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新聞
91年10月18日
總統接見哈該培訓學院創辦人哈該博士
陳總統水扁先生今天上午接見哈該培訓學院創辦人哈該博士(John Edmund Haggai),除歡迎訪賓來台將「新世紀領導藝術」的經驗與心得與台灣的朋友分享外,也希望訪賓此行能藉由對領導藝術的探討,讓更多優秀的人才發揮領導才能,使我們的社會更祥和、更進步。
總統表示,哈該博士此行來台進行福音傳播領導藝術的交流,不僅豐富了我們的心靈,也促進了彼此間的情感。而「哈該培訓學院」在哈該博士卓越的領導下,為福音的傳播開創了一條全新的道路,哈該的訓練方針,不但特別重視「如何」傳播福音,並強調培養當地的佈道領袖,使福音的傳播能與在地的文化習俗相結合,內化成生活的一部分,而由此產生無比的影響力。
總統並以哈該博士的小故事作為譬喻,他說,當哈該博士規劃成立「哈該培訓學院」時,曾被一位印度佈道家的話所感動:「當我們將生活的泉水獻給印度廣大的信徒時,應該尋求使用印度的杯子。」,這證明了要成為一位成功的佈道領袖,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具有本土的認知與本土的關懷,因為只有當佈道者與信徒之間不再有「你」、「我」之分,所有的人都是「我們」的時候,才可能真正發揮領導的作用。
總統說,他對於哈該博士充滿智慧的見解也深有同感,他並以英語俗諺「要有全球的視野,但更要有在地的活動力」(Think globally, but act locally.)來印證哈該博士的理念,他認為,這不僅是「哈該培訓學院」能夠蓬勃發展的動力所在,更是台灣要再一次躍升所必備的條件,特別在面對國際化潮流及世界村的來臨之際,台灣不僅要張開雙臂,積極擁抱世界多元的文化與價值。同時,也要堅定對台灣的認同、對台灣的關懷,不斷強化台灣的內聚力,唯有如此,我們才能齊心協力,共同迎接外來的挑戰。
總統也希望,藉由訪賓一行的訪問交流,能使更多優秀的領導人才投身於福音傳播,更期待透過領導才能的發揮,讓我們的社會更祥和、更進步。
哈該博士也表示,他自小即對中華文化十分景仰,對於創建中華民國的孫逸仙博士事蹟也很熟悉,而哈該培訓學院分布在東南亞分部的主管也都是華裔人士,可說與華人的淵源頗深。
哈該博士說,他的父親來自敘利亞而後前往美國,受到美國的庇護及照顧,對於國際間因宗教、族群而起的爭端,自小即有深刻的感受,而近來發生多起國際恐怖事件導致多人死,對於恐怖份子的殘忍作為,他也堅信,唯有用愛和祈禱,才能化解世間的仇恨和不平。
哈該博士及夫人一行上午由中華福音協進會主席夏忠堅牧師陪同,前來總統府晉見總統,總統府副秘書長吳釗燮也在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