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新聞
93年10月22日
總統接見「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重要幹部
陳總統水扁先生今天下午接見「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重要幹部時強調,「全民健康保險」應該是一種保險,而不是取之不竭、用之不盡的社會福利,「健保續存」需要全民共同付出及參與討論,經由醫院、消費者、醫院協會多方集體協商,共同訂定出一套更完善合理的制度。
總統致詞內容為:
今天非常高興和大家在總統府見面,首先要特別藉這個機會,恭喜「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監事,在今年五月十六日順利完成改選,各位理監事上任後,對於醫療事務的發展都充滿了期許與新的計畫,相信在各位的熱心參與下,醫師公會絕對是前景可期。大家都知道,阿扁的許多家人都是醫生,對於醫師照護病患的辛勞與付出,個人相當清楚,在此,個人謹代表政府和全體國人同胞向所有醫界朋友們長期以來致力醫療奉獻、維護國人健康的辛苦與熱忱,表達由衷的敬意與嘉勉之意。
台灣就醫便利居全球之冠,深獲國人、以及國際間的好評,可說是「俗擱大碗」(台語)的全民醫療照護制度。還記得去年十月,國外的新聞媒體-美國廣播公司(ABC)就曾經針對台灣的全民健保,製作了「健保烏托邦」的專題報導,稱讚我國全民健保制度優良,讓台灣民眾都能夠以低廉的保費,得到完善的醫療照顧;還有,很多國際媒體公開肯定我國醫療體系效率及醫療服務品質。由此可見,台灣的健保經驗,已成為世界各國全民醫療保險計畫的重大參考,在照顧維護廣大民眾的醫療權益所作的努力,甚至達到許多先進國家都做不到的層次,這是世界各國有目共睹的台灣驕傲,也是我們應該要特別珍惜的地方。
不可否認的是,我國健保體系雖稱完善,但SARS風暴的確也凸顯了體系內所存在的問題,因此,後SARS時期的醫療體系重建,是政府相關部門當前的重點工作,也是阿扁請託醫界先進共同攜手努力的目標。我們期望以行政院「後SARS台灣重建計畫-公共衛生及醫療體系改造計畫」為基礎,來積極進行醫政管理與健保制度的改革,相關重要措施,包括「試辦家庭醫師制度」、「鼓勵醫院朝重症診療發展」、「建構分級醫療與醫院及診所雙向轉診合作之模式」等,都有利於建立有效的就醫分流制度,讓醫療院所各司其職,以提升對國人健康的照護品質。除了醫界的幫忙外,在國人就醫習慣的改變方面,當然需要由衛生署來積極推動衛生教育,提升國人對分級醫療的認同,並逐漸接受轉診制度,以減低醫療資源的浪費或不當運用。
「全民健康保險」應該是一種保險,而不是取之不竭、用之不盡的社會福利,現階段我國的健保制度的確面臨醫療資源有限、資源分配及有效運用的問題。阿扁認為,「健保續存」需要全民共同付出及參與討論,經由醫院、消費者、醫院協會多方集體協商,共同訂定出一套更完善合理的制度。未來,政府將會繼續以良性溝通、兼顧病患權益和各方互惠利益為討論基礎,研擬出一套具體而可行的操作模式,創造雙贏的局面。阿扁認為,不論是醫學中心、區域醫院、地區醫院,或者是各地診所,都是醫療網不可或缺的一環,而整合醫療資源、宣導民眾正確就醫習慣、及確保醫療體系永續經營,更是我們共有的責任。
在台灣,我們除了身分證之外,身邊最重要、最常攜帶在身的證件就是健保卡,健保卡長期以來是國人健康的保障,以及醫療普及率的指標,我們有別國稱羨的健保制度,是個難能可貴的成就。對全國醫療制度的發展與民眾健康,各位先進除了與全國醫師一同站在第一線守護,在深具專業性的醫療界,又兼具領導者角色,十分令人敬佩。對於執行技術層面的問題,阿扁將責成行政院及衛生署繼續檢討,不斷改進,也期待各位隨時惠賜高見,更希望能給予支持,讓我們的政策更周延,一同齊心為台灣構築一個綿密的醫療網路,共同創造國家整體醫療資源的最高效益。
阿扁真的非常關心及重視健保所衍生的問題,看到醫師朋友們走上街頭這是阿扁最感難過的事情,相信作為知識份子、作為專業醫生走向街頭,這是非常嚴重的事情,阿扁已責由行政院游院長、衛生署陳署長必須重視大家的聲音,不能閉門造車,要傾聽不同的聲音,特別是最基層的聲音。日前阿扁也利用健檢中午用餐時間,把握每一個時刻,聆聽各方面不同的意見與聲音,而中華經濟研究院陳添枝院長也在總統經濟顧問小組第二屆第二次會議中,特別就健保問題提出報告,希望針對各方面議題,包括健保本來是保險但也兼做社會福利,很多不應由保費負擔、不應由大家來分擔,過去把它混在一起的,都必須釐清,如此才能符合公平合理。阿扁非常重視基層及醫界的意見,我會請行政院衛生署將各方意見整合,希望明年能提出比較好且兼顧各方意見的新措施,這是阿扁的期待,也希望各位相信阿扁,絕對有決心做好這項改革。這項改革雖然不容易、也明知無法面面俱到和得到大家一致的肯定,但阿扁一定會盡最大的能力與誠意,來面對此一最嚴肅的健保問題。
「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吳南河等下午由衛生署副署長陳再晉陪同,前來總統府晉見總統。總統府副秘書長卓榮泰也在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