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總統水扁先生今天上午接見歐洲議會外交委員會貝爾德(Bastiaan BELDER)議員,雙方針對共同關切議題廣泛交換意見。
總統代表中華民國政府與人民歡迎貝爾德議員首度訪問台灣,總統表示,他瞭解貝爾德議員是受歐洲議會外交委員會委請將撰擬中國報告,透過此行,希望貝爾德議員對台灣能有更深入的瞭解與認識,有助於向歐洲議會提出報告。
總統對於歐洲議會長期以來對台灣的堅定支持以及對台海安全的關注表示感謝,特別是中國在今年3月14日通過所謂「反分裂國家法」,企圖使用非和平、武力方式解決台海爭議,歐洲議會不分彼此、不分黨派,給予最大的關切。總統指出,歐洲議會第5、6屆,先後8次通過決議,嚴重關切歐盟要解除對中國武器禁運一案,要求歐盟繼續維持對中國的武器禁運。歐洲議會並通過決議,希望兩岸能夠透過對話,和平解決彼此的爭端,同時也能兼顧2300萬台灣人民的意願。此外,歐洲議會亦通過決議籲請中國撤除東南沿海的飛彈部署,並逐步解除軍備。
總統進一步指出,針對台灣參加世界衛生組織(WHO),歐洲議會亦基於醫療衛生無國界的普世觀念及對台灣人民醫療衛生的重要關切,多次決議支持台灣成為世界衛生大會(WHA)觀察員。儘管目前未能如願,但是最近大會可能就會通過有關國際衛生條例(IHR)的修正案及相關的決議,讓台灣在進入世界衛生組織、成為世界衛生大會觀察員一事,又向前邁進一步。
貝爾德議員除感謝總統撥冗接見外,並表示,他本身是一位荷蘭人,台灣在荷蘭人心中是美麗的福爾摩沙,因此他對台灣有非常特殊的情感。當他知道有幸擔任中國報告的撰寫人時,就認為應該將台灣的利益、台灣的觀點納入這個重要的報告。貝爾德議員並針對我國對中國通過「反分裂國家法」的因應措施及兩岸關係、台灣前途等議題請教總統看法。
總統表示,去年剛好是台灣與荷蘭連結交會400週年,意義非凡。他個人的會客室裡頭也懸掛著一幅由荷蘭人所畫、橫看台灣的古地圖,此外,國立台灣博物館刻正展出「地圖台灣」特展,其中,有很多歷史文物與荷蘭有關,他非常推薦貝爾德議員前去參觀。
針對中國通過「反分裂國家法」,總統表示,中國此舉係企圖透過非和平、武力手段解決台海爭議,引起國際社會非常大的反彈與壓力,包括美、日等國皆強烈抨擊,美方並表示,此舉無助於兩岸關係,反而引起雙方緊張。總統表示,如果歐盟在那個時候解除對中國的武器禁運,無異是為所謂「反分裂國家法」背書、是變相鼓勵不民主的中國用非和平手段對付民主的台灣,總統感謝歐盟最後能暫緩對中國解除武器禁運,並讚揚這是正確的決定。
總統並指出,3月26日當天,百萬台灣人民走向街頭,表達「民主和平護台灣」的意志與決心,受到國際社會廣泛重視。後來北京當局看到國際社會以及台灣的反彈,為了減壓、解套,而邀請連宋兩位在野黨主席先後訪問中國,燒起所謂「中國熱」。但經過一個多月,從5月14日任務型國代的選舉結果,以及5月16日中國在世界衛生大會對台灣的打壓顯示,台灣人民對中國的作法非常反感,中國熱已經被澆熄,且中國沒有從中得到任何好處,兩位在野黨主席也未因此贏得任務型國代的選舉。
總統強調,政府的立場非常堅定、清楚,也就是關於兩岸的歧見必須透過對話和平解決,絕對不能訴諸武力或其他非和平手段。總統表示,政府會堅守國家主權,不容許任何國家吞併台灣,讓台灣變成第二個香港,成為中國的特別行政區或地方政府。而國家的主權屬於2300萬的台灣人民,任何有關台灣前途的改變,只有2300萬台灣人民--也就是這塊土地的主人--才有權利作最後的選擇和決定。
總統進一步表示,政府會繼續追求兩岸關係的正常化,但必須在堅守台灣主體意識路線的大前提下,進行和解與對話,而且,必須秉持「民主、對等、和平」原則。總統指出,從歐盟統合成功的經驗中可以得知,各會員國的意願完全受到尊重,絕對沒有訴諸武力或威脅,完全符合民主、和平的原則,而且不管面積大小、人口多寡或所得高低,大家一律平等,這就是非常重要的對等原則。總統認為,在可見的未來,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仍然是分治分立、互不隸屬。
總統也表示,雖然歐盟與台灣沒有正式的外交關係,但在民主、自由、和平、人權等普世價值上有共同的利益。在台灣,我們有民主選舉、健全的政黨政治、百分之百的軍隊國家化,與充分的信仰、宗教、言論等自由,這些在中國都是付之闕如的,這就是台灣與中國最大的不同。
總統希望,歐盟將心比心,面對中國超過700枚戰術導彈的威脅,能瞭解台灣人民的心情感受。尤其近年中國一直擴充軍備,國防預算每年都以兩位數字成長,且不放棄對台灣使用武力,尤有甚者,訂定「反分裂國家法」這樣的國內法,企圖為武力犯台尋求法理基礎,這在民主國家是無法想像的。如果歐盟真的對中國解除武器禁運,將是變相鼓勵中國武力犯台,相信這應該是長期支持自由、民主、人權等普世價值的歐洲國家所無法接受的,總統並強調,普世價值不應有雙重的標準,也不應因為商業利益而犧牲。
總統進一步指出,台灣與歐盟是最好的價值同盟、民主同盟、安全同盟及經濟同盟。台灣是一個世界島,不是孤島,其實台灣與歐盟也可以共同進軍中國市場,建立良好的合作、夥伴關係。總統也希望歐盟能成為美、日、中國之後,台灣最大的貿易夥伴,相信雙方之間仍有許多的共同利益,有機會、也有空間進一步強化與提升。
總統指出,唯有對話與協商才能開創安定新局,「對話、協商」對台灣內部與兩岸關係都一樣重要,他一定會「守住主權、強化民主、穩定政局」。他表示,日前任務型國代選舉的目的就是為了進行憲政改造工程,包括立委席次減半、單一選區兩票制等,一方面讓台灣走向更健全的兩黨政治,也讓國會問政更加理性,這些都有助於台灣民主的鞏固與深化,也有助於朝野的合作。總統相信,只有維持台灣民主、台海和平的現狀,才能繼續維持台灣經濟繁榮。而台灣人的精神正是荷蘭人的精神,相信台灣一定會成功,就如同荷蘭也是非常成功的國家一樣。總統也希望貝爾德議員此行能對台灣在各項政經建設的進步有深一層的認識,與國人共同分享台灣進步的成果與驕傲。
貝爾德議員上午由外交部次長黃瀧元陪同,前來總統府晉見總統,總統府副秘書長黃志芳也在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