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新聞
94年03月15日
總統參加2005年台北國際工具機展覽會開幕典禮
陳總統水扁先生今天上午參加2005年台北國際工具機展覽會開幕典禮,致詞期勉參展廠商要不斷的自我挑戰、自我超越,以堅實的技術本位打開世界的行銷通路,早日達成「深耕台灣、佈局全球」的發展目標。
致詞後,總統並參觀參展攤位。總統致詞內容為:
今天是阿扁這半個月來,第二次來「世貿中心」。3月4日阿扁來這裡參加了全球第三大的「台北國際自行車展」,今天則應邀來參加全世界三大工具機展之一的「台北國際工具機展」,內心感到非常的高興,有機會見證我們台灣製造業轉型與升級的成果,各種參展的產品不但充滿創意,品質更受到國際高度的肯定。同時,阿扁更親身感受到台灣展覽產業的蓬勃發展。製造業與服務業是「魚幫水、水幫魚」的關係,最好的產品需要有最好的展場來展現,最好的展場當然更需要有最好的產品來支撐、來充實場面。
今天所舉行的「2005年台北國際工具機展」,是我們台灣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展覽會。參展的廠商超過600家,動用了「台北世貿展覽館」一館、二館及三館,全部超過2500個以上的標準攤位,除了國內的廠商,還有來自全世界數十個國際知名的大廠一起來參展,預計將吸引超過6萬人前來參觀,其中國外的買主就將近有3千人,不但是台灣工具機產業走向國際最好的舞台,也是國內業者觀摩並引進技術最好的機會與平台。
但我們並不因此而自滿,「世貿展覽館」的使用率,一直居於全世界各主要展場的前茅,而現有場地的規模及周邊交通的負荷,都已經呈現超飽和的狀態。為了提升台灣整體的競爭力,有必要加速推動大型國際展場及相關服務設施的籌建工作,讓台灣的展覽產業能有更寬廣的成長空間,並為其他的產業提供更好、更高品質的服務。
工具機屬於技術密集的產業,也是各項生產設備最重要的來源,可以說是一切工業之母。各先進工業化國家都集中最大的資源、人力與技術全力開發,當然台灣也不例外。經過產官學研共同的努力,台灣的工具機產業已經有相當的基礎,就出口的總值,台灣高居世界第四位,僅次於德國、日本與義大利,但超過瑞士及英、美等先進國家。去年在大家的努力之下,出口總值更大幅成長為123億美元,較前年增加了21%,創造了有史以來最高的紀錄,再一次的證明台灣業者強大的韌性與競爭力。在全球化激烈的競爭下,不但愈挫愈勇,更能化危機為轉機,積極擴大在國際市場上的占有率。有這樣傲人的成就,在此阿扁要特別代表政府,向所有的廠商與工作同仁們,表達最誠摯的感謝與最高的敬意。
對於工具機與機械產業未來的發展,政府非常的重視。在「挑戰2008年:國家發展重點計畫」中,就特別擬定了「中部精密機械創新研發社群計畫」,希望在現有的基礎之上,近期先整合工具機、模具及零組件產業,籌組研發聯盟,積極協助業者進行技術的升級及轉型。中長期的目標,則是將中部地區發展成為精密機械、奈米機械及生物科技的研發重鎮。預計於民國96年時,中部地區機械產業的年產值能達到新台幣3,000億元。同時,也設定每年透過研發創新所獲得的權利金收入,要達到新台幣2,000萬元的目標,而且奈米機械及生物科技的先期投資也能累計達到新台幣100億元的規模。希望透過這些努力,為中部地區建立起具有地方特色的核心產業,並期待經由「台中港」與「中部國際機場」等便捷的海空運輸網路,使台灣的精密機械產業加速與世界接軌,與國際一流的大廠同步發展。
我們全國機器工業同業公會成立至今已有60年,一甲子的歲月,是台灣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大的公會。多年來,經由「機器工業同業公會」輔導設立的則有:鋼鐵、電機電子、車輛及模具等30多個公會,可以說是我們台灣工業界的龍頭公會。阿扁相信在黃理事長卓越的領導之下,帶領所有的會員與相關公會,與政府密切的配合,一定能順利的完成「挑戰2008」所設定的目標。
我們的目標是遠大的,我們的企圖心更是無可限量,各位參展的廠商已經是世界數一數二的領導品牌,阿扁期勉大家要不斷的自我挑戰、自我超越,以堅實的技術本位打開世界的行銷通路,早日達成「深耕台灣、佈局全球」的發展目標。最後,阿扁要在此先預祝今年的工具機展圓滿成功,也要祝福各位嘉賓和朋友們,身體健康,萬事如意,事業興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