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新聞
93年10月30日
總統參加「希望 尊嚴 和諧 原住民傳統領域土地調查說明會」
陳總統水扁先生今天上午前往屏東參加「希望 尊嚴 和諧 原住民傳統領域土地調查說明會」,除肯定原住民族群對台灣這塊土地的貢獻外,並再度重申原住民族與政府間的新夥伴關係與未來願景。
總統首先以原住語向所有與會人士問候,隨後致詞,總統致詞內容為:
今天非常高興能夠到屏東參加「原住民族傳統領域土地調查說明會」,首先阿扁要感謝各位辛苦遠道參加這次活動,也要感謝參與這個調查計畫的每位工作伙伴們,因為有你們的熱心參與,我們才能在「原住民傳統領域土地調查」這個艱鉅但意義深遠的工作上,獲得豐碩的成果,對於各位辛勞的付出與貢獻,阿扁要在此代表政府與人民表達最誠摯的肯定與感謝之意。
還記得兩千年總統大選時,阿扁在蘭嶼和來自各部落的代表一起簽署「原住民族與台灣政府新的夥伴關係」文件,曾經承諾將積極催生新憲法中的原住民專章,而原住民族對傳統領域土地權、自然主權、及在地文化權的訴求,我們也要以誠心和誠信加以研議辦理。這幾年來,政府擬定了各項計畫、推動相關立法程序,就是要化信念為行動,落實原住民族與政府「準國與國」新夥伴關係的理念,如今,包括「恢復原住民族及部落傳統領域土地」等計畫已成為行政院的重大政策,而土地調查與部落地圖的繪製,更是我們邁向這個目標的具體作為。
「原住民傳統領域土地調查工作」歷經三年多的時間,由熟悉部落地理環境及族群社會的學者、地方民意代表、以及各部落代表共同參與討論,運用高科技地理資訊系統的疊圖技術(GIS),完成了全省各地、合計251個族群地圖的繪製,這項工程浩大且困難度高的計畫,可說是成果斐然,相當的不簡單。
原住民族在台灣紮根茁壯長達數千年之久,在這塊土地上累積了豐沛的部落傳統與歷史記憶,但是由於許多部落的文化傳承多為口述歷史,缺乏一套較有系統而完整的地理或歷史文獻,因此,「傳統領域土地調查工作」在許多人共同努力下,回溯並記錄了原住民族的傳統土地領域、生活習俗與經濟活動等傳統知識,讓原住民族有一部屬於自己的歷史地誌,也讓政府有一幅形塑原住民族發展的藍圖。
還要特別提到的是,這次「部落地圖」的繪製過程中,有來自各部落的原住民代表全程參與,象徵著政府返還原住民「自主、自決、自治」的理念中,原住民「自主」權的實踐。但是,一個階段性任務的達成,也賦予了我們新的責任與目標,未來我們還將積極實現原住民族的自然主權、土地權及自治權,以達成原住民族權利的完整性。阿扁認為,在這塊土地上的人民都是命脈相連的群體,我們唯有齊心走在共同鋪展出來的希望之道上,才能享有祥和、欣榮的未來,而維護基本人權、保障人民的尊嚴與權益,是台灣永續經營不可或缺的要件。「部落地圖」不但是一部珍貴的歷史文獻,更將是政府與原住民族共同推動「國中之國」入憲的互動基礎,我們希望能夠早日完成設立原住民自治區的理想,確實達成「多元文化、平等共榮」的願景。
最後,阿扁期盼各位原住民朋友繼續與政府密切合作,完成這項賦予原住民權利的歷史工程,也期望我們繼續努力,共同創造一個具有希望、尊嚴、和諧的未來。阿扁要告訴大家,在阿扁施政理念中一直堅持,多數有義務尊重少數,強勢有義務關懷弱勢,因此政府對原住民族的照顧責無旁貸;更何況原住民是台灣最早、也是最偉大的民族,台灣要站起來、走出去,就要原住民朋友先站起來、走出去,台灣要有尊嚴與希望,一定要原住民朋友先有尊嚴與希望,因此,台灣政府與原住民部落間的新夥伴關係、國中有國的關係,相當重要,所以我們要提高位階,在二○○八年的台灣新憲法中設立原住民專章,把台灣政府與原住民的新夥伴關係放在憲法專章中。阿扁最後要再度祝福大家身體健康,萬事如意!
上項活動,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主任委員陳建年及總統府副秘書長卓榮泰全程陪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