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新聞
91年10月25日
副總統參加南方學術論壇暨南方智庫成立大會
呂副總統秀蓮女士今天在高雄市期許「南方智庫」的成立,能因應時代潮流,為我國國家發展建構新價值。
副總統是上午在參加「南方學術論壇暨南方智庫成立大會」上作了以上表示;在大會上,她也應邀為智庫召集人及諮詢顧問頒發證書,並以高屏溪源頭活水澆在樟樹及台灣櫸幼苗上,象徵以本土清流來協助智庫成長茁壯。
副總統致詞表示,與會人員以愛心和知識,於今天正式成立「南方智庫」,此舉有如向台灣北方吹起號角,不僅要探討台灣南北均衡建設所需的權與錢外,也負有為台灣的未來爭取發言權、參與權及主導權的任務,她希望該智庫今後可以扮演台灣的良心,成為價值的建構者及台灣精神的新堡壘。
副總統也希望,南方智庫的成立的號角能儘快吹向北方,讓台北人放棄驕傲,一起共同攜手合作,以台灣心、台灣情,走台灣路。
副總統進一步表示,智庫除了要關心台灣南部的問題外,也要掌握時代潮流,從全球化角度來探討我國的經濟和文化發展問題,特別是當前我國發展面臨傳統包袱、全球化效應及中國大陸磁吸等嚴厲挑戰,因此研究方向不僅要立足台灣,更要放眼天下。
副總統指出,全球化的第一步固然是立足台灣,但應有與地球共生的主權觀,隨著地球人口的增加,聯合國千禧年的報告已顯示,地球上百分之五十的沼澤已消失、百分之八十的草原已荒漠化、農田及海洋生物也不斷減少,面對這些情況,她並再度呼籲與會人士及國人,一定要以「敬天、惜地、愛人」作為全球化的基本哲學思想。
副總統也以美國九一一恐怖攻擊事件及近日發生在印尼、菲律賓及莫斯科的恐怖活動為例表示,這些事件已讓人類瞭解,全球化不僅侷限於經貿而已,還應包括人文價值的普世化、幸福快樂的分享、以及生活作息的調適等,議題無限寬廣,她感慨地說,如果全球化所帶來的結果是族群間的仇恨和文化的衝突,無理由令人相信未來世界是幸福的。
隨後,副總統轉往高雄加工出口區管理處參加「全球運籌管理暨國際行銷研討會」,在全程聽取有關國際行銷、國際物流平台、海外工業區開發、運用境外航運中心創造附加價值等相關說明後,她除對加工區在周處長領導下及在業者們發揮「親自動手(Do it yourself)」精神所締造的良好績效,表達慰勉外,也表示,運籌管理涉及層面廣,包括設計、生產、行銷、封裝、收款等,只要國人能心留台灣、根留台灣及錢流台灣,我國要成為運籌中心的願景,一定可以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