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新聞
94年04月28日
副總統秀蓮女士今天上午參加「2005歐盟─台灣資訊科技合作大會」
呂副總統秀蓮女士今天上午參加「2005歐盟─台灣資訊科技合作大會」,對遠道來台與會的歐盟國家貴賓表達最誠摯歡迎之忱,並期許未來雙方在科技合作、交流下,能為世界高科技發展做出更大貢獻。
副總統致詞時表示,此一科技合作大會的舉辦不僅拉近了台灣與歐洲的距離,更對彼此在科技研發方面具有深刻的意義。因為藉著大會舉行,台灣與歐盟國家資訊科技相關產業與機構彼此交換意見,分享研究成果,相信在全球化時代的今天,一定能為雙方帶來更多機會,進一步提升國家競爭力。
副總統告訴現場賓客,台灣以前被稱為「福爾摩莎」,葡萄牙文意謂「美麗島嶼」,現在,這個美麗島嶼經過幾世紀的努力,終於在世界舞台佔有一席之地。副總統舉例,台灣目前是世界第十六大經濟體、第四大電腦相關產業製造國、十七項IT產品由台灣製造,其中手提電腦與液晶螢幕佔全世界供應量百分之六十一,對國際資訊科技工業而言可說具有舉足輕重地位。
副總統表示,台灣土地面積雖然不大,並缺乏豐富天然資源,然而,人民的勤奮與努力卻是台灣發展知識經濟的最佳動力。副總統說,即使我們尚未成為世界衛生組織(WHO)的一員,但台灣不僅擁有完善的醫療系統,更有最好的醫療研究機構與人才,在不斷創新與辛勤努力下,將對世界做出更多貢獻。
副總統進一步指出,台灣的經濟發展不僅受到世界矚目,更在國際各項評比中履有佳績。其中「世界經濟論壇」評比台灣競爭力為世界第四名,比起二○○○年,陳總統與她初上任時的第10名提升頗多,瑞士洛桑管理學院(IMD)也在去年出版的年鑑中,將台灣名列世界競爭力第六名,這些都是台灣努力發展所獲得的國際肯定。
對於歐盟活絡的經濟表現,副總統也表達高度肯定之意。她表示,歐盟在農、工、服務業各方面都有相當程度的發展,是世界強大經濟體之一。而對於歐盟國家共同訂下的目標─2010年之前成為最具活力及競爭力之經濟體,副總統深表贊同,並期許此一科技研討交流會能成為常態,每年舉辦,拉近台灣與歐盟的距離,共同為世界資訊科技發展奉獻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