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94年04月23日
副總統出席94年度台灣婦產科醫學年會歡迎晚會

  呂副總統秀蓮女士今(23)日晚間出席94年度台灣婦產科醫學年會歡迎晚會,對所有婦產醫學從業人員平日照顧婦女健康的貢獻與付出表達最誠摯感謝與敬意。
  副總統致詞時首先代表佔台灣人口半數的婦女同胞向所有與會者表示謝意,因為從母親子宮開始,到回歸塵土,婦女們一生都受到婦產科醫界多方照顧,尤其在生育教養過程中,婦女同胞佔有相當重要部份,期間更是受到婦幼醫護人員的關懷與照料,他們的辛勞,令人感佩。
  副總統表示,身為女性,也是新女性運動創辦人,更是總統府人權諮詢委員會發起人,她對婦女權益與健康至為重視,因此藉此機會,提出幾點觀察及看法與在場與會者分享、交流。副總統指出,過去政府提倡生育計劃,但幾年下來,以目前情況而言,台灣人口結構已產生諸多變化,人口呈現負成長,加以女性自覺意識抬頭,對結婚、生育等問題顯得更有自己主張,因此晚婚或不婚現象似乎日益明顯。
  副總統舉例表示,以民國72年至93年,11年間為例,男性初婚年齡由平均28.2歲提高至30.7歲,女性則由24.6歲提高至26.8歲,女性生產頭一胎平均年齡也由24.1歲提高至27.4歲;同時,結婚率呈現降低情形,以72年為例,為160,228對,93年則減為131,453對,而離婚率則相對提高,由72年的17,528對提高至62,750對,百分比也由10.9提升至47.8。以上情形相當值得國人重視。
  副總統進一步指出,在兩性關係變遷下,傳統倫理觀念也已呈現顛覆現象,從愛意產生,到性關係的發生,到新生命孕育,此一傳統過程似乎已大不如前,目前社會有性無愛,甚至有婚姻不要子女,或有子女不願婚姻的情況似已普遍,雖是社會現象,但卻也是國人必須面對與深思的社會問題。
  副總統並強調女性應受到社會尊重的重要,她表示,女性不應僅被視為生命工具,她們有心靈、智慧與高尚的靈魂及人格,不僅應受到尊重與平等對待,更應在就醫條件上獲得友善的就醫空間。她同時勉勵所有婦產醫界朋友,在生醫科技高度發展同時,倫理的發揮益形緊要,相信生命的尊嚴,並維護婦女的健康與權益,讓我們的下一代能健康地成長,如此,才能成就一個健康的社會與國家。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