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93年11月01日
副總統參加國防工業訓儲制度與國防產業發展利基研討會
  呂副總統秀蓮女士今天上午參加國防工業訓儲制度與國防產業發展利基研討會,除主持國防產業向前推進啟動儀式外,並參觀二○○四訓儲制度研發成果展,替參展廠商加油打氣。
  副總統表示,今天研討會的主題,是以「創新、研發、科技、國防」四大核心來探討如何軍民通用、共創未來?她指出,國防部從一九八○年就開始實施訓儲制度,累積的能量非常驚人,自一九九九年開始迄今,各單位訓儲的國防科技人才已高達一萬二千餘人,他們在不同的企業中從事國防相關研發工作,非常有成果。她呼籲「軍民共創未來、軍民科技通用,更重要的是軍民攜手連心」。
  副總統也指出,台灣已經是科技大國,我國在瑞士世界經濟論壇(WEF)的全球競爭力從二○○○年的第十名,全面躍升為今(二○○四)年第四名;我國的科技指標榮獲全球第三名。我國在國家發展方面,設定了九大國家型科技計畫、六大科技發展策略,其中的重點之一就是要強化國防科技體系、促進軍民通用科技發展,重點發展國防科技的關鍵技術。
  副總統也表示,即使我國是全世界重要的科技大國,但也面臨了全世界最大的軍事大國-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威脅。而中共對台的策略是「爭取談、準備打、不怕拖」,她認為,「爭取談是虛的,準備打才是實的」。
  副總統進一步表示,我國面臨重大的軍事威脅,以去年為例,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防預算,公開承認的就有二兆二千二百三十六億新台幣,而我國只有中共的九分之一而已。中共的國防投資在全世界僅次於美國與俄羅斯,是全世界最大的武器進口國家;中共目前編制了二十五萬八千餘人的快速作戰部隊;中共在海峽對岸部署的飛彈,從一九九五年的四十枚快速增長到目前六百一十枚以上,預估今後會繼續發展,當部署達八百枚飛彈後,就可以對台灣進行至少五波次,每次長達四小時的攻擊;在海軍方面,中共遠洋級驅逐艦今年四月已下水服役,今年開始並以每年二至三艘完成造艦的速度,預期在二○一○年時將會有二十四艘,可以垂直發射航空飛彈的驅逐艦,做為發展遠洋海軍的主力;而中共從蘇聯瓦解後,接收到非常多的現代化軍備,例如關鍵性武器,核子攻擊潛艦、核子動力導彈潛艦等。
  副總統進一步指出,中共一方面釋放「和平崛起」的煙幕,事實上是積極在做戰備的部署。現在是超限戰爭、不確定戰爭、科技戰爭的時代,中共的點穴戰、訊息戰值得我國加以重視。在訊息戰方面,中共目前研發了新型的遠洋電子偵查船,密集偵查印度洋、太平洋、特別是台海一帶的動靜;低軌偵查衛星電子目標自動識別的技術,利用衛星針對全球重要的區域目標做戰略的偵查,企圖建立全球化的電子目標數據庫;中共也不斷擴增基地,來偵控我國的衛星,目前並已發射兩枚衛星,繼續發展太空科技;中共的偵查船,近幾年來非常大膽地在日本海、台灣的東海岸公然展開各種偵測活動。很明顯地,中共準備在適當時機,在台海打一場訊息化的局部戰爭。
  副總統強調,今天的研討會與成果展不只是展示科技界對國防的參與,以及合作發展的利基,更應藉機深化、強化國人同胞的危機意識。她也強調,目前確實是大敵當前,但是我們要立於不敗之地,要展現我們的實力、決心,因為和平不是懦弱可以獲得,和平需要實力做為後盾,和平更需要全民團結在一起。最後,她期盼與會者,對國家的信念要比以前更加堅定,也希望與會者把專業所學投入在國防產業上,來捍衛國家的安全、維護社會的安寧、確保人民的安心。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