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94年04月26日
副總統參加文建會「青春無悔-民主有價」記者會
  呂副總統秀蓮女士今天參加行政院文建會人權文化資訊推動委員會主辦的「青春無悔-民主有價」記者會,並致詞。
  副總統表示,文建會今年推出了一系列人權紀念活動,首先是今年五月十七日將舉辦「綠島人權音樂祭」,用音樂來紀念過去白色恐怖的歲月;五月十九日則將在台北火車站展出「不堪回首戒嚴路-戒嚴時期政治案件展」,讓台灣在長達三十八年的戒嚴期間許多政治受害案件的機密檔案及珍貴史料,呈現在國人眼前。此外,繼綠島人權紀年園區成立後,另一處見證台灣人權奮鬥史的「景美看守所」-戒嚴統治時期,政治犯被拘禁及接受軍法審判之處-,也在副總統及總統府人權諮詢委員會的爭取下,由國防部移交文建會,並將規劃成為紀念園區。對於這幾項結合人權與藝術的計畫,副總統表達讚許之意,並期勉未來的文化工作能夠繼續將人權關懷與藝術相互結合。
  副總統並對台灣實施戒嚴及動員戡亂的歷史作了簡單的回顧。1947年2月28日在台灣發生二二八事件大屠殺,中國大陸當時則處於國共戰爭的時刻,雖然對日抗戰結束,但是國民黨的政權也在共產黨政權壯大的情況下岌岌可危,同年5月19日全國實施戒嚴,而1948年5月1日則宣布動員戡亂。隨著政局演變,1949年1月21日蔣介石被迫下臺,同年6月2日國民政府撤退來台,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2月7日國軍撤退來台,1949年對中國及台灣來說,都是歷史性的年份。1950年3月1日蔣介石在陽明山復行視事,並在4月26日起先後通過懲治叛亂條例、檢肅匪諜條例等造成日後許多冤獄及數十年白色恐怖的法令。
  副總統表示,台灣所歷經的三十八年戒嚴統治、白色恐怖及期間許許多多遭受到冤獄、不當審判的政治案件,都是來自於當時國、共打打談談之間失去大陸江山所致。諷刺的是,在台灣人民經歷過這些犧牲、以民主完成政黨輪替之後,國民黨卻在失去政權之後,再度選擇國共合作的道路。她表示,回顧歷史,我們不難理解到,二二八事件與白色恐怖,不只是本土的悲劇,也是外來政權為了遂行統治所進行的手段,如果國民黨連主席此行參訪中國不能讓這些過去的歷史得到合理解釋,則此行究竟是「和平之旅」抑或「投降之旅」,十分耐人尋味。她更指出,過去一直高喊中華民國的國民黨人,今天卻無法將國旗帶回故鄉,這樣奇特的現象值得國人深思,同時,她也提醒大家,不要濫用「和平」的高帽。
  最後,副總統期許五一九的「不堪回首戒嚴路-戒嚴時期政治案件展」,能夠讓更多人深入了解到,在白色恐怖期間,有多少人民為了「反共抗俄」的口號犧牲、受苦、受難,並能以此重新審視現在的局勢。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