的六點裁示,作進一步說明。
  總統表示,5月30日第二屆「總統經濟顧問小組」第四次會議中,他先是聽取行政院吳榮義副院長提出由經建會所彙整的「推動財政改革」報告,緊接著,總統經濟顧問小組成員之一柯承恩顧問代表該小組提出有關「政府財政改革的分析及建議」報告,之後,即進行相關討論,最後,由他總結,他在總結中特別提到,「在政府財政改革方面本於社會公平正義、改善政府財政與蓄積經濟發展動能的需要,本人曾經多次強調,有關政府財政與稅制改革的急迫性已經刻不容緩。雖然,立法院在上週再次擱置財政部所提廢除軍人及國中、小學教師免稅的稅法修正案,但為了國家的健全發展,我們不能氣餒,有關稅制公平合理的改革仍然需要大家共同努力推動。今天,非常感謝各位顧問在歷經長期的研究,並與行政部門多次研討後,針對政府財政改革提出許多具有創意與前瞻性的建議,根據我們今天的報告與討論,個人要作成以下幾點裁示」。
  總統首先重述第一點裁示的內容,「一、由於稅基不足、各種租稅減免項目繁多,我國現行國民租稅負擔率僅為百分之十三點六與OECD國家平均百分之二十七的情況相比較明顯偏低。政府應積極採取必要對策以擴大稅基、重整並簡化稅制,有效消弭逃漏稅,以期在三年內將租稅負擔率提升至百分之十五,中長期目標則希望能夠達到百分之十八的健康水準。」總統指出,因為這一點裁示,讓有些媒體擴大解釋,甚至下標題,誤導、解讀為「全民一律加稅」。但大家應該瞭解,目前現行租稅負擔率為百分之十三點六,在三年之內若要提升至百分之十五,並不能用簡單的算數來解讀成大家一體加稅、一律加百分之一點四。
  總統進一步指出,至於要如何調整、提升租稅負擔率,裁示中已經提出,包括擴大稅基、重整並簡化稅制及有效消弭逃漏稅,透過這三大手段,三年之內要把租稅負擔率從百分之十三點六提升至百分之十五,這並不是全面加稅。此外,所謂「租稅負擔率」是租稅佔GDP的比率,我國目前為百分之十三點六,而民國七十九年的租稅負擔率是百分之二十點六,民國八十一年為百分之十九,民國八十二年到八十四年也都超過百分之十八。所以,三年內要達到百分之十五的目標,其實遠在民國八十二年至八十四年的水準之下。總統也指出,目前OECD國家的租稅負擔率平均為百分之二十七,我國百分之十三點六的租稅負擔率僅為該數字的一半,這個數據也很值得國人參考。
  針對簡化稅制,總統指上述報告中提到,綜合所得稅目前分為十個級距,其中,主要是第八至第十個級距所繳的稅佔全部綜合所得稅的百分之九十,尤其第十個級距還高達百分之七十五。因此,第一個至第七個級距僅佔百分之十的負擔比重。從這個數字看來,既然第八個至第十個級距所佔比重高達百分之九十,那麼第一至第七個級距其實可以簡化成兩組,加上第八至第十組,總數只要五組即可,這就是簡化稅制。總統認為,如此一來,屬於原先前幾個級距的納稅人,不是可以少繳一些稅、就是可以免稅。透過稅制的簡化,讓收入多的人稅繳多一點,收入較少、低所得的人則可以減低稅賦的負擔。總統強調,透過以上數據來補充第一點裁示,可以讓大家充分瞭解,包括部分媒體或在野黨所指稱的「全民加稅」,其實是刻意的誤導與扭曲。
  至於第二點裁示,「二、現行消費稅制未盡合理,希望相關部門儘速檢討有關貨物稅、印花稅的課徵範疇,並研擬在短期內以調整營業稅稅率一至兩個百分點的方式取代之。」總統指出,這就是要透過配套來改革,也就是說要調整營業稅稅率一至兩個百分點,就要同時檢討貨物稅、印花稅的課徵範疇。事實上,有許多輿論也認為印花稅、貨物稅的重複課徵確有檢討的必要,比如,飲料貨物稅高達百分之八至十五,而電器用品則高達百分之十至二十。如果能同步取消貨物稅、印花稅的課徵,再來配套提高營業稅稅率一至兩個百分點,這怎麼會是全民加稅呢?
  總統表示,目前我國的營業稅稅率為百分之五,與世界各主要國家相比,明顯偏低,有些國家高達百分之十、十五、二十、甚至二十五,而依據他手上的資料顯示,中國的營業稅也有百分之十七。當然,我們也沒有要調整到那麼高的百分比。總統指出,雖然日本與新加坡的營業稅稅率與我國一樣都是百分之五,但他們的租稅負擔率卻都超過我國。因此,政府有必要作全盤的考量,稅制的改革、特別是消費稅制的改革,並不是要加稅,而是希望讓全民受惠。
  總統重申第三點裁示,「三、考量賦稅公平,並兼顧維繫企業競爭力的需要,主管部會應逐步建立所得稅最低稅負制度,並於政府財政改善之後檢討現行保留盈餘加徵百分之十所得稅的必要性。」總統表示,有很多人批評,高所得的人、高科技產業未必繳最多稅,為了稅賦公平、為了回應人民的期待,政府也覺得再怎樣減稅、免稅,也應該有一個所得稅最低稅負制度的建立,這是為了稅賦公平、為了合理與正義。因此,總統經濟顧問小組中有兩個成員,包括工商協進會理事長黃茂雄及電電工會理事長許勝雄雖然是在業界,也認為如果能訂在百分之十以下,他們也願意支持所得稅最低稅負制度的建立,但希望政府進一步檢討現行保留盈餘加徵百分之十所得稅的必要性。
  「四、為了肆應國際潮流,吸引資金留駐國內從事投資,並參酌綜合所得稅最高邊際稅率的水平,應早日研議將遺產及贈與稅稅率最高邊際稅率調整為百分之四十。待政府財政獲得顯著改善後,再行考量進一步降低稅率的可能性。」總統進一步指出,目前綜合所得稅最高邊際稅率為百分之四十,所以政府希望比照此一水平,調整遺產稅及贈予稅的稅率。很多人因為要逃避遺產稅及贈與稅,把資金移到國外,政府反而課徵不到。總統表示,事實上,許多國家已經取消遺產稅及贈與稅,但政府要做到這樣確實有困難,一般人也無法接受有錢人可以藉此合法逃漏稅。所以,比較折衷的方式是綜合所得稅最高邊際稅率的水平,先將遺產及贈與稅稅率最高邊際稅率調整為百分之四十,未來財政有所改善,再進一步研議降低的可行性。
  有關第五點裁示的內容,「五、分析綜合所得稅稅源結構顯示,勞動所得約佔四分之三,資本所得僅佔四分之一,似乎有損賦稅的衡平性。請相關部門在適當時機研究對投資未上市、未上櫃股票之交易所得課稅的可行性。」總統指出,目前受薪階級是最主要的所得稅納稅者,因此勞動所得約佔四分之三,但有錢人投資做生意的資本所得,繳稅反而只佔四分之一。舉例來說,有錢人投資未上市、未上櫃股票,交易所得反而免稅,這就是不合理、飽受輿論批評之處。所以,政府認為有必要在適當時機來研究針對未上市、未上櫃股票交易所得稅課徵的形式,這就是為了公平正義,也是為了擴大稅基,總統相信,大家都會對此予以肯定與支持。
  「六、政府資源有限,對於產業發展的獎、補助與稅賦優惠應每年檢討,以集中資源鼓勵、推動企業展現創意,並提升研發的能量。另外對於個人基於強化就業技能所為學習知識與技能的支出,行政部門宜本於鼓勵個人自我投資的精神,斟酌給予一定額度租稅減免的必要性。」總統認為,許多高科技產業享有優惠、甚至幾年免稅,但有些高科技產業在台灣接單、產品卻至大陸製造,能提供給國民的就業機會相對減少。從這樣的情況看來,政府如果持續給予租稅優惠或補助是否合理,其實很值得商榷。因此,政府認為應當基於公平正義的原則,集中有限的資源給更需要的人。
  總統強調,執政黨能夠取得執政權力,是源自於許多弱勢朋友的支持,因此執政黨一定要優先照顧弱勢族群,永遠跟他們站在一起。稅制改革不但不會增加弱勢者的負擔,反而還要進一步調整,讓收入多的人多繳一些稅,收入少的人可以少繳一些稅、甚至免繳。這不僅是執政黨飲水思源,也是基於社會公平正義的考量。在他執政的第二個任期,他認為政府一定要嚴肅面對攸關社會公平正義的稅制改革議題。
  總統也提到,二00一年八月所舉行的經發會中,當時的三二二項共識結論中,有一項即是稅制改革。二00一年迄今,將近有四年的時間,因為種種的因素,目前僅推動部分的改革,但他希望能作根本、結構性的改革。總統指出,在經發會的共識結論中,他曾宣示希望五至十年內達到收支平衡的目標,如果再繼續蹉跎下去,不僅失信於民,而且也沒有貫徹落實經發會的共識結論。
  總統表示,在今年二月新內閣組成時,他史無前例地在監誓典禮上發言,勉勵謝院長及新的內閣團隊三項期許:包括拼治安、改善健保議題、稅制改革。他也特別向謝院長強調,政府要進行的改革是結構性的改革,不是枝節性的改革,這樣的改革才有意義。在此次的「經濟顧問小組會議」當中,包括行政院副院長及經建會主委都有參加,雙方是經過多次的相互溝通與內部小組會議,才獲致這樣的共識與結論,最後,再透過他來向大眾宣布。
  總統強調,執政黨中有些人難免有選票考量,擔心因為政府推動結構性改革的結果會影響選票,因此躊躇不前、考慮再三,這都是正常的。但是,執政黨民主進步黨既然以「改革」作為第一品牌、自我期許,怎能因為擔心失去選票而不推動改革?總統以二00一年縣市長及立委選舉為例,當時政府刻正推動國營事業民營化、第一階段金融改革,許多參選人非常擔心因此流失選票、甚至有所反彈,但政府仍舊持續推動改革,最後選舉結果卻顯示,民主進步黨反而歷史性的成為國會第一大黨,縣市長也當選好幾個席次。因此,只要有決心改革,民眾一定會給予有力的後盾與支持,如果短視近利、怕東怕西,那才是辜負人民的期許。
  最後,總統希望執政黨立委不要因為部分媒體或在野黨的一些雜音就因此退縮,應該勇於為政策辯護、宣傳政府的改革理念,總統也希望藉此機會聆聽大家的意見,雙方進行充分溝通與意見交換。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