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94年05月05日
總統結束「海洋夥伴‧陽光之旅」返抵國門並在機場發表談話
  陳總統水扁先生今(5)日下午三時結束「海洋夥伴‧陽光之旅」返抵國門,並在機場發表談話。
  總統強調,「朝野和解」與「兩岸和平」是決定未來數十年我們的子孫能不能在和平、安定與安全的環境下成長的兩大歷史關鍵。因此,開啟「朝野和解對話」與「兩岸和平協商」,都必須以台灣的國家最高利益與兩千三百萬台灣人民福祉為依歸。任何作為,不管是執政黨、還是在野黨,都不能、也不應犠牲台灣的國家主權與全體台灣人民的利益。
  總統期盼,國人同胞能夠「對事不對人」,要尊重個人的言論自由及不同政黨的政策主張,讓民主的社會機制來監督制衡政府與政黨領導人的言行作為。這也是為什麼包括美國政府與多數國際輿論都呼籲中國領導人,不管跟台灣什麼黨、什麼人談,最後還是要和「民選」的台灣總統及其政府談。國際社會都相信台灣的民主,我們没有理由自亂腳步,更應該強化團結與信心。
  總統談話內容為:
  各位親愛的國人同胞,為期五天四夜的「海洋夥伴、陽光之旅」在相關部會、全體駐外人員、訪問團團員以及工作夥伴的共同努力之下,終於劃下圓滿的句點。
  有媒體朋友戲稱這趟出訪行程猶如一次「驚異奇航」,但是阿扁始終認為:台灣對外關係的拓展和邦誼的鞏固,絶對不能用「意外驚喜」或者「重大突破」的心態來經營。
  台灣要勇敢的站起來,堅定的走出去,靠的是兩千三百萬台灣人民集體的力量才能完成,没有僥倖、不能投機,唯有腳踏實地、不自我設限、一步一腳印,天空才會無限寬廣,小國如台灣一樣能發揮聚沙成塔的效應,成就外交上的大事業。
  這次阿扁訪問的三個友邦國家—馬紹爾群島、吉里巴斯以及吐瓦魯,土地面積都不大、人口也不多,但是國家雖小、志氣卻很大。它們都是聯合國等國際組織的會員國,享受國際社會成員相同的權利,也都多次替台灣在參與國際組織的行動上仗義執言。
  包括回程過境的斐濟也是這樣。台、斐之間並沒有正式外交關係,但是基於長期以來台灣對斐濟的農業、社區改善以及教育提升等層面的協助,斐濟政府不但多次在聯合國為台灣發聲,也支持台灣參與「世界衛生組織」,這次更基於舒適、安全、便利與尊嚴的原則,給予阿扁和訪問團高規格的過境接待。阿扁對於這四個國家對台灣所展現的情誼,除了感謝!還是感謝!
  只要不放棄、只要不看輕自己,真的,天空是無限寬廣、没有什麼是絶對做不到的。
  今天,親民黨的宋主席繼日前國民黨連主席的中國之行之後,啟程前往中國訪問。近來有關連、宋兩位台灣在野黨主席相繼展開「中國之旅」,國人同胞有很多不同的看法和意見,甚至有人擔心台灣是不是快要完蛋了?台灣是不是已經掉入北京當局分化與統戰的陷阱!很多情緒性的言論與行動也引發爭議。
  如果這些不同聲音代表著台灣多元民主社會的呈現,其實我們應該更感驕傲與自信才對,台灣歷經多少變動的年代,憑藉著台灣人民的韌性以及對民主的執著,我們一路走來勇敢而堅強。八0年代反對運動前仆後繼,多少人因此被抓、被關,台灣人民依然終結威權統治,開啟民主轉型的歷史大門。
  一九九六年首次總統直選、二000年政黨輪替前的總統大選,也有人在外來威嚇下擔心中國會不會打過來。事實證明,我們用堅定的決心、用對民主的愛和選票、戰勝對恐懼與暴力的疑惑。這就是台灣在看似紛亂險峻的國內政局和兩岸情勢中,始終能夠持續民主鞏固與深化工程的最大動力。
  站在國家領導人的最高戰略制高點,阿扁對所有情勢的演變都了然於心,也有充分的掌握及萬全的準備。因為阿扁非常清楚「朝野和解」與「兩岸和平」是決定未來數十年我們的子孫能不能在和平、安定與安全的環境下成長的兩大歷史關鍵。因此,開啟「朝野和解對話」與「兩岸和平協商」,都必須以台灣的國家最高利益與兩千三百萬台灣人民福祉為依歸。任何作為,不管是執政黨、還是在野黨,都不能、也不應犠牲台灣的國家主權與全體台灣人民的利益。
  這個共識,阿扁都在連、宋兩位主席啟程前往中國之前,堅定而清楚地向他們說明,也獲得他們的保證。台灣和中國最大的不同就是,偉大的台灣人民有足夠的智慧來判斷並嚴格檢視政治人物的一言一行。所以,阿扁衷心盼望國人同胞能夠「對事不對人」,要尊重個人的言論自由及不同政黨的政策主張,讓民主的社會機制來監督制衡政府與政黨領導人的言行作為。這也是為什麼包括美國政府與多數國際輿論都呼籲中國領導人,不管跟台灣什麼黨、什麼人談,最後還是要和「民選」的台灣總統及其政府談。國際社會都相信台灣的民主,我們没有理由自亂腳步,更應該強化團結與信心。
  還記得在馬紹爾群島訪問的時候,馬國諾特總統邀請阿扁共同搭乘傳統獨木舟。當大家同在一條船上時,光靠船長或者舵手是沒辦法揚帆啟航的。船長或舵手的責任是設定航程、引領航向、統御指揮,但還是要靠全體船員同心協力,才能順利揚帆、乘風而行。
  正如同這次出訪與台灣同屬南島文化的國家,我們非常榮幸能夠邀請來自國民黨、親民黨和民進黨三位原住民族的委員同行。台灣的外交不能只靠民進黨,在野黨的角色同屬重要。在國內政策上大家相互競爭,但是在對外事務上應該超越黨派、超越族群、一致對外,才能夠發揮加乘效果。
  針對連、宋兩位主席訪問中國所引發的爭議及效應,不論其目的與實際效果為何,作為國家的領導人,阿扁最關切的是他們的訪中行程有沒有站穩台灣國家主權的立場,維護人民的最大利益,有沒有遵守相關法律規定。如果實際結果並沒有明確違法之行為或情事,只是對有些事情的看法不同,政府寧願用更寬闊的心胸來看待,不會也不能從個人或個別黨派的角度來審視處理。
  作為國家領導人,阿扁更要審度國際社會對兩岸重啟協商對話的關注、以及對建構台海永久和平的期待,因為這兩個目標,不是阿扁可以獨立完成,若個別政黨或個人也能扮演輔助角色,協助揭開兩岸關係正常化以及未來兩岸「政府與政府」間協商的序曲,我們都要衷心的感謝。
  我們非常清楚,政治選舉是一時的,人民幸福才是永遠的。一時的個人得失,一場選舉的政黨輸贏,都不應該影響、阻礙我們所要追求「朝野和解合作」與「兩岸和平共存」的終極目標。
  讓我們一起努力!謝謝大家!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