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新聞
93年12月22日
總統接見美國杜克大學教授霍洛維茲
陳總統水扁先生今天下午接見美國杜克大學教授霍洛維茲(Donald Horowitz),對這位國際知名憲政制度與設計大師的來訪表達竭誠歡迎之意。
總統表示,訪賓來得正是時候,因為我國即將推動憲政改造的重大工程,而訪賓是憲政制度與設計的大師,可以給我國指教,尤其在今年我國總統大選及立委選舉期間,台灣政治新聞的焦點是我國憲政體制屬於總統制或內閣制的爭辯,此點與訪賓在一九九○年代言論中,對憲政制度選擇的爭辯有許多相似之處。
總統也表示,台灣的憲政體制很特別,早期常常因人而異,有人認為台灣是內閣制,有人則傾向總統制。從過去經驗來看,看誰在做總統或行政院長而有不同的體制。
總統進一步表示,一九四七年在中國大陸所設計的中華民國憲法,是政治協商下的產物,使我國憲政體制傾向內閣制;而政府來台後,實施動員勘亂時期臨時條款,使我國憲政體制傾向總統制。在一九七二年至一九七八年的六年期間,也就是先總統蔣介石先生在任的最後三年以及逝世後的前三年,當時蔣經國先生擔任行政院長卻代表總統主持軍事會談,又使我國憲政體制傾向內閣制;在一九七八年蔣經國先生當選總統後,又變成傾向總統制的憲政體制;在總統民選後,李前總統登輝先生也曾多次修改憲法向總統制來傾斜。但很清楚地,不管是向何種制度傾斜,皆非真正內閣制或總統制,這種混合制也非法國的雙首長制。總統認為總統制就是總統制、內閣制就是內閣制、雙首長制就是雙首長制,絕不能有任何混淆。
總統強調,就是因為有這麼多的憲政滋議與困擾,使學憲法的人越學越不懂,不知理論與實際間如何調和?這也使得在二○○八年催生一部合時、合身、合用的憲法版本,在此時更顯重要,也更有意義,他也希望訪賓能在我國憲政體制上給予指教。
訪賓則表示,他很認同總統憲政改造的決心,他本人不是台灣議題的專家,對於台灣的體制問題,他還是初學者,不過他提供了印尼的憲政改造經驗來供我國參考。
總統回應表示,一九九一年至二○○○年間,我國憲法如同印尼憲政改造一樣,也修改了六次,由於缺乏中心思想,反而衍生更多的問題。他希望此次憲政改造工程,修憲一次可以用十年、甚至二十年以上,總統表示,二○○八年他將卸任總統,做為全民總統,他要為二千三百萬台灣人民留下一部合時、合身、合用的憲法版本。他認為未來憲政體制要重視的是,對於我國要採行總統制或內閣制以及要維持現行全世界獨一無二的五權憲法或者採行歐美之三權分立體制,必須要做一個選擇。
美國杜克大學教授霍洛維茲,下午由總統府資政陳繼盛陪同,前來總統府晉見總統,總統府秘書長蘇貞昌也在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