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新聞
93年11月04日
蘇秘書長主持嚴前總統家淦先生紀念郵票發行記者會
總統府蘇秘書長貞昌今天主持嚴前總統家淦先生紀念郵票發行記者會,記者會中除由中華郵政公司總經理黃水成介紹紀念郵票的製作過程外,並邀請到中華經濟研究院董事長蕭萬長先生介紹嚴前總統的政績與行誼。
蘇秘書長表示,今年十一月七日是嚴前總統的百年冥誕,為了紀念嚴前總統對台灣經濟與外交的貢獻,總統府籌畫了多項紀念活動,發行紀念郵票是系列活動之一,這些活動均已陸續展開,歡迎大家在踴躍參與活動之時,一起來緬懷這位政壇先進。
中華郵政黃總經理表示,中華郵政曾在一九八三年嚴前總統逝世週年時發行過紀念郵票,此次適逢嚴前總統百年冥誕二度發行紀念郵票,郵票是國家的名片,也是歷史的縮影,可以流傳中外,作為歷史的見證。本次紀念郵票所採用的畫面是嚴前總統當年率團訪美時,於中華會館接受群眾歡呼、向大家揮手的情景,照片由家屬提供,經過精心繪製後,由中央印製廠製成精美印刷。
蕭董事長則表示,他半生服務於財經領域,所從事的多項工作均立基於嚴前總統當初擘建的基礎上。嚴前總統歷任福建省建設及財政廳長、台灣省長官公署交通處長,財政處長兼台灣銀行董事長、台灣省政府委員兼財政廳長、財政部長、臺灣省主席兼行政院經濟安定委員會主任委員、行政院政務委員兼任美援會主任委員、以及第四任副總統兼任行政院長,對台灣經濟發展、財政制度、幣制改革多有建樹,並在擔任副總統之後,出訪美國、泰國、日本、越南、中南美各國,並於一九七○年十月赴美國紐約參加聯合國成立二十五週年紀念大會,在大會上發表演說;在我國退出聯合國之後,仍在外交戰場四處奔波,不辭辛勞,奮戰不懈。其公務生涯逾半世紀,盡忠職守,尤其在財經領域,大力培植人才,奠定我國經濟發展的基礎,對國家的貢獻,令人感念景仰。
蕭董事長介紹嚴前總統行誼之全文如下:
嚴前總統家淦先生離開我們快十一年了,今年也正逢先生百歲誕辰紀念。萬長半生服務於財經領域,雖無緣親身受教於靜波先生,但從事的許多工作都是立基於先生當初擘建的基礎上,才得以進一步發展。深感先生對台灣財經工作之重要貢獻,實為引領開創臺灣經濟奇蹟的先驅。萬長今日深感榮幸,在此向各位介紹靜波先生一生行誼。
◎穩定戰時資金糧食
靜波先生是江蘇省吳縣人,出生於一九○五年十月二十三日,一九九三年十二月二十四日仙逝,享年八十九。先生天資聰穎,早年以優異成績畢業於上海聖約翰大學,在學期間對化學、數理造詣精深。畢業後進入公務部門服務,曾擔任京滬杭甫鐵路管理局處長。抗戰時,出任福建省建設及財政廳長。之後調重慶擔任戰時生產局採辦處長,負責盟國租借案,辦理重要物資購運及戰時生產工作。
先生在福建省府服務期間,兼任福建省政府田賦管理處長時,推行田賦改徵實物的徵收辦法,革除了自清朝以來的折現徵收田賦之積弊。這項辦法經報請中央核准後,推行於各省,穩定了戰時國庫收支資金的調度、軍糈民糧之供應。
◎草創台灣財政金融制度
抗戰勝利後,靜波先生隨何應欽上將至南京策劃戰後接收事宜,奉派來台協助接收事宜,任台灣省長官公署交通處長,再接任財政處長,並兼台灣銀行董事長,台灣省政府改制後,擔任省府委員兼財政廳長。
當時百廢待舉,有賴先生縝密擘劃,稍紓解財經窘況。特別是擔任財政廳長時,改革幣制,發行新台幣,使臺灣安然渡過通貨膨脹的危機。先生任內並整頓稅收,堅守財政收支平衡原則,轉虧為盈,解救了當時的財政頹勢。先生實為台灣省財政金融制度的草創者。
一九五○年三月出任財政部長時,廢除苛雜,實施稅捐統一稽徵條例。一九五三年起至六二年間,先生六次率團出席國際貨幣基金會暨國際復興開發銀行理事會年會,出訪友邦,推動國際金融合作。
一九五四年,靜波先生年任臺灣省主席,兼行政院經濟安定委員會主任委員,致力經濟建設,整頓財政稅收,穩定金融滙率,推行都市土地改革,貫徹耕者有其田政策,執行過程他分別輕重緩急,衡量政府的財力物力,腳踏實地做,成績斐然。
靜波先生生前有一個出名的綽號,叫做「嚴推事」,但他不是把事情推給人家,而是他「溫、良、恭、儉、讓」,謙和有禮,以柔克剛,凡事總是能退一步想,做事優柔卻不寡斷,不強著出頭,而能達成任務,圓滿成功,是幕後大功臣。
◎開創外貿新猷,穩定外匯準備
一九五七年,靜波先生擔任行政院政務委員,並兼任美援會主任委員,之後任財政部長、行政院院長。這段期間正值台灣工業發展的重要時期,先生對台灣經濟發展貢獻良多。
先生認為,臺灣經濟是屬海島型,資源有限,難以自給自足,只有加強對外貿易,來調節供需。一九五八年擔任財政部長時,對外貿政策作了大幅度的調整,其要點包括:(1)實施單一匯率。(2)調整新臺幣匯率,使接近市價。 (3)取消貿易商申請限額辦法,並簡化申請審核手續。這一系列外貿改革措施刺激了出口貿易的成長,促進了臺灣總體經濟的榮景。
先生努力增進工業發展,穩定了進口產品的價格;提高外貿行政效率,強化新臺幣在國際金融市場的信用度;提升外匯準備率,逐年增加到數千萬美元。今日我們擁有巨額的外匯存底,不能不歸功於先生及其財經團隊的高瞻遠矚,為我國的「臺灣經驗」奠下深厚的根基。
◎獎勵投資,影響深遠
一九五○、六○年代之交,正是我國力圖經濟發展起動時期,當時的經濟主要依賴美援,臺灣當時資本、技術與人才都不足,一九五○年代雖訂有《外國人投資條例》、《華僑投資條例》,但已不足以因應經濟發展之需。一九五八年,時任財政部長的靜波先生,推薦李國鼎先生擔任美援運用委員會祕書長。李先生乃建請靜波先生制定一綜合性法案《獎勵投資條例》,並於一九六○年九月公布施行。此一條例的實施,奠定了我國經濟發展的基礎,尤其《獎投條例》第二條,更規定:其他法律規定如更有利投資者,則仍適用其他法律之規定,使投資者可以享有最優惠的待遇。
◎確立出口導向,獨具慧眼
靜波先生被國際人士讚譽為臺灣經濟的「百科全書」,推崇先生為「平衡預算的能手」。臺灣光復後,有人主張開發中國家應努力發展重工業,如建大鋼廠、大汽車廠等等。對此,先生則持不同看法,他認為一九六○年代的臺灣總體經濟展望,必須發展以「出口導向」為主的輕工業。
一九六三年,先生出任行政院長,決定以減免租稅積極推動出口,簡化業者設廠與出口手續,並減輕出口的負擔。除全面改善投資環境外,並在一九六六年十二月於高雄成立「加工出口區」,後續增設高雄楠梓及台中潭子兩個加工區。三加工出口區總面積一百七十九公頃,到了一九八七年高峰,從業人員高達九萬零八百零七人,出口金額則高達七十九億美元,成效顯著。
先生在行政院長八年多任內,戮力推動經濟建設,臺灣的平均年經濟成長率為10%,工業產值平均每年成長17.7%,出口成長20%。「臺灣經濟奇蹟」自此聲名大噪;外國財經專家慕名來臺「取經」者,絡繹於途。
◎奔走外交,不辭辛勞
一九六六年先生被提名當選第四任副總統,仍兼任行政院長職務,這是他公務生涯另一高峰。隔年五月,他正式訪問美國,備受美國朝野及僑胞的禮遇與接待。其後他先後訪問泰國、日本、越南、中南美各國,並於一九七○年十月赴美國紐約參加聯合國成立二十五週年紀念大會,在大會上發表演說。我國退出聯合國之後,他仍在外交戰場四處奔波,不辭辛勞,奮戰不懈。
◎功成身退,典範永存
一九七二年二月,靜波先生連任中華民國第五任副總統,五月宣誓就職後,辭行政院長兼職,推薦蔣經國先生繼任行政院長。先生在副總統任內,迭膺重寄,勤勞國事,一九七五年四月,蔣中正總統病逝,依憲法條規定宣誓繼任總統。
第五任總統任期行將屆滿之際,薦舉蔣經國先生為第六任總統候選人。一九七八年五月,先生卸下總統職務後,仍本其無私無我、有為有守之風格,調和鼎鼐,謹守本分。
靜波先生公務生涯逾半世紀,盡忠職守,尤其在財經領域,大力培植人才,奠定我國經濟發展的基礎。先生的風範及事功,將載諸國史,而受其關愛眷顧的當代賢達與分享臺灣經濟奇蹟的國人,亦必於內心深處感懷德澤。
記錄嚴前總統生平事蹟的紀念影片「政治哲人、財經推手」,繼上週日於公視首播之後,廣獲好評,並於十一月二日上午九時於公共電視頻道重播,為增加大家對嚴前總統政績與行誼的了解,該紀錄影片將分別於十一月六日中午十二時三十分於公共電視台與十一月七日二十時三十分於DIMO TV再次播出。
此外,為紀念嚴前總統對台灣財經發展的重大貢獻及其謙沖人格與行誼,國史館將於十一月五日十四時起,於公務人力發展中心前瞻廳舉辦「嚴前總統家淦先生百年誕辰紀念座談會」,並於十一月七日嚴前總統百年冥誕當天於嚴前總統重慶南路故居舉辦追思紀念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