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新聞
94年05月25日
總統參加「台灣金融服務業聯合總會成立大會」
陳總統水扁先生今天上午參加「台灣金融服務業聯合總會成立大會」,並致詞。
總統致詞內容為:
今天本人非常高興應邀前來參加「台灣金融服務業聯合總會」的成立大會,藉著貴會的成立,將為台灣的金融服務業建立起符合國際標準的跨業平台,積極整合銀行、證券及保險等相關公會和周邊單位的資源,強化各會員機構之間橫向的聯繫與意見交換,並做為金融業者與政府溝通的橋樑,協助訂定金融產業發展政策,推動法規制度的改革。
目前台灣服務業的總產值已占國內生產毛額(GDP)將近七成,而在各種服務業中,金融服務業最具有發展的潛力。台灣不但擁有充足的外匯存底,同時也位居於東亞高速成長地區的中心位置,擁有非常優越的條件成為亞太地區金融服務與資產管理的中心。
過去台灣金融服務業的發展並不是很正常,從「高度的管制」一夕之間轉變成「過度的開放」,結果問題很多,而整體台灣社會也為此付出慘痛的代價。民國80年政府一口氣開放15家民營銀行,86年又鼓勵信用合作社改制為商業銀行,在過度競爭的情況下,不但個別銀行經營困難,整體金融機構的體質更是急速的惡化。89年時,本國銀行平均資產報酬率降至只有0.39%,而至91年4月,逾放比率更達到8.09%的歷史高峰,逾期放款的總額則高達1兆1566億元,隨時都有可能爆發本土型金融風暴。
面對如此嚴峻的考驗,本人特別將民國90年訂為「金融改革元年」,並於當年6月通過了「金融六法」,為後續的金融改革奠定了初步的基礎。接著於91年8月提出「二五八」金融改革的目標:要在二年內將愈放比率降到5%以下,將資本適足率提高至8%以上。在大家共同的努力之下,隔年92年的12月就將逾放比率降為4.33%,資本適足率提高至8%以上,提前完成「二五八金改」的目標。而依據最新的統計資料,至今年3月底止,逾放比率已經降為2.74%,資本適足率也已超過10%,並累積打銷呆帳高達1兆4047億元,不但強化了銀行資產的體質,也具體改善了金融機構對企業放款的能力,對景氣的復甦提供了最即時、也最有效的幫助。「二五八金改」的成功,不但以最短的時間,解決了過去將近二十年來的沈痾與積弊,更被金融業界譽為台灣有史以來最為成功的一次金融改革。
然而,除弊之外更要興利,我們不能自滿於「二五八金改」的成就,還必須持續深化台灣的「金融改革」,加速與世界的接軌,進一步推動台灣金融服務業的自由化與國際化。因此,本人於去年10月20日「總統經濟顧問小組會議」,正式宣布「第二階段金融改革」的目標:要於今年底,促成至少3家金融機構的市占率達到10%以上、官股銀行減半成為6家。同時,於明年底,將金控的家數減半,且至少一家金融機構由外資經營或在國外上市。「第二階段金融改革」不但將加速落實「公營銀行民營化」,並透過同業或異業的合併,成立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金融機構,為打造台灣成為「區域金融服務與資產管理中心」的目標而邁進。雖然我們的目標是遠大的,所面臨的挑戰更是艱鉅的,但我們有信心,更有決心,在政府與業界通力的合作之下,一定能夠如期達成我們的目標。
隨著金融產業不斷的進行跨業的整併,但是金融同業公會及相關周邊單位則並未同步進行整合。有鑑於此,行政院金管會於去年十一月十七日,邀請金融業者及周邊單位研商籌設「金融服務業聯合總會」,並決議交由「台灣證券交易所」及「銀行公會」負責籌備事宜。過去幾個月的籌備工作是相當的繁雜且辛苦,但憑著各位對台灣金融服務業長遠發展的使命感,終能克服一切的困難,圓滿達成任務,在此要向所有參與籌備工作的同仁先進表示由衷的感謝與最高敬意。以台灣金融服務業所占有的產值與未來發展的前景,「台灣金融服務業聯合總會」所具有的代表性與重要性,絕不亞於現有的「六大工商團體」,本人非常地高興在此宣布,台灣的工商團體又增加了一名生力軍,將為台灣經濟的繁榮與發展共同打拼。
展望未來,政府將把金融服務業列為一個重要的策略性產業來推動,並透過加速金融機構的整併,以強化台灣在國際金融市場的競爭力。此外,我國也已經邁入資本輸出的時代,金融服務業如能隨著產業的海外佈局而走向國際,不但能與製造業發揮相輔相成的效果,更能帶動我國服務業的國際化,積極提升台灣在全球市場中所占有的地位,並對亞太地區金融產業的發展做出具體的貢獻。
「台灣金融服務業聯合總會」正式成立之後,期勉大家希望能加強與歐、美等先進國家類似組織的互動,擴大國際合作,積極培育金融跨業及國際專業人才,使台灣能早日成為亞太區域的金融服務與資產管理的中心,為我國金融服務業的蓬勃發展再創新猷。最後,預祝今天的大會圓滿成功,各位貴賓、先進及朋友,身體健康、萬事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