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新聞
93年11月18日
總統參加二○○四亞洲消防首長協會第二十三屆年會
陳總統水扁先生今天上午前往台北國際會議中心參加「二○○四亞洲消防首長協會第二十三屆年會」,總統致詞強調,我們無法百分之百防止天然災害的發生,但我們一定有辦法將民眾生命財產的損失減到最低。
總統致詞內容為:
亞洲消防首長協會第二十三屆年會今天在台灣隆重地舉行,本人謹代表中華民國政府及二千三百萬的人民,向各位遠道而來的「打火英雄」,以及各位國際友人,表示十二萬份的歡迎與最高的敬意。
我國有一句俗話:「四海之內皆兄弟」,而世界各國的消防救難單位更是情同手足,沒有任何國界之分。五年前台灣發生了百年以來規模最大的「九二一大地震」,消息傳出後,世界各國的救難隊在第一時間立刻出動前來支援,全力投入搜救的行列。之後台灣也積極籌建特種救助隊,並參加了包括薩爾瓦多和伊朗等國家大地震的救難工作,善盡台灣做為世界村一份子的責任與義務,也以具體的行動證明台灣已經從地震的傷痛中站起來了,同時向過去曾幫助過台灣的國家與團體,表示我們最誠摯的感念與謝忱。
隨著經濟的繁榮及生活條件的改善,都市的建築不斷高樓化、巨型化,一旦發生災害,搶救的工作格外困難。再加上近年來全球氣候變化異常,不論是太平洋沿岸所發生的颱風,或是大西洋岸的颶風,都帶來空前嚴重的災害與損失。而最近台灣及我們的鄰國日本,也不斷有間歇性的強震發生,使得救災、防災和減災等工作愈顯重要。
我們無法百分之百防止天然災害的發生,但我們一定有辦法將民眾生命財產的損失減到最低。災害防救事務的整備與演練,攸關人民的生存與安危,是任何一個國家最重要的施政工作。個人誠摯的希望亞洲各國能不分國家、種族及信仰,對災害防救的研究、技術和資源,能夠相互交流,彼此支援,讓各國人民都能擁有安全的生活環境,達到共享繁榮的境界。本人也要期勉台灣各界能有更多災害防救的投資與準備,並積極與各國交流經驗,全面強化災害防救的機制與能量,為提升全民安全而攜手努力。
同時,現代的災害事件,往往演變為區域性的危機,必須要讓國際社會瞭解到「防災無國界」及「區域整合」的重要性,重新對「安全」、「合作」及「整備」等三項概念有更深刻的省思。因此,本屆年會以「全球防災新面貌」作為主軸,格外具有深遠的意義。
亞洲各國不但地理位置鄰近,文化與生活背景類似,同時也面對相同的大自然威脅。近年來由於科技的發達,許多國家也紛紛對於自然災害的形成與預測,投入大量的研究。例如台灣有一個由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所支持的「追風計畫」,每當颱風可能侵襲台灣或鄰近地區時,一組科學團隊便搭乘飛機,對颱風各項的動態進行探測,並將觀測的數據傳送至全世界各氣象單位,進行即時的颱風分析與電腦模擬,以預測颱風可能的路徑與整體的結構,對防災預警發揮重要的功能,本人非常期待能有更多類似的國際合作研究計畫,透過各國的努力,積極建構一個更安全、更有保障的生活空間與環境。最後,本人要再次代表我國政府與人民敬祝今年的年會圓滿成功,各位來自海內外的朋友、貴賓和先進,平安幸福。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