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94年04月22日
總統參加南科液晶電視及產業支援工業區動土典禮

  陳總統水扁先生今天上午南下台南縣,參加南科液晶電視及產業支援工業區動土典禮,除應邀致詞,也主持支援工業區的動土儀式。
  總統致詞內容為:
  今天非常高興能夠應邀參加「南科液晶電視及產業支援工業區」的動土典禮,尤其是看到自己從小長大的地方,在大家共同的努力之下,已經從一個傳統的農業縣,快速的蛻變成為高科技與精緻農業均衡發展的新故鄉,不但年輕的子弟不用再到外地去討生活,更吸引全國無數一流的人才到我們台南縣來工作,這樣的改變與進步,對長期支持政府與阿扁的台南鄉親,可以說有了最好的交代。
  自從阿扁擔任總統以來,地方上常擔心,阿扁會不會為了要避嫌,所以對台南縣的照顧會有些保留。但事實證明,只要地方上有需要,蘇縣長有要求,中央完全是「挺到底」,而蘇縣長也不負眾望,不論是「台灣蘭花生物科技園區」或是今天要動工的「南科液晶電視及產業支援工業區」,都在最短的時間內做出具體的成績,積極回應地方上的需求。在此阿扁要特別對蘇縣長表示肯定與嘉勉,並希望蘇縣長再接再厲,不要辜負鄉親們殷切的期待與厚望。
  「南科」自民國85年7月正式開始動工興建,經歷8、9年的開發與建設,已經成為台灣高科技產業的重鎮之一。年營業額由88年的15.8億元,大幅成長至去年的2594億元,成長率居全國之冠。其中又以平面顯示器為主的光電產業發展最為迅速。去年台灣大尺寸TFT-LCD面板在全球市場的占有率是42.02%,與全球排名第一韓國的42.17%,幾乎並駕齊驅,奇美廖董事長提到只要再努力,就能全球排名第一。
  但在「南科」發展的同時,相關支援性產業卻無法於「南科」的周邊取得用地,而形成完整的生產聚落。經過業者多次的反映,縣政府決定將緊鄰「南科」西南側,約247公頃的土地,開闢成為「南科液晶電視及產業支援工業區」,專門引進與液晶電視的生產、組裝、倉儲及物流有關的產業,與「南科」的業者相互搭配,建構一個具有完整生產鏈的光電產業發展基地。
  台南縣政府於去年4月21日公告甄選委託開發的廠商,只用了一年的時間,就完成都市計畫變更與土地取得等手續,開始進行廠商的建廠與各項公共設施的工程,這種高效率的執行力,正是「南科」及整個台南縣能快速迎頭趕上最重要的原因。目前政府將半導體、平面顯示器及通訊產業,列為國家重點發展的「三兆產業」,其中平面顯示器產業,預定在2006年時總產值達到1兆3700億元,而零組件的自製率達到85%以上。隨著「南科液晶電視及支援產業工業區」的開發,相信一定能比預定的時程更早達成我們的目標。
  隨著生產技術的成熟,以及價格的普及化,大尺寸的液晶電視將全面取代傳統的電視,成為每一個家庭都希望擁有的電器產品。面對如此龐大的商機,廠商之間的競爭更是激烈,國內各主要業者不得不進行全球佈局,包括至中國大陸投資相關的模組製程,這樣的規劃不但有生產成本的考量,更有就近打入消費市場的戰略佈局。政府對此一向抱持著樂觀其成的態度,因為這是台灣整體產業升級一定會面臨的挑戰與必經的階段。
  台灣的企業要能立足於國際市場,絕對不可能把發展的格局侷限於台灣國內,必須要勇敢的走出去,以全世界為舞台。阿扁始終認為「台商」-台灣的商人,是台灣力量的延伸,而不是力量的消散,而「台商」在海外,包括在中國大陸的成長與茁壯,更是台灣經貿實力的累積。但阿扁也必須強調,「台商」,必須先有台灣才有「台商」,沒有了「台灣」,哪來「台商」;台灣是我們「台商」的根本、「台商」的母親。世界各國、包括中國在內,會對「台商」另眼看待,是因為台灣所代表的意義。如果「台商」失去了台灣,不但將失去最後的依靠與屏障,更會失去「台商」在國際舞台上自我的的定位。
  台灣有一句俗話:「蕃薯不驚落土爛,只求枝葉代代湠。」簡單的說,咱一代不管要經過多少的考驗與折磨,只要台灣的根還在,咱的子孫後代就一定會更加的繁榮和興旺,這就是咱台灣「蕃薯仔」的精神,咱一定要對自己有信心、對台灣有信心。今天阿扁回到自己的故鄉,想起阿扁過去和大家共同打拼的過程,看著咱的國家在過去五十年來所走過的道路,內心有很多的感想,「蕃薯不驚落土爛,只求枝葉代代湠。」正好可以具體的表達阿扁目前的心情,今天特別用這一句台灣的俗語,與二千三百萬偉大的國人同胞,以及所有在海外打拼的「台商」朋友共同勉勵。
  最後,阿扁要再一次感謝所有參與「南科液晶電視及支援產業工業區」開發的工作同仁與廠商,預祝工業區招商成功,進駐的廠商事業興旺、鴻圖大展,並敬祝各位在場的貴賓、先進與朋友們,身體健康、萬事如意。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