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新聞
91年10月16日
總統參加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中部科學工業園區開發籌備處成立典禮
陳總統水扁先生今天前往台中地區,參加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中部科學工業園區開發籌備處成立典禮,並關心地方建設情形。
總統首先到台中都會公園參加中科籌備處成立典禮,除聽取科學工業園區管理局李界木局長所做的開發工作簡報外,也和與會貴賓共同揭牌。李局長在簡報中指出,中部科學工業園區共計四o二公頃,其中台中縣市基地為三o四公頃,而雲林虎尾基地九十八公頃。預計將於民國九十二年年底即可供廠商進駐建廠,未來引進的產業將以中部地區現有的精密機械為基礎,推動開發以奈米技術產業為特色的科技聚落,形成「北IC、中奈米、南光電」各具特色的高科技發展方向,預估可帶動高達九千億元以上的投資額,並可增加五萬個以上的就業機會。
總統致詞時首先表示,今天是「中部科學工業園區籌備處」成立掛牌的好日子,這是他對中部民眾的承諾,很高興能看到具體的成果。從期盼到實現,不過短短兩年,今天開始,中部科學園區已經不是夢想,而是美夢成真,正式邁入實質開發階段。
總統接著表示,過去二十年來,中部地區傳統產業外移,經濟失去活力,房地產業可以說是一片慘澹,中部地區許多人都怪政府「重北、輕南、忘記中部」,在他上任後決心要改正這種漠視中部人的心態和作法。他對中部的第一個主張就是「引進產業」,尤其是必須引進新的科技產業,並且進而帶動提升傳統產業,才能從根救起中部的經濟,因此他在競選的時候提出在中部設置「第三個科學園區」,也就是今天的中部科學園區。總統也特別感謝相關機關包括經建會、國科會、台中縣政府、台中市政府、雲林縣政府等能夠在短短的兩年內,迅速完成選址及核定等作業程序,並且積極協調台糖公司提供土地,使中部科學園區得以克服萬難順利進行開發,這種積極的行政效率,正是展現活力政府所追尋的理想和目標,未來中部科學園區將和新竹科學工業園區、台南科學工業園區串聯,由點到線,建構台灣西部科技走廊,希望將來再由線到面,進而實現政府「綠色矽島」的目標。
總統並指出,面對知識經濟時代及全球化的潮流,我們正面臨嚴厲的競爭與挑戰,世界各國競相以提高租稅優惠及就業補貼等方式到台灣來招商。因此,我們當務之急應儘速加強提供優良的投資環境,留住本地廠商並擴大吸引海內外高科技公司,積極招攬及培育人才,提升研發創新能力,使台灣成為「高附加價值製造中心」及「產業創新研發中心」,這是政府與業界要共同努力的目標。而「科學園區」在政府推動新世紀國家建設計畫目標下,正可扮演推動知識經濟高科技產業發展搖籃的角色,做為台灣發展高科技產業的重要基地,以期強化台灣高科技產業的競爭力,而維持台灣在國際經濟與政治上屹立不搖的地位。今天掛牌典禮的舉行,象徵著中部地區高科技產業發展的新紀元、新里程,我們和中部地區民眾一樣都充滿了喜悅和新希望,我們更希望這個孕育高科技產業的搖籃趕快建構完成,能為台灣創造更多的經濟奇蹟。
總統並強調,為了改變「重北、輕南、忘記中部」的心態,因此他極力主張今年的國慶煙火要在中部施放,而明年的元宵燈節也已決定在台中市舉辦,他更希望行政院能比照南部辦公室設置的模式,儘速成立行政院中部辦公室,以服務中部地區的工商界和鄉親們。
總統也提及他一直主張「中部三個第三」的承諾,不會跳票,其中在中部設立第三個科學工業園區在今天掛牌成立籌備處。而在中部建設第三個國際機場部分,他也與交通部長和國防部長一起討論過,決定先解決水湳機場的遷建問題,所以預計在後年年初,國內線便可遷到清泉崗基地與軍用機場共用,亦即能著手進行第三個國際機場的規劃興建。
至於在中部成立第三個院轄市部分,總統則強調,他知道中部地區鄉親們對院轄市誕生的期盼,但這中間有三種方案,第一是台中市直接升格為院轄市;其次是台中市合併台中縣部分鄉鎮成立院轄市;第三是台中縣和台中市合併成立院轄市,這三種方案究竟要採取那一個方案,大家一定要慎重的考慮,我們要聽縣、市議會的意見,也要重視基層鄉鎮和各界的意見,只要大家獲得共識,整合出對大家都有利的最佳方案,他一定支持推動。
下午,總統則轉往台中縣大肚鄉,關心磺溪書院古蹟保存情形,並在黃仲生縣長的陪同下向文昌帝君上香參拜,及實地視察古蹟的整修情形。溪書院係第三級古蹟,昔日為大肚地區之文教中心,招收今大肚、龍井、烏日三鄉子弟,實行啟蒙教育,正殿主神供奉文昌帝君,作為日常教學與祭祀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