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新聞
93年10月19日
副總統晚上以視訊會議方式,向參加「公元兩千論壇」與會貴賓發表演說
呂副總統秀蓮女士今天晚上以視訊會議方式,向參加在捷克舉行的第八屆「公元兩千論壇」與會貴賓發表演說,強調「柔性國力」的重要性。
在這篇以「台灣公民社會的崛起」為主題的演說中,副總統指出,公民社會是遵循「柔性國力」模式,而台灣經驗是呈現柔性國力最佳例證。她表示,過去五十年來,台灣因公民社會的崛起,已創造三項奇蹟:經濟奇蹟、民主奇蹟及和平奇蹟。
副總統進一步闡述說,台灣的歷史與發展,可見證柔性國力的力量。柔性國力並不柔弱,它強韌而且兼有蛻變的能力。它比全世界的財富更加富裕,也比對準台灣的飛彈更具有力量,它的影響力比任何集權或軍事政權更久遠。
晚間在場聆聽副總統演講的「公元兩千論壇」與會人士包括捷克前總統哈維爾(Vaclav Havel)、主持人倫敦政經學院德賽教授(Lord Desai of St Clement Danes)、馬爾它前總統馬可(Guido de Marco)、總統府國策顧問暨前陸委會主委蔡英文等三十多人,約旦親王哈山(El Hassan bin Talal)也在約國透過視訊螢幕聽取副 總統演講內容。
副總統演講內容為:
很榮幸今天有機會在「論壇2000」對諸位發表演說。本人雖然渴望親自與會,但因台灣微妙的外交處境,很遺憾此一願望無法實現。
世界各地快速經歷全球化的洗禮。現在本人在世界的一角落,卻能透過視訊網絡和在世界另一端的各位交談,這就是資訊科技進步神速,縮短彼此距離的最佳寫照。
全球化呈現多元面貌,最基本的就是商品及貨物的流通。伴隨貨品流通,貨幣與資金也隨之全球化,接著產生了人口的全球化。國際旅遊已成為今天許多人的生活方式,異族通婚與異國婚姻也變得越來越普遍。近年來,人口的全球化也帶動理念與價值的全球化,更重要的是,我們也見證了民主價值與人權等世界觀的散佈。
另一方面,全球化也造成世界其它改變。世界改變的腳步加速,天然資源卻也加速消耗殆盡。此外,數位化的普及,使得全球「數位富國」(digital “have”)與「數位窮國」(digital “have-not”)差距拉大。因此,永續發展與消除數位落差問題已成為日益重要的課題。為追求科技進步,我們需要採取更人性化的方式;同時,當我們提及人性化時,也必需解決兩性平權的問題。長久以來,人類歷史皆由男性所主導(例如”his stories”),但歷史是所有人類的歷史。身為人類,除非我們將男性與女性的史蹟全部納入,否則人類的潛力即無法完全發揮。
在如此大環境下,公民社會在全球化所扮演的角色是什麼?本人想借國力模式來界定公民社會。
政治社會模式通常都由軍事力量來界定;市場模式則由損益及自我利益來界定;這是所謂「剛性國力」。
公民社會則是遵循「柔性國力」模式。何謂柔性國力?它包括下列因素:人權、民主、和平、愛心及科技,且彼此互為因果。
柔性國力的觀念和剛性國力呈強烈對比。剛性國力奠基於掠奪式實利主義及侵略式軍事主義;柔性國力運用慈悲及智慧打擊貪腐、貧窮及不公不義,具建設性又慈悲康慨。
台灣經驗是呈現柔性國力最佳例證。過去五十年來,台灣因公民社會的崛起,已創造三項奇蹟:經濟奇蹟、民主奇蹟及和平奇蹟。在經濟方面,過去五十年,台灣從貧窮以農業為主國家蛻變成高科技富有國家。最近,台灣更被世界經濟論壇評為全世界成長競爭力排名第四的國家,僅次於芬蘭、美國和瑞典。
在政治方面,西元二000年,經由民主公開的選舉,在無外國勢力干預,無任何衝突以及無任何槍聲之下,從執政五十年的國民黨手中將政權和平轉移到另一個政黨。從台灣早期的民主運動到海外爭取承認台灣主權所舉辦的活動,台灣海內外的公民社會已將台灣從威權體制蛻變成今天成熟的民主社會。我們並非靠流血衝突或經濟壓力,而是靠柔性國力,堅信人權及公義的信念。台灣的民主奇蹟並非依賴剛性國力,而是柔性國力的公民社會所造就。
在國際方面,台灣能與欺侮弱小的中國和平共處五十年,中國宣稱台灣是它「神聖不可分割之一部份」;在如此充滿壓迫及戰爭的黑暗背景下,台灣柔性國力所展現的力量,成相當強烈的對比,可謂太平洋地區真正的和平奇蹟。
台灣的歷史與發展,可見證柔性國力的力量。柔性國力並不柔弱,它強韌而且兼有蛻變的能力。它比全世界的財富更加富裕,也比對準台灣的飛彈更具有力量,它的影響力比任何集權或軍事政權更久遠。
公民社會在全球化世界的角色不外乎是宣揚柔性國力,為人權及民主奮鬥,為和平及愛努力,為科技進步做出貢獻而已。謝謝!
「公元兩千論壇」會議由捷克前總統哈維爾創立,國際知名人士如美國前第一夫人希拉蕊、投資專家索羅斯、達賴喇嘛、美國前國務卿歐布萊特、南韓前總理金大中等皆曾受邀與會。我國自一九九八年即受邀派員與會,李前總統、總統府資政彭明敏等也曾代表政府出席。
本屆「公元兩千論壇」會議於十月十七日至十九日在捷克首都布拉格舉行,會議主題為「縮短全球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