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副總統秀蓮女士今天上午前往台北市中國信託商業銀行總行大樓參加「第十屆中國信託CSIS圓桌會議」,並以中國的假和平、台灣的真和平,以及穩定兩岸和平之三大迷思等為主題,發表看法。
副總統表示,二00四年是全球性民主大選年,許多民主國家在今年都做了民意總檢驗,美國、中國與台灣的領導人雖然都繼續連任,但不同的是,北京領導人沒有經過驚濤駭浪,原本以為江澤民不會那麼快交下軍權,但是他還是把軍權交出來,在台灣國會大選剛完成的此時,討論大選後美中台關係之際,需要特別說明的是,儘管陳總統用最民主的風範、最負責任的態度以及謙沖的胸懷向國人同胞表示歉意,向民進黨同志表達他必須請辭黨主席一職,但是在解讀台灣最新民意時,千萬不要錯讀真相。
副總統詳細用圖表數據解釋此次選舉結果。她表示,就各黨而言,此次選舉民進黨沒有選輸,只是沒有大贏。民進黨在歷次選舉的得票情形,呈現微幅成長的趨勢;國民黨的歷年得票情形則變化很大。在剛完成的國會選舉中,民進黨獲得三百四十七萬票,國民黨獲得三百一九萬票,就得票率來看,民進黨獲得百分之三十五點七二,國民黨獲得百分之三十二點八三,民進黨總共獲得八十九席,國民黨獲得七十九席。可見民進黨沒有輸,只是選舉結果與原先期待有所落差。副總統特別呼籲在以這次選舉結果解讀兩岸三角關係時,尤需注意不可錯讀民意。
副總統強調,許多國際重要機構對台灣全球化、國家競爭力的評比相當好,例如世界經濟論壇去年評比台灣競爭力為全球第五名,今年已上升到第四名,僅次於芬蘭、美國與瑞典。但台灣雖有如此成長,然而總體來看,世界對我們仍不友善,這一切只是因我們有一個不友善、充滿敵意、不對稱的鄰居,他的名字叫中華人民共和國。
副總統進一步和與會來賓分享她在這一次選舉中的想法,即是中國的假和平與台灣的真和平。她表示,去年十二月十日,中國總理溫家寶訪問她的母校哈佛大學,談到中國要和平崛起,從此中國帶著和平的假面具。許多觀察家認為中國會真的走向和平,但是中國的大戰略是戴著和平的面具,用經濟、文化的力量把美國在亞洲的影響力排除出去。中國的睦鄰政策,也幾乎引用過去副總統提到的柔性國力,用柔性、善意的方式拉攏東南亞國家,做到睦鄰、安鄰與顧鄰。但中國實際的方式是用經濟共生、文化影響與和平偽裝,其真正目的,就是要把美國在亞洲的勢力排除。
副總統進一步指出,中國也用海洋戰略手段,力圖突破第一島鍊,往第二島鍊進攻,中國的作法,引起國際重視,根據最新發表的白皮書,中國的建軍狀況,包括陸軍有一百四十多萬兵力,海軍有三艦隊,計二千多艘船艦,兵力計三十多萬人,空軍則有各型戰機三千多架,四十多萬兵力,據預判,兩年後東風十一及十五型導彈將會增加到八百枚。而今年總統大選,對岸飛彈有五百多枚,如此快速的布署,意圖何在?此外,十一月初,中共機動潛艦公然出沒日本海,其海洋企圖心,亟欲阻止美國、日本防守台灣海峽的企圖相當明顯。
副總統也指出,除了軍事手段外,中國並利用各種心理、媒體、法律戰來進行對台灣的影響,進而入島、入戶、入腦,並藉用資金流通或操控台灣部份媒體,企圖影響台灣人心,巔覆統獨意識,國家認同,並對在大陸發展的台籍同胞積極進行中國化,以經濟、職位、身份等做為誘因。此外,在法律戰方面,中國準備通過統一法,後又改為反分裂法,做為武力侵犯台灣的基礎。總體而言,中國利用非軍事手段來幫助軍事手段,同時利用台灣高度民主自由讓第五縱隊威脅潛伏,據悉目前約有四千多位具有特殊身份的大陸人士進出台灣,值得高度重視。
副總統告訴所有與會者,中國戴著和平的面具,利用二○○八年北京奧運的舉行以及二○一○年上海博覽會,大肆全球招商,吸引歐美先進國家投資,更希望他們能百分之百在政治上予以配合,徹底孤立、打壓台灣,完全接受一個中國的論調,這是對台灣非常不公平、不友善的作法。
副總統強調,台灣才是真正的和平締造者(peace maker),相較於中國,台灣面積佔全球萬分之一,人口佔全球總人口萬分之三百六十七,卻是全世界第三大外匯存底國家,且被評比為全球競爭力第四名國家,就像台灣有句俗話說「辣椒辣,不必大」,這樣的台灣還要長期面對中國強大的威脅,設想如果台灣不是站在民主這邊,共產主義早就漫延了整個東亞地區。副總統舉例說,全球有五個共產國家,其中四個在亞洲,一個在中美洲古巴,如果沒有台灣的長期捍衛,東北亞早就被赤化,不僅如此,美國的後院─中美洲國家因為選擇台灣做為朋友,拒絕北京共產中國政權,讓美國後院安枕無憂,這兩點可以證明台灣不僅是經濟奇蹟的創造者,更是民主奇蹟、和平奇蹟的創造者。因為台灣在長達五十年的時間,承受來自中國嚴峻的威脅,拒絕害怕,不斷發展,這無疑是台灣的和平奇蹟。
副總統也表示,總統在就職以後一再宣示兩岸關係「一個原則、四大議題」,所謂「一個原則」是和平處理兩岸關係的原則,四大議題則包括:第一、希望建立協商機制;第二、希望雙方對等互惠關係;第三、建構政治關係;第四、防止軍事衝突。本於一個原則、四大議題,在今年國慶當天,總統特別重申,兩岸關係四項主張,也是我們今後要努力的議程,即是:第一、兩岸正式結束敵對的狀態;第二、兩岸建立互信機制;第三、檢討兩岸的軍備政策;第四、協定海峽行為準則。以上都彰顯陳總統與她代表的民進黨政府以及兩千三百萬人民共同的願望,只有一個字:peace。副總統進一步強調,然而和平也有真和平與假和平,如果中國戴著和平的面具,事實上是四面八方包圍台灣的狀態下,仍要壓制我們說該說的、做該做的,那麼絕不是真和平,而是助長敵意與戰爭。
因此,副總統也就台、美、中關係,尤其針對穩定兩岸和平議題提出三個迷思加以檢討。第一個迷思為:維持現狀。副總統指出,舉凡華府與歐洲都認為兩岸關係應維持現狀,共同的語言是不統、不獨、不戰。然而,台灣已是個主權獨立的國家,不管名字是中華民國或中華民國在台灣,總之,台灣是個主權獨立的國家,不容否認。至於「不武」與「不戰」,中國長期不放棄武力犯台,在此情形下,我們仍會受到責難,尤其在總統提出國、公營事業與駐外單位「正名」議題,卻仍得受到無情打壓,試問,在全世界都稱呼我們為台灣的總統、副總統之際,台灣卻無法稱自己為台灣,這是相當不公平、也是對不起台灣人民的事,何等荒謬。
第二個迷思則是:台灣是中國固有的領土。副總統表示,這是中國另一個欺騙世人的事實。她指出,聯合國2758號決議文決定,由中華人民共和國代表中國在聯合國,蔣介石集團非法竊據聯合國各種席次,悉數排除。該決議文只處理誰代表中國,並未處理誰代表台灣,更無在決議文中表明台灣是中國領土的一部份,幾十年來,大家都被此一虛假的主張所迷惑,而未深入瞭解,因此,副總統提出此一迷思,希望得到與會者的支持,讓聯合國重新檢視、檢討該決議文。
第三個迷思為:一個中國原則。副總統表示,台灣在「一個中國」如此鋪天蓋地的魔咒下翻身不得,上海公報中在台灣地位認定問題上,美國認為海峽兩岸人民都認為只有一個中國,而台灣是中國的一部份。但事實是,三十年後,依最新數據顯示,百分之五十七點二的人認為自己是台灣人,認為自己是中國人的有百分之八,百分之六十七點八的人認為美國必須檢討一中政策的對錯,百分之八十八點四的人則非常期待台美關係早日正常化。以此民意來看,三十年前的論調已經無效,「我們還要再奉守三十年嗎?」
最後,副總統以獅子與小貓來比喻中國與台灣以及和平的重要。副總統說,人類文明不應在叢林法則下進行弱肉強食,而應像動物園一樣各有規範與尊重、和平共處。如果世界因昧於現勢,而將小貓送到獅子口,結果可想而知,一定是血淋淋,而獅子也不過一瞬間飽餐一頓。我們應讓世界真得和平共處,學習動物園的規則,讓那些兇猛的獅虎關在柵欄中,不要侵犯他人,而讓可愛和平的小動物有更多的自由空間,讓小鳥可以飛翔,讓小貓與兔子可以和平相處,成為好朋友,讓我們不要再過叢林生活。而要真正的和平,須要新的思維與決心,我們更要看清楚什麼是和平的偽裝者,什麼是真正的和平締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