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93年10月16日
總統參加「在理想中幫助現實-國際合作之夜」
  陳總統水扁先生今天晚間參加由國合會和台灣智庫所主辦的「在理想中幫助現實-國際合作之夜」,除致詞外,並為即將遠赴十二個友邦從事志工服務的廿六位青年志工朋友授旗,期勉他們發揮「海洋國度、台灣之子」的精神,持續厚植台灣在國際社會中建設性的形象,讓整個世界因為台灣而更加美好。
  總統致詞內容為:
  今天阿扁很榮幸能夠參加由國合會和台灣智庫所主辦的「在理想中幫助現實-國際合作之夜」,謹代表中華民國政府與台灣人民歡迎各位貴賓的共襄盛舉。
  今天早上,主辨單位還舉辦「援外的世界潮流」研討會,這項主題,不但是本人與政府團隊執行外交政策的重要思維之一,也是台灣要站起來、走出去的珍貴資產。阿扁非常高興看到來自國內外的學者專家,共聚一堂,激發創見,為台灣未來要如何以本身的核心優勢與發展經驗來貢獻國際社會,共同凝具策略和共識。
  本人在不久之前在與聯合國記者協會的視訊對談,乃至於十月十日的國慶演說都針對台灣在國際社會的新角色提出前贍性的說明。多年來的外交實踐顯示,台灣對於國際參與、經貿援助、人道關懷等事務,從來沒有停止,更付出許多的心血。這些努力和成果,全世界都看得到,也理應得到肯定與支持,因為台灣人民堅信「我們只有一個地球村」的理念。
  今天,在世界的許多角落,來自台灣的農技團、醫療團和志工服務團持續默默的耕耘奉獻,為人類發展與進步的願景,創造無限可能的契機。本人在此願意宣示,即使許多國際組織受制於政治因素,無法讓台灣獲得一張國際普遍認可的身份證,但是台灣對國際社會的奉獻與付出,只會更多、更好、更久,絕不會因此而有所折損,因為我們深信,只要持續厚植台灣在國際社會中建設性的形象,總有一天,世界會因為台灣而更加美好。
  前幾天,「世界經濟論壇」(WEF)發布了最新的全球競爭力報告,台灣在接受評比的一O四個國家中,「成長競爭力」由去年的全球第五,再進步一名成為全球第四,同時連續三年繼續維持亞洲第一的地位。這樣的成果再一次證明,台灣的努力終於逐步開花結果。
  同樣的道理,台灣對於國際援助,絕不是施捨,也不是金錢外交,更不可能給予任何個人政治捐獻,而是抱持解決人類生存問題的正面意義和積極性。對台灣而言,國際援助不僅能幫助台灣與世界接軌、讓台灣對世界有正面貢獻,更能增進台灣的國際參與機會,使台灣人民得以善盡世界公民的責任,從而實踐積極的「世界公民權」。
  特別是台灣近年來致力推動的「數位科技外交」及「醫療援助」,就是希望善用台灣在科技和醫療上的實力,協助國際縮減數位落差、改善全球醫療環境,使台灣成為全球發展中一股正面且不容忽視的力量。
  而對台灣人民來說,參與國際援助工作更是一種自我理想的實踐與提升。阿扁在五次出訪行程中,看到來自台灣的技術團、醫療團外交替代役以及志工朋友們在嚴峻的環境裡與當地人民密切合作,奮力開創新局,都深受感動。這種樂於付出、不畏艱難、四海一家的態度,正是「海洋國度、台灣之子」的精神表現。阿扁深信,藉由推動國際援助,我們能培育出更宏觀、積極、富有同理心的世界公民,國民品質也能因此高度提升。
  最後,再一次恭喜本屆大會圓滿成功,讓我們一起再努力,建設一個更美麗的新世界。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