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92年07月22日
總統夫人「珍藏台灣‧文化睦誼」之旅(六)-會晤烏巴尼醫師遺孀
  總統夫人吳淑珍女士當地時間廿一日上午十時許(台北時間下午四時)前往教廷參觀梵蒂岡博物館(Musei Vaticani)、聖彼得大教堂(Basilica di S. Pietro)及西斯汀教堂(Cappella Sistina),並在結束參觀行程後,與隨行採訪媒體記者與團員於聖彼得教堂前廣場合影留念。
  下午,夫人在下榻旅館會晤烏巴尼(Dott. Carlo Urbani)醫師遺孀(Signora Giuliana Urbani),對烏巴尼醫師發現首例「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卻不幸因感染SARS而犧牲寶貴的性命,表達慰問之意。
  夫人致詞時表示,烏巴尼醫師發現首例SARS病例,但卻不幸罹病去世,而台灣受到SARS的影響,不僅民眾健康,甚至經濟、醫療各方面也都遭受嚴重衝擊。為感念烏巴尼醫師的偉大精神,台灣於七月十八日成立「烏巴尼基金會」,基金會規模有一千萬美元,董事長由李明亮教授擔任,基金會成立的目的在從事傳染病的研究與預防。
  夫人指出,SARS是新的傳染病,至今未找出病因,目前台灣與各國都正努力在研究其根源,相信很快就可以有結果,對日後需要幫助的人提供醫護援助。
  夫人進一步表示,台灣受到從香港而來的境外感染時,在處理的過程中,除了一開始台北和平醫院有些混亂外,高雄長庚醫院的處理方法就愈見成熟周延,台灣的醫療技術也受到相當的肯定。
夫人指出,中國大陸是第一個發生SARS的國家,但不能理解的是,在病發時就應該公開讓世人知道,大家一起協助預防,但是他們不但沒有這麼做,還刻意隱瞞,而且在台灣派遣醫生參加世衛會議時也遭到排擠。
  夫人表示,醫療不分國界,台灣在SARS此波疫情中已有相當防治經驗,可以分享給其他國家,卻因為中共的打壓,無法實現這個心願,日後希望國際社會能給予台灣更多鼓勵,支持台灣加入WHO,相信台灣有這份力量,台灣民眾也願意為國際健康盡一份心力。
  此外,歐洲僑界與歐洲台灣醫師聯盟於五月十九日成立烏巴尼國際組織,而烏巴尼醫師的遺孀目前是該組織的榮譽主席,目前的工作是替烏巴尼醫生出版傳記,並替年幼子女籌募教育基金,而該組織也誠摯邀請夫人擔任榮譽會員,對此,夫人表達真摯的感謝,她並表示,烏巴尼醫生因為SARS而去世,我們的確有義務來照顧烏巴尼醫生子女與遺孀。
  烏巴尼醫生遺孀則感謝夫人撥冗接見,她表示,對於台灣以她先生名義成立基金會,感到相當光榮,她希望此基金會能持續烏巴尼醫生的志願,為病毒的研究出一份心力。她也要代表烏巴尼醫生與她的子女感謝台灣政府的支持,並誠摯盼望,該基金會能確實地照顧到因SARS而受到影響的家庭。
  隨後,夫人在下榻旅館頂樓與隨行採訪記者茶敘,與他們交換此行的心得與意見。夫人幽默的言語令現場充滿歡笑聲,而夫人的親和與平易近人也讓茶會圓滿順利。
晚間,夫人參加羅馬「國際政治愛德協會」(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Carita Politica”)頒贈「人道服務獎」,並應邀致詞。
  夫人致詞時首先代表總統向與會來賓致上問候之意,感謝大家光臨這場頒獎盛會。
夫人表示,她個人感到十分榮幸,羅馬「國際政治愛德協會」今晚將第一座「人道服務獎」頒授給她,她特別要感謝魯恰尼會長,她會好好珍惜這份榮譽。
  夫人指出,當人們滿懷希望迎接廿一世紀的曙光時,許多不幸的事件卻不斷在世界上發生。從九一一恐怖攻擊,到阿富汗、伊拉克戰爭,還有每天層出不窮的對立,似乎嚴格考驗著人們對和平、民主、自由、公平與正義的追尋。
  夫人告訴在場貴賓,在許多人追求權力的過程中,誰能真誠地關照那些生存權利遭受到剝奪、生命財產受到威脅的人?不論是全球化所引發不同文明之間的對抗,還是民主進步與獨裁貪污的對抗,其實都需要我們用更多的人道關懷和道德大愛才能讓我們共同生活在這個地球村。
  夫人進一步指出,台灣不大,但兩千三百萬人民的努力全世界都看得見,也應獲得應有的地位與尊重。而台灣致力民主改革,在短短二十年間從一黨獨大到完全民主開放的國家,並完成首次和平政黨輪替;台灣的經濟發展與成就也讓世界刮目相看;台灣對阿富汗、伊拉克提供的人道援助更是善盡國際社會一份子的職責,這一切成就都是來自台灣人民對博愛與道德的忠實服膺。
  夫人表示,教宗曾說過一句啟發性智慧之語,他說:「愛德是人性中最高貴的情操」。她身為「福爾摩沙基金會」董事長,得有機會為弱勢族群的同胞服務,經常參加提升、保障身心障礙人士福利與權益的活動,協助國內殘障聯盟及其他社會公益慈善團體募款,內心感到非常充實,但總覺得可以做得更多、更好。今晚,魯恰尼教授把這個「人道服務獎」頒授給她,不僅是一份鼓勵,也是一份責任。
  夫人指出,在台灣的天主教徒雖然只有三十萬,在兩千三百萬人口中比例不高,但對台灣的社會,不論是教育、醫療、人道、慈善、社會服務、保護勞工權益等各方面都有重大貢獻,令人感佩。以天主教「靈醫會」來說,在台灣偏遠地區的羅東及澎湖為貧病服務已超過五十年,很多神父、修女都把台灣當作自己的家,甚至比愛自己的國家還更愛台灣,這種天下一家的博愛精神,正是普世教會的真實體現。
  最後,夫人再一次感謝羅馬「國際政治愛德協會」頒贈的「人道服務獎」,並表示,她會加倍努力,發揚人溺己溺的人道精神,不僅為台灣的人民服務,也要為全人類服務。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