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舉行四月份國父紀念月會暨宣誓典禮
中華民國94年04月18日

  總統府今天舉行九十四年四月份國父紀念月會暨宣誓典禮,陳總統水扁先生親臨主持,並聽取台灣文學作家莊永明先生的專題報告。
  典禮於上午十時在總統府大禮堂舉行,總統由總統府秘書長游錫堃陪同抵達會場,呂副總統秀蓮女士及中央政府首長均與會參加。
  月會開始,在唱國歌及向國旗暨國父遺像行三鞠躬禮後,首先舉行宣誓典禮,宣誓人中華民國常駐世界貿易組織代表團常任代表林義夫、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主任委員瓦歷斯.貝林、行政院新聞局局長姚文智、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游盈隆、行政院公平交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余朝權在總統監誓下,面對國旗、國父遺像,高舉右手,宣讀誓詞,儀式莊嚴隆重。之後,莊永明先生以「台灣民間文學-台灣歌謠的百年傳唱心聲」為題,提出專題報告。
  專題報告內容為:
唸歌唱曲解心悶──台語歌謠的百年傳唱心聲
台灣各族群百年來以何種歌聲傳訴悲歡離合的心情?
唱歌是一種歡愉,還是為某種政治目的去高歌?
且讓我們以歌來敘懷,用歌來吶喊,縱情表達自己的心聲。
  有一句台灣俗語說:「講的比唱的較好聽。」意思是說:講的不實在。然而,今天我雖然是用講的,而不是用唱的,但是我相信我所講的內容是實在的。今天我要報告的,當然是個人所搜集到的很有限的資料,因此將來可能需要更正或補充的地方必定很多,我一定會再找到新的資料時,再做更進一步的整理。現在,我僅能在這裡做一次很簡略的報告,因為三十分鐘要講八十年的歷史,時間上是不夠的。
  劉半農說:「研究俗曲,可從四方面進行:一、文學方面;二、風俗方面;三、語言方面;四、音樂方面。」我斗膽將「俗曲」引申為通俗歌曲也包括在內,依本人淺見還要加上「五、背景方面」,成為五個息息相關的單元。我增加的單元,絕非強調歌曲「背後的故事」,而是說時代背景的重要性。民謠的考據較為困難,但仍有脈絡可尋,而通俗歌曲則應該是有憑有據的,其「時代意義」實在不容疏忽。
土地之歌
  台灣的民謠源遠流長,各族群各有其以母語表達的傳統歌謠。原住民的祭祖、頌天、狩獵、豐收、談情等歌謠,不僅令今人驚為天籟,也被民族音樂學者視為研究的奇珍。客家民謠有平板、山歌子、老山歌等「九腔十八調」,亦被視為「聲樂的絕響」。至於閩南人因為是台灣最大族群,閩南語系遂成本土「強勢語言」,常被擴大引申為「台灣話」,閩南歌謠因而被多數人泛稱為「台灣歌謠」或「台灣歌曲」。
  台灣傳統民謠有民間小調、本土戲曲和源於中原的歌樂。傳統民謠因口口相唱、代代相傳,一首歌曲經過長期流傳,已經不是一人之作或一時一地之作,而且不乏「族群融合」共同創作的現象。比如客家山歌與閩南採茶歌同調、「桃花過渡」、「病子歌」閩客同歌;恆春民謠「思想起」、「草螟弄雞公」,曲調源於平埔族,是漢化的歌謠。另外,蘭陽地區的「丟丟銅仔」、嘉南平原的「六月田水」、「一隻鳥仔哮救救」、「牛犁歌」,是島嶼的民眾心聲,每一段旋律、每一個音符,都是鄉土不朽的頌歌!
  在我們的記憶裏,有不少的「搖囝仔歌」,於襁褓的歲月伴隨著我們,為人之母者除了承當家務事外,有時還要兼及家計,小孩的哭鬧,常常使大人束手無策,如何誘導小孩乖乖安詳,需要很大的「耐性」。為了便於雙手操勞,台灣婦女大多以「延巾」將小孩揹紮在背上,天冷時外面再加一條「幪被」,當小孩不安靜哭鬧時,就用手拍拍小孩的臀部,不僅增加「催眠」的效果,也更能顯示親子之情。呂泉生作曲,盧雲生作詞的「搖嬰仔歌」是大家最熟悉的曲調,「搖嬰仔歌」歌詞提到:
(第一段)
嬰仔嬰嬰睏,一暝大一寸;
嬰仔嬰嬰惜,一暝大一尺。
搖子日落山,抱子金金看;
你是我心肝,驚你受風寒。
(第三段)
查甫也著痛,
查某也著晟。
已經將男女平等的觀念放在歌詞裏面,歌詞又說:
(第五段)
查甫娶媳婦,查某嫁丈夫,
養到你嫁娶,我才會放心。
從這些歌詞,就可以看出寶島父母對子女的愛意與關懷,其中內涵之豐富是其他國家「搖籃曲」所萬萬不及的。
  台灣流行歌曲歌詞有很好的意境,不少歌詞,有人因看不懂方言俗字就用猜的或亂填字,結果很多意思都走樣了,例如說:「白鷺鷥」
白鷺鷥,車畚箕,
車到溪仔邊,
跌一倒,
拾著「二」仙錢。
「一仙存起來好過年,
一仙買餅送大姨。」
  原意只有「一」仙錢,有人畫蛇添足,改為「二」仙錢, 「一仙錢存起來好過年,一仙錢買餅送大姨。」,破壞了母語教育,原本要教導孩童「拾金不昧」的概念。又如一例「搖囝仔歌」:
嬰仔搖,搖大「鬪」挽茄,
挽偌多,挽一飯篱,
也可食,也可賣,
也好給咱嬰仔做度晬。
  「鬪」原意是幫忙的意思,後來被人改成「偷」挽茄,完全破壞了原來的意思。一音之差,意義全失,吟唱此謠不宜再以訛傳訛。台語歌謠也有許多有趣的繞口令,如:
樹頂一隻猴,樹跤一隻狗,
猴仔跋落來,硩著狗,
猴驚狗,狗驚猴,
猴走、狗也走,
不知是猴驚狗,也是狗驚猴。
  台語歌謠不但非常生活化,而且具有倫理教化的觀念在裡面,如:食新娘茶。敬茶,本按輩份與歲數為順序,新娘端著茶卻無從敬起,於是有人加以提示說:
天頂天公,地下母舅公。
  也就是說:「母舅坐大位」,當然敬茶,要以舅舅為先:
新娘奉茶出大廳,也有糖仔冬瓜餅;
甜茶新娘親手烹,要敬母舅頭一名。
  台語歌詞的情愛表達,也蘊含了少女嬌羞、嫻雅的含蓄感情,傾訴少男遐思、愛慕的奔放熱情,例如:
佮君約在後壁溝,蔗尾打結做號頭,
啥人夭壽俗阮解,打歹姻緣是無賢。
  意思是說:我與你約好在後面的溪溝見面,以芊尾打結為記,但不知道那個人這麼缺德,將約會的記號給解開了,破壞了我們的良緣。不用直接、刺目的話罵人,而當中的話,仔細去思想,會覺得很有意思。又如:
門前一欉相思欉,相思病到不知人;
先生來看講無望,貼心來看好噹噹。
  意思是說:得了沈重的相思病,似乎不省人事,醫生斷言說沒有救了,但是情人一到,卻什麼都好了。
  再如一首:
一暝昧睏半躺倒,神魂一半去找哥,
有人講我佮你好,心肝現有嘴諍無。
  意思是說:整夜想著你,翻來覆去總睡不覺,心神早就飛到你那裡去了;有人說我倆很要好,內心實有這回事,嘴上硬說別人瞎扯。
這些不是很有趣味,又有押韻嗎?
阿哥有來娘有伴,阿哥那去娘孤單,
親像孤鳥找無件,阿君我子我心肝。
  韻也都押得很適。以前研究台灣民俗的一位日本作家池田敏雄,也收集了很多台灣情歌,他也很喜歡這一首:
古井有水清又深,跋落紅柑半浮沈,
那是要沈沈落去,不可浮起動人心。
仔細去想,可能有某方面的暗示,描寫的韻味十足。
  不但如此,台語歌謠,也充分表現前人豁達的人生觀,例如:
會可過日好味是,每日那著肉佮魚,
身軀勇健上歡喜,較贏有錢病歸年。
  每天無憂無慮過日子,是最愜意了,何須大魚大肉呢?身體健康就是福,勝過終年病痛的富豪人家。又如:
好譽真珠敆(註:音甲)鑽石,散赤破被破草席,
好歹攏是暫時借,歸了西天用昧著。
再如:
食飯極濟是三碗,睏位一條椅板大,
奢華為著愛好看,威風白馬掛金鞍。
  一個人享用是有限度的,奢侈的生活只是為了自己臉上貼金,白馬金鞍還不是為趕幾里路程。另一首歌謠:
成功好比馬直走,失敗親像龜縮頭;
甘願縮頭來等候,不可直走落坑溝。
再一首歌謠說:
好天著積雨來糧,賺錢著愛有目睭;
顧內顧外會曉想,食老蹺腳撚嘴鬚。
我們從上述的歌謠,可看出前人的智慧,實在值得我們大力推廣。
一、台語流行歌曲發軔前的時代背景
  台語流行歌曲發軔前的時代背景,本人列舉了產生創作歌謠的三大要因:(一)「非武裝抗日時期的社會運動歌曲」。(二)『影戲』與『曲盤』逐漸普及化的年代」。(三)「台灣新文學運動進入澎湃時期的影響」,這三項相互之間有著密切的互動關係。
  日本殖民統治之後,校園裡開始教唱「國語歌曲」,台灣學童紛紛唱起「君之代」、「六氏先生歌」和日本童謠。1920年代,非武裝抗日民族運動勃興,幾首代表「愛台反帝」的社會運動台語歌曲,成為「台灣文化協會」成員巡迴各地時鼓吹民族意識的有力「伴唱」。例如蔡培火在監獄裡創作了一首以「咱是開拓者,不是戇奴才」為訴求的「台灣自治歌」,極可能是第一首由台灣人根據西洋樂理所創作的台語歌曲,歌詞是這樣的:
「蓬萊寶島真可愛,祖先基業在;
田畑阮開樹阮種,勞苦代過代。
著理解,著理解,
阮是開拓者,不是憨奴才。
台灣全島快自治,公事阮掌是應該」
「玉山崇高蓋扶桑,我們意志揚,
通身熱烈愛鄉土,豈怕強權旺,
誰阻擋、誰阻擋,
齊起倡自治,同聲直標榜。
百般義務咱都盡,自治權利應當享。」
  蔡培火在1929年寫了一首歌頌美麗島山川秀麗的「咱台灣」:
台灣,台灣,咱台灣,海真闊,山真高,
大船小船的路關,遠來人客講你帥。
日月潭,阿里山,草木不時青跳跳,
白翎鸞過水田,水牛腳脊烏秋叫。
太平洋上和平村,台灣,台灣,咱台灣。
  還有台灣文化協會進入活動的時期,成立了一個電影巡迴放映的宣傳團體稱為「美台團」,每次文化協會到鄉下做宣傳的時候,以放映電影來招徠民眾,美台團每在電影開演之前,一定要唱一首美台團的團歌,「美台團團歌」歌詞如下:
美台團,愛台灣,愛伊風好日也好,
愛伊百姓品格高。
長春島、美麗村,海真闊、山又昂,
大家請認真,生活著美滿。
  等等,皆為反抗殖民霸權留下見證,這些歌曲不僅是民族詩篇,也是1930年代台語創作歌謠的先聲。
二、台灣第一首流行歌曲-桃花泣血記(1932年)
  台語流行歌曲雖已在1920年代出現,但因唱機在當時不普及,因此未能成為氣候造成流行。直到1932年一首配合上海電影「桃花泣血記」在台上演時所創作的台語同名歌曲,才造成風潮。這部電影由聯華製片影業公司出品,女主角是阮玲玉,男主角是金燄,電影公司的宣傳單位認為要吸引觀眾,造成好的票房,最好是作一首歌曲來宣傳,於是就找來了當時大稻埕最有名的兩位辯士-詹天馬和王雲峰來合作這一首電影傳宣曲。「桃花泣血記」就像是一首敘述長詩,過去的歌仔調,一邊彈唱,一邊在「講古」一樣,唱歷史故事和民間傳說,西洋的吟唱詩人可能如此歌詠著敘述詩。從前,我們在鄉下地區,可以在廟埕或大樹下看到一些「老歲仔」拿著一把月琴,邊彈邊唱,他們往往唱出一整段的故事,所以我們也可以稱他們是「台灣的唱遊詩人」。「桃花泣血記」就是根據劇情,用七字仔唱出一篇長的故事,如果從頭聽到尾,就等於是一部電影的本事。這首歌第一段的歌詞是這樣的:
人生親像桃花枝,有時開花有時死,
花有春天再開期,人若死去無活時。
這首歌的旋律是很輕鬆的,所以可以說台語歌曲並不是一開始就像大家印象中每一首歌都很悲戚,這首歌的節奏還有進行曲的味道呢!接下來我再唸第二段:
戀愛無分階級性,第一要緊是真情。
琳姑出世歹環境,親像桃花彼薄命。
「琳姑」就是影片女主角的名字,描寫她出身的卑微,在禮教束縛之下,無法與心愛的人在一起,從而探討當時的婚姻制度,表現在第十段的歌詞裡,接下來我再唸第十段:
文明社會新時代,戀愛自由才應該,
階級約束是有害,婚姻制度著大改。
這首收錄於78轉唱片,由古倫美亞公司發行的流行歌曲,轟動全台,被譽為「台灣第一首流行歌曲」。這種為「影戲」(電影)製作廣告歌,再灌錄「曲盤」(唱片)發行,是台語流行歌曲初期的現象,其他的「中國電影·台灣歌曲」還有「懺悔」、「人道」、「倡門賢母」、「一個紅蛋」等。而「桃花泣血記」的流行,也促使古倫美亞公司萌生商機,在以往製作南管、北管、歌仔戲、京戲等傳統戲曲唱片外,另開發流行歌曲系列的唱片。
三、台灣新文學運動興盛時期
  台灣流行歌曲發行的時代背景,有一項大家所忽略的重要關鍵—台灣新文學運動興盛時期。據我的瞭解,當時介入台灣流行歌壇,不論是推動者或是寫詞者,很多是當時台灣新文學運動中很努力的人,其中有一位健將—陳君玉,他雖然只是國民學校畢業,但因為他勤於學習,所以漢文程度很不錯。
  古倫美亞公司禮聘台灣新文學運動作家陳君玉主持文藝部,在其籌策下,羅致人才,乃有1933年的「望春風」、「月夜愁」等作品發行,作詞者分別是李臨秋與周添旺,作曲者均為客籍的鄧雨賢。之後,鄧雨賢又有「雨夜花」、「碎心花」、「春宵吟」、「四季紅」等佳構,作曲家郭芝苑曾評論鄧雨賢的作品是「根源來自台灣民謠傳統曲調,可以說是台灣的演歌。」
  「望春風」的作詞者是當時在大稻埕永樂座工作的李臨秋,他沒有很高的學歷,但他對古典的章回小說很有興趣,他就將「西廂記」裡面的一段詩句意境:
「隔牆花影動,疑是玉人來。」寫成「望春風」的歌詞:
獨夜無伴守燈下,清風對面吹,
十七八歲未出嫁,「見到」少年家,
果然標緻面肉白,誰人家子弟,
想欲問伊驚歹勢,心內彈琵琶,
想欲郎君做尫婿,意愛在心內,
等待何時君來採,青春花當開,
聽見外面有人來,開門該看覓,
月娘笑阮憨大呆,被風騙不知。
但很遺憾的一件事,「望春風」這首歌大家唱了六十年,卻把其中一句很重要的歌詞唱錯了,「見到少年家」李臨秋原來的意思是「當到少年家」,可能大家認為一字之差,沒有什麼要緊,但是李臨秋曾告訴我,「當到」才有那種不期而遇,邂逅相逢的感覺,如果用「見到」就只是一般看見而已,沒有那種意境。
  又如:李臨秋還有一首很重要的作品-「四季紅」:
春天花「正」清香,雙人心頭齊震動,
有話想要對你講,不知通也不通。
叨一項,敢也有別項,
目呅笑,目睭講,你我戀花朱朱紅。
夏天風正輕鬆,雙人坐船在遊江,
有話想要對你講,不知通也不通。
叨一項,敢也有別項,目呅笑,
目睭講,水底日頭朱朱紅。
秋天月照紗窗,雙人相好有所望,
有話想要對你講,不知通也不通。
叨一項,敢也有別項,目呅笑,
目睭講,嘴唇胭脂朱朱紅。
冬天風真難當,雙人相好不驚凍,
有話想要對你講,不知通也不通。
叨一項,敢也有別項,目呅笑,
目睭講,愛情熱度朱朱紅。
目前第一段大家都唱錯了:「春天花正清香」,其實是:「春天花吐清香」,「吐」唱成了「正」,他的原稿是「吐」,因為「吐」是動詞,更能將春天芬芳的味道表現出來。「四季紅」(或作「四季謠」)有句:「目呅笑,目睭講」,電視的字幕翻譯的竟然是「眉來眼去」!歌詞都翻錯了,為什麼不翻成「眉目傳情」呢。
流行歌壇有商機,唱片品牌便如雨後春筍般冒出,博友樂、泰平、利家等相繼上市。1935年,勝利唱片加入競爭,歌壇聲浪更為澎湃。其中,加入勝利唱片專職作詞的陳達儒創作質佳量多,比如「白牡丹」:
白牡丹笑呅呅,妖嬌含蕊等親君,無憂愁無怨恨
單守花園一枝春,啊........,單守花園一枝春
白牡丹白花蕊,春風無來花無開,無亂開無亂美
不願旋枝出牆圍,啊........,不願旋枝出牆圍
白牡丹等君挽,希望惜花頭一層,無嫌早無嫌慢
甘願給君插花瓶,啊........,甘願乎君插花瓶
「農村曲」、「心酸酸」、「青春嶺」等,搭配的作曲家有陳秋霖、蘇桐、姚讚福、林禮涵等人。但可惜的是,像蘇桐、姚讚福等優秀的作曲家,因為戰後有一段長的時間對台語歌的限制很大,造成他們晚年的生活都不好,甚至過世後連喪葬費都沒有。
四、戰爭時期的民謠整編-變調的歌聲
  1937年,中日戰爭爆發,台灣總督府下令箝制漢文,以「漢字」創作的台語流行歌曲面臨「山雨欲來」的威脅,「望春風」的曲調被填上「大地在召喚」日文歌詞,歌頌大日本帝國英勇的「南進」。1938年,陳秋霖成立東亞唱片,但僅維持了二年餘,就在愈形熾熱的戰爭氣氛下關門大吉。在這期間,東亞唱片製作了吳成家作曲、陳達儒作詞的「阮不知啦」、「心茫茫」、「港邊惜別」,成為日治時代台灣流行歌曲的尾聲之作。
  隨著皇民化運動的緊鑼密鼓,「雨夜花」、「月夜愁」被擅改成日語的「榮譽的軍夫」、「軍夫之妻」,悲愴的曲調,變調為激昂的軍歌,驅策台灣青年為大東亞戰爭奉獻犧牲。終於,台語流行歌曲被迫畫上了休止符!
  1943年,日本東洋音樂學校畢業的呂泉生返台,採集了「丟丟銅仔」、「六月田水」、「一隻鳥仔哮救救」等民謠,編寫成合唱曲。1945年,他創作「搖嬰仔歌」,是他為三個月大的兒子所作的搖籃曲,時值盟軍飛機激烈轟炸台灣,它不僅代表了「台灣父母的心曲」,也象徵了從日本帝國過渡到國民政府的時代興替。
五、戰後初期的四大名曲-從離亂之歌到噤聲的年代
  1945年8月,日本投降,戰火餘燼下的台灣百廢待舉,唱片製作業無法即時恢復,台語流行歌曲在國民政府體制下只能藉著廣播發聲。當時的台灣廣播電台(「中廣」前身)是唯一的廣播機構,但畢竟它是黨營事業,加以行政機構為消滅日本「文化遺毒」,下令收繳、焚毀日治時代的唱片,使得原本「重獲生機」的台語流行歌壇難再高揚。不過民間的活力仍讓台語歌歌聲不輟,其中,走唱藝人扮演了傳唱的角色。在這個時期-1946~1950年之間,還是留下了好幾首好歌-「望你早歸」、「補破網」、「燒肉粽」、「杯底不可飼金魚」,我認為這四首歌都能反映當時的時代背景,所以我將這四首歌列為戰後初期的四大名曲。
  那卡諾(黃仲鑫)作詞、楊三郎作曲的二人處女作、也是成名曲的「望你早歸」,這首歌雖是描述失戀心情之作,但在當年的社會氣氛下,卻成為戰火餘生、家人離散的民眾心聲。日據末期,很多人被徵調到海外當兵,戰後才陸陸續續被遣送回來,這首歌正好寫出了當時台灣眷屬的心聲,充分表露出這些軍伕和台籍日兵的太太或愛人對他們的思慕之情,這首歌當時不一定有這個意思,但一般心的心聲正可以藉著這首歌來表達。
  1948年,李臨秋發表「補破網」,詞意雖是「破網補情天」,但因「漁網」與「希望」為台語諧音,有期待復元、希望「從今免補破網」之意,暗喻了台灣人渴望揮別戰爭陰影、憧憬未來的心情。也就是當時戰爭的破壞很大,那時美國的飛機,甚至蘇聯的飛機都曾經來台灣轟炸過,飛機一轟炸,房子遭受到嚴重破壞,死傷很多,傷害很大。「捕破網」這首歌寫出戰後復元時台灣人的心聲,台灣人希望重建的工作能做得更快、更好,希望能夠很快地從戰時恢復到平時的生活,所以如果只用這首歌當做情歌來詮釋它,就離題太遠了。「捕破網」裡有一句歌詞大家都唱錯了,只有鳳飛飛唱對,這句是:「手偎網,頭就重」,現在大家都唱成:「手提網,頭就重」。無奈的心情用「提」這個字是表現不出來的,手「偎」著魚網,頭就重了,是指手一摸觸到魚網,工作還沒開始做,心情就覺得十分沈重了,如此才能表現出無奈感。作者在寫詞時,要用那一個字一定有他的思考,要尊重作者原創的意思。另外張邱東松感時憂民的詞曲作品有1946年的「收酒矸」和1949年的「燒肉粽」,雖是販賣「市聲」,但曲中自有打動人心的深意,都很能反映時代的小市民的心聲,民國三十八年正是實施幣制改革,舊台幣換新台幣的時代,「燒肉粽」正是那個時代的寫實作品,為生活拚搏最後一分力氣的市井小人物,為填補家計、穿街走巷叫賣肉粽的失學少年,他們無奈淒涼但又艱辛奮鬥的處境,都藉由歌曲為那個苦難年代的台灣人,留下深刻的屐痕。
  1949年,國民政府遷台,一批一批的「外省人」隨之前來,台灣社會一片兵荒馬亂。此時,呂泉生因曾經目睹1947年228事件的慘烈,當時他正在電台工作,看到不幸的省籍衝突,兩年後國民政府撤退來台,他就很擔心認為不應再有族群衝突的事情發生,便寫下「杯底不可飼金魚」,以「好漢剖腹來相見、情投意合上歡喜、朋友弟兄無議論」等詞句,這句話是很口語的一句歌詞,唱的和說的音完全一樣,「好漢剖腹來相見」意思就是希望大家坦誠相處,呼籲社會大眾能夠不分地域,和平共存,不再發生猜忌、傾軋、爭鬥的事情。
(註:莊永明老師吟唱:杯底不可飼金魚)
飲啦 杯底不可飼金魚
好漢剖腹來相見 拚一步
爽快麼值錢
飲啦 杯底不可飼金魚
興到食酒免揀時 情投意合上歡喜
杯底不可飼金魚 朋友兄弟無議論
要哭要笑記在伊心情鬱卒若無透
等待何時咱的天
啊......哈哈哈醉落去 杯底不可飼金魚
  至於走過日治末期陰影的流行歌壇從業者,如周添旺、陳達儒、蘇桐、姚讚福、林禮涵、李臨秋等人雖然仍有創作,但因整個政治、社會環境的變化,多呈意興闌珊之態。不過,戰後的新秀如楊三郎、許石,反而在此惡劣環境下,表現出「打死無退」的精神。「黃昏再會」、「安平追想曲」、「鑼聲若響」、「港都夜雨」等都是這個台語歌謠創作「青黃不接」時代的佳作。而後吳晉淮、洪一峰也創作了「蝶戀花」、「關仔嶺之戀」、「舊情綿綿」、「淡水暮色」(後二首為葉俊麟作詞)等受歡迎的作品。
國民政府「一語獨大」的國語政策,壓縮了台語歌曲的空間。1949年以前的上海國語流行歌曲,先移位香港發展,後轉進台灣生根,台語歌曲因被定位為方言歌曲,使原本主流之聲的地位頓失。此後,國語流行歌曲不僅是懷鄉的「外省人」最愛,也是校園學子從小學開始牙牙學歌的唯一選擇。
六、五十年代的流行歌曲-日語翻唱歌、校園民歌
  1950到60年代,台灣雖是開發中的國家,但經濟已逐漸起飛,此時,農村人口開始外移到都市謀生。王昶雄作詞、呂泉生譜曲的「阮若打開心內的門窗」歌詞:
阮若打開心內的門,就會看見五彩的春光,
雖然春天無久長,總會暫時消阮滿腹辛酸。
春光春光你何在,望你永遠在阮心內。
阮若打開心內的門,就會看見五彩的春光。
阮若打開心內的窗,就會看見心愛彼的人,
雖然人去樓也空,總會暫時給阮心頭輕鬆。
所愛的人今何在,望你永遠在阮心內,
阮若打開心內的窗,就會看見心愛彼的人。
阮若打開心內的門,就會看見故鄉的田園,
雖然路途千里遠,總會暫時給阮思念想要返,
故鄉故鄉今何在,望你永遠在阮心內。
阮若打開心內的門,就會看見故鄉的田園。
阮若打開心內的窗,就會看見青春的美夢。
雖然前途無希望,時消阮滿腹怨嘆,
青春美夢今何在,望你永遠在阮心內。
阮若打開心內的窗,就會看見青春的美夢。
即是獻給從鄉下到都市打拚的遊子們的「安慰曲」。
  台灣經濟在穩定中求成長,產品仿冒舉世聞名,流行歌壇的「仿冒」現象亦然。1950年代以後,引用日本流行歌曲曲調的台語歌大量湧現,「黃昏的故鄉」、「溫泉鄉的吉他」、「孤女的願望」、「可憐戀花再會吧!」等改編曲,風靡大眾,年輕學子則沉迷於西洋搖滾樂,凡此種種,台語歌謠創作風氣更趨低沉。直到1971年中視播出「金曲獎」歌唱節目,才有「送君珠淚滴」、「心內事無人知」、「西北雨」等新曲出現。在這段時期,郭金發、劉福助各有新作,如「為什麼」、「安童哥賣菜」;郭大誠的詼諧歌「糊塗總鋪師」、「糊塗裁縫師」也深受歡迎。同年,台灣喪失聯合國席位,國際地位逐漸孤立,橫逆中民族自信心反而高昂,淨化歌曲成為文工單位消滅「靡靡之音」所揭櫫的標誌。
  與此同時,鄉土文學的提倡和「現代民歌」的高歌,應運而生。曾被稱為「校園歌曲」的現代民歌,深受年輕學子歡迎,但因年輕一代對台語的疏離,除了「正月調」等少數作品外,鮮有「台語校園民歌」。清新的校園民歌雖風行一時,後來卻因為商業運作的加深而式微。
七、解嚴後的流行歌曲-重新發聲
  1980年代初,世界石油危機波及台灣經濟,物價高漲、人心苦悶。1982年,台語歌曲「心事誰人知」紅遍全台。1985年,「舞女」從南部夜市流行到台北都會,這首原為加工區女工喜好的歌曲,黨外人士也愛唱,他們的解釋竟然是「舞女換舞伴,正如台灣換政權」。1989年,「愛拚才會贏」在解嚴後的台灣往前邁進的民主化腳步聲中,成為一唱再唱的歌、喊了又喊的大眾口語。在那台語歌當道的年頭,唱台語歌曲,不再令人自卑,也不再讓人屈辱,連寫下「最後一夜」國語流行歌曲的作詞者慎芝,也寫了「情字這條路」台語歌,風潮所及,年輕學子也紛紛投入台語歌壇。不過,當台灣從1950年代以來的慘澹奮發,一路奔向以經濟奇蹟傲視國際之時,社會風氣也逐漸奢侈靡爛,台語歌曲的「酒氣」隨之濃厚起來,「酒後的心聲」高居排行榜,可見一斑。
  當歐美熱門音樂與港日偶像歌手席捲年輕人市場,台語流行歌壇再度陷入低迷之際,一些年輕的創作者則有諷刺時政之作。針對「萬年國會」和「一黨專政」等戒嚴餘毒,他們以「牽亡與抓(夯)狂齊唱」來要求民主改革。邱晨的「牽亡歌」,向垂垂老去的萬年國代吶喊「過橋囉!」;黑名單工作室也以反諷時局的「抓狂歌」,表達對政治、社會亂象的控訴。羅大佑、林強也有反映社會真象的創作,「向前行」這類的台語搖滾,成為患了「台語失語症」年輕人的最愛!
  1990年代,本土意識抬頭,族群文化開始受重視,原住民和客家音樂工作者,急欲揚「音」,不讓自己的母語在台灣流行歌壇「失聲」,也陸續交出亮麗的成績單。原住民歌手陳建年、北原山貓,和客家歌手吳盛智、涂敏恆、交工樂團及阿淘等是較為人知者。
  台語歌謠長久以來給人「放悲聲,唱到老」的印象,雖然在20世紀末,聲調有所變、有所不變,但台語優雅語彙的流失,以及過分吸收外來音樂的養分,實為傳唱「土地之歌」的憾事。

Code Ver.:F201708221923 & F201708221923.cs
Code Ver.:201710241546 & 201710241546.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