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新聞
94年03月10日
總統接見美國猶太裔國家安全事務協會訪台團
陳總統水扁先生今天上午接見美國猶太裔國家安全事務協會(Jewish Institute for National Security Affairs,JINSA)訪台團,誠摯歡迎訪賓再度造訪台灣。
總統首先針對一九九九年該協會通過決議支持李前總統所提「兩岸是特殊國與國關係」的主張,表達感謝之意。總統並讚揚該協會在強化美國國防策略、關注以色列國家安全、美國與以色列之間的戰略合作、支持反恐情資交換與合作、建立自由、民主及人權等普世價值「新同盟」、專注台海、中東、韓國半島、中亞區域安全等相關議題貢獻卓著。
由於該協會特別強調國家安全,對此,總統表示,所謂國家安全不僅止於以色列、美國的國家安全,這是全人類共同的語言與一致意義,是區域和平穩定最重要的基礎,國家安全更是奠基在民主、和平之上,沒有民主,就沒有所謂的和平與安全。
總統指出,今年二月九日美日安全諮商會議發表聯合聲明,首次將台海議題列為美日共同戰略目標之一,其中最重要的一點是鼓勵兩岸透過對話方式、和平解決台灣議題,令人遺憾的是,中國現在正推動一些相關立法,試圖透過「非和平」方式解決台海議題,這種作法完全與這個戰略目標背道而馳。
總統也感謝美國布希總統日前歐洲之行,對於近來歐盟一些國家倡議解除對中國武器禁運一事表達嚴重關切,認為歐盟此舉可能導致台海軍力失衡。總統指出,對中國武器銷售禁令是根據天安門事件後,針對中國人權改善、武器擴散管制及台海兩岸軍事力量平衡等因素所作的決定,但很清楚的是,這些原因迄今沒有消失,他實在無法想像歐盟有何正當充分理由要解除禁令。事實上,中國近十幾年來國防預算每年的增幅平均達到12%,目前仍在其東南沿海部署706枚戰術導彈瞄準台灣,同時從未放棄使用武力解決台灣問題的政策,不僅威脅台海,對亞太區域和平穩定也造成極大威脅。歐盟如果真的決定解除對中國的武器禁運,無異是鼓勵不民主、非和平的國家用武力來對付台灣這個民主國家。
總統也特別感謝美國政府及各界對中國現在推動的反分裂國家法的立法工作表達嚴重關切,尤其是美國國務院發言人及副助理國務卿薛瑞福接受媒體訪問時,皆表達美國政府密切注意的立場與態度,反對用非和平方式解決所謂「台灣問題」,希望兩岸透過和平對話,解決歧見;薛瑞福副助卿並認為中國此舉「犯下錯誤、破壞氣氛,應立即做修補,導向正確的方向」,令他相當感佩。總統也再次重申我國政府的立場,表示台灣將持續作為國際秩序的忠誠捍衛者以及民主自由的堅定維護者,民主、自由不僅是我國、也是全人類的共同信仰。
訪賓則感謝總統及我國政府的熱誠接待,認為此行深深感受台美兩國共享的民主價值,並表示返國後將持續傳達我國人民對自由、和平的承諾。訪賓也相當贊同美國總統布希反對歐盟解除對中國武器禁運的立場,而強調為因應中國軍費的增加,建議我國政府能強化軍事能力與武器裝備,確保足夠的防衛力量。
最後,總統再次感謝美國政府對台海和平的關切與友好、軍售台灣的正確決定以及訪賓的建議與指教,並強調備戰不是為了戰爭,而是為了避免戰爭、防止戰爭,以追求永久和平。為避免兩岸軍力的失衡、確保台灣的民主成果、增加台灣在重啟兩岸協商大門時更有信心,我國政府深切瞭解提高防衛能力的必要性,也會持續朝這個方向努力。
由紀斯拉克(Jonathan Kislank)理事主席率領的美國猶太裔國家安全事務協會訪台團一行,包括費浩偉(Harvey Feldman)、華格納(Louise Wagner)、霍爾(John Hall)、密克斯森(Rieley Mixson)、泰勒(Larry Taylor),上午前來總統府晉見總統,總統府秘書長游錫堃、國家安全會議副秘書長張旭成也在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