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92年07月22日
副總統接受中央廣播電台專訪
  呂副總統秀蓮女士今天表示,她將在八月中旬前往南美洲友邦巴拉圭參加新舊總統交接典禮,代表陳總統向巴拉圭新任總統杜華德表達祝賀之意,此行她也將順道訪問中美洲友邦巴拿馬。副總統是上午接受中央廣播電台專訪時,作了以上表示。
  副總統也指出,十年前她為了提高台灣在國際社會的能見度,積極推動「台灣加入聯合國」活動,更曾經以陸、海、空的立體化方式,在聯合國大會會場外進行和平訴求:除了在陸地上的遊行示威外,也在河面上的遊艇及空中的飛船上掛出「Welcome Taiwan to UN」布條。她認為,台灣目前已享有足夠的國際知名度,也成功加入了WTO,未來應以加入WHO為目標。副總統認為,過去台灣的官方外交策略是拚邦交國數目,但這是金權外交的做法;面對中國的強力打壓,我們的因應之道應是積極推廣各種非官方外交,讓每個國民都能作外交。因此,現在她積極推動讓台灣成為NGO(非政府組織)中心,成為亞洲的瑞士,因為瑞士不僅是世界金融中心也是世界NGO中心,而NGO代表的正是全世界的價值觀,而這也正是她就任以來所主張的柔性國力。
  副總統指出,長久以來大家都強調台灣的經濟奇蹟與政治奇蹟,但她認為台灣還創造了第三個奇蹟是「和平奇蹟」,因為台灣長久以來面臨中國的強大威脅,並在中國的剛性國力下維持著台海的和平。她認為,中國的剛性國力是你死我活的戰爭,但是台灣的柔性國力追求的是合作與和平,因此,柔性國力雖然柔和,但卻充滿力量。為了推動柔性外交,副總統表示,她構思許久、籌備多時的「民主太平洋聯盟」將在今年九月二十一日在台北舉行第一屆「民主太平洋大會」,屆時將邀集環太平洋民主國家學者專家來台與會,也希望藉此將東海岸建設成為一條「太平洋的康莊大道」。
  針對她上任以來從事的外交活動,副總統表示,國內多半將討論焦點放在去年的印尼之行,但她認為最值得一提的應該是,去年在國際自由聯盟的邀請下,她突破封鎖前往匈牙利布達佩斯發表公開演說,她認為該次行程不僅對於開展我國對歐洲國家的關係及國際政黨交流助益甚大,也有助於提升台灣在國際社會的形象和地位。不過談及印尼行的圓滿成功,她也對當時積極促成此行的許多朋友,特別是孔海榮律師,表達了感謝之意。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