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總統水扁先生今天上午接見工商建研會代表致詞時強調,要達致正常化國家的目標,必須要推動「三大正常化」,即:「兩岸關係正常化」、「憲政體制正常化」、「兩院互動正常化」,而這「三大正常化」都同等重要。
總統致詞內容為:
今天非常高興能夠在總統府與各位見面,首先要向各位致上最高的敬意與感謝之意。
工商建研會從民國七十九年成立至今,已經是國內最重要的工商團體之一。光是從工商建研會的成員來看,不論是在事業類型上,涵蓋了我國的食、衣、住、行、育、樂及金融等各行各業;在規模上,也涵蓋我國許多主要的中大型企業;在社會經濟的影響力,可以說具有非常重要的指標性意義。
這幾年來,工商建研會除了在會務上不斷成長之外,也積極扮演了政府與企業間的重要橋樑,為政府政策提出許多積極的建言,可以說是政府「拼經濟」的重要伙伴。個人也要在此代表政府,對各位在過去這幾年來的積極建言表示感謝。
相信各位也都看到政府在過去這幾年來,對於改善投資環境、提升國家競爭力方面的努力。前一陣子,在瑞士國際管理學院發布的二00四年世界競爭力排名中,台灣在六十個主要經濟體當中,排名大幅進步了五名,名列第十二,而且被瑞士國際管理學院列為世界競爭力進步最多的十個國家之一;此外,我們在「經濟表現」、「政府效能」和「基礎建設」等各方面,也都比往年有顯著的進步。在經濟成長方面,依照主計處的預估,今年的經濟成長率大約在百分之五點四一左右;儘管最近的世界景氣出現許多不穩定的因素,成長也有趨緩的疑慮,但是,如果根據經濟部國際貿易局剛剛在八月九日所公布的今年七月份海關進出口貿易的資料來看,我國今年七月對外貿易總額仍達280.4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加29.3%,其中出口擴增26.1%,為146.6億美元,進口也大幅成長32.9%,為137.7億美元。因此,我們深信,只要大家繼續努力,一定可以持續一定程度經濟成長,甚至讓今年的經濟成長達到百分之六。
記得在選前,個人曾提出在未來幾年「三、四、五」的經濟戰略目標,所謂「三、四、五」就是在二○○六年台灣整體的研發經費能夠佔到GDP的百分之三,在明年二○○五年我們的失業率可以降到百分之四,同時在經濟成長率方面,我們在今年二○○四年可以達到百分之五。很清楚地,今天我們要達到百分之五以上的經濟成長率絕對沒有問題,而失業率今年上半年已先降到百分之四點五,希望下半年能繼續維持,使明年失業率百分之四目標也可以達成。至於整體的研發經費佔GDP的百分之三部分,我們也已列入科技政策白皮書,為了達到此一目標,我們科技發展的經費,新年度已經編列,而且即將送到立法院審議,研發經費一共成長了百分之十五,目的就是希望二○○六年能達GDP的百分之三,所以這部分我們也正在努力,絕對不會跳票。
當然經濟的穩定成長也有賴國內政治與兩岸關係的穩定。面對當前國際與兩岸情勢的變化,阿扁曾一再地強調,當前的施政主軸在於「團結台灣、穩定兩岸、安定社會和繁榮經濟」,而內部的團結更是重要的關鍵。選舉結果出爐迄今,已經將近五個月,相關的選舉爭議也已在司法審理中;儘管年底的立委選舉將至,但是,台灣的社會仍然應該盡快遠離激情,全力追求台灣內部的團結一致;只有這樣,才能讓社會安定,經濟持續發展;也只有這樣,才能團結一致對外,特別在兩岸關係上能夠尋求開展。
最近大家也非常關切個人的一些談話,我要告訴大家,我們是為了整個國家的長治久安、為了典章制度,絕對不會針對個人,這一點還請大家能夠了解。因為個人一直認為,我們的國家並不是那麼樣地正常、那麼樣地完整,所以要達致正常化國家的目標,個人認為必須要推動三大正常化,這也是個人過去一再揭櫫與大家互相勉勵的地方,所謂三大正常化的目標,第一就是「兩岸關係正常化」、第二就是「憲政體制正常化」、第三就是「兩院互動正常化」,這三大正常化都同等重要。
「兩岸關係正常化」我們正在積極努力,我們即將要推動的是兩岸和平發展委員會,我們也希望能夠擬定兩岸和平發展綱領,讓兩岸關係的正常化能夠早日達成。
當然「憲政體制正常化」大家也都了解,個人曾經說過,我希望在未來的四年之內,能夠為大家留下一部「合身、合用、合時」的台灣新憲法,但是由於我們內部有些地方還不夠成熟,還沒有形成絕對的多數,所以像包括國家主權、領土或者統獨議題,個人建議在整個憲政改造的過程中不要將其納入,我們希望能形成絕對多數的共識,希望這部憲法能夠早日催生。而個人之所以把時間點定在二○○八年,就是因為個人的任期只到二○○八年五月十九日為止,所以我們沒有任何一人、一己或者一黨之私這樣的考量,不管憲法未來怎麼樣的走向,要改為內閣制也好,或者要恢復閣揆的同意權行使,個人都沒有任何的成見或偏見,只要有多數的共識,沒有什麼不可以的,最主要是我們不希望整個國家再繼續內耗或者癱瘓下去。
另外,我們也了解到除了「憲政體制正常化」之外,「兩院互動正常化」也非常重要,所謂兩院是指行政院及立法院。我們推動政府改造工程已經超過兩年,我們都了解企業在實施組織精簡或者併購等等,目的都在提高企業經營的競爭力。同樣地,台灣國家競爭力的提昇,除了兩岸關係正常化、以及憲政體制正常化也是非常重要的關鍵之外,兩院互動的正常化也是同等重要。所以政府組織的再造,是我們過去依照經發會所達致的共識結論而正在努力的,把36個部會有效精簡為22個部會,也就是精簡為13個部、4個委員會再加上5個獨立機構,這是未來要努力的重大方向,而「行政院組織法」的修訂,也有賴未來新的國會誕生後能夠全力來推動。
除了政府組織再造之外,有關國會的改革,大家也都非常關切,這也是為什麼我們提出國會的改革至少有四大面向都必須要兼顧,絕對缺一不可。那就是包括「立委席次減半」、「單一選區兩票制」、「廢除國民大會」、「公投入憲」等四大議題,其中任何一項沒完成,國會的改革就不算真正的成功。我們認為「立委席次減半」是大家在二○○一年立委選舉前各黨各派所同意的,所以這是大家的共識,而且在今年三二○大選之前,大家在朝野協商裏也都同意在案,因為有了共識,而且又得到百分之七十、甚至百分之八十民意的高度支持,我們認為「立委席次減半」不應再拖下去。但是國會的改造,光是「立委席次減半」還是不夠的,如果沒辦法變成「單一選區」,那麼那些走偏鋒的問政仍會層出不窮,這部分絕不是理性問政的常態,所以要能夠引導國會議員有效地問政,來做有效的監督與制衡,我們認為「單一選區兩票制」絕對是非常重要且應兼籌並顧的地方。既然我們講到國會的改造,還要討論有無必要留下國民大會,我們認為任務型的國民大會代表實在沒有必要存在,否則光是一個憲法修正案,立法院四分之三通過是沒有用的,最後還是要選出三百位任務型國民大會代表來複決同意,那與其選出三百位國民大會代表,為何不由人民直接來行使公民投票的複決同意。我們認為這部分也是應該要加以面對的,留下任務型國民大會代表絕對不是很經濟的事,也會影響到整個國家的競爭力。同時,也因為要「廢除國民大會」,那所留下的憲法複決同意權應該交給誰?當然是要交給人民。而人民要透過何種方式來行使同意權?當然就是透過公投。因為要因應「廢除國民大會」的擬議,所以要讓「公投入憲」取得一個法源依據,然後再落實於公投法,我們認為這點也是同等重要。
我們也了解到兩院的互動,光是國會的改造、政府的再造還是不夠的,國會的議長是一個靈魂,這也是為什麼個人認為國會的議長要超然、獨立,而且要保持他應有的議事中立,如果他兼有黨職,難免把政黨的利益放在國家與全民利益的最前面或者最優先,這絕不是我們所願意看到的,而國會議長的中立,這在過去朝野政黨都有非常好的共識,也全力在推動當中,所以不是針對哪一個個人,而是為了整個制度是不是應該要這樣做。
我們也了解到,像工商建研會在整個組織運作的過程中,如果淪為某一政黨的所謂外圍組織,其實也是對整個工商建研會未來會務的推展也一定會有很大的影響。如果為了整個會務的蓬勃發展,個人建議應該要超越黨派,這樣才能愈做愈大。
各位都是台灣各行各業的佼佼者與領導著,也是政府和企業最佳的橋樑。個人期盼各位都能繼續為政府提供建言,和政府及全民一起攜手,大家一起繼續「拼經濟、大改革」,為台灣未來的國際化與全球化,奠定更堅實的基礎。再次歡迎大家,感謝各位,謝謝!
針對工商建研會成員提問有關兩岸三通議題,總統並說明如下:
如今三通已通了二個半,只剩半個還沒有通而已,有關直航的問題,其實在海運上也並不是有大礙,事實上是在空運方面,不管是航空貨運或是乘客,我們是希望有那麼一天可以來達成,能夠更加的方便,既然涉及到直航、通關,很多的事情涉及到整個國家主權或者公權力的行使,這一部分如果沒有坐下來,是不可能通的。但是我們也發現了過去他們要三通、要直航,我們各退一步,不要講「國際航線」也不要講「國內航線」,這個就是「兩岸航線」。但是很清楚的,現在我們又看到他們又保守了、又退縮了,他們堅持要在「國內航線」的大前提之下,來進行有關三通或者直航的談判,如果是這樣的話,又走回頭路,是不是我們所願意看到的?今天如果要我們接受這樣的兩岸三通、兩岸的直航,是一個國內的航線,不要說阿扁沒辦法接受,很多的國人同胞也是沒辦法接受,那有沒有這個必要?如果說用非常中性的用語,不是「國內航線」,當然也不是「國際航線」,而是「兩岸航線」,這樣的共識,大家有這樣的一個基礎,那很多的事情絕對是可以迎刃而解。但是我最近發現,他們又回到非常保守、非常僵化、非常意識型態的所謂「國內航線」。這是非常大的一個障礙,如何來排除?還請大家如果對這個問題有興趣、跟對岸有關係,也應該對他們做一些建言。
工商建研會代表一行,上午由理事長郭台強領銜,前來總統府晉見總統,總統府副秘書長卓榮泰也在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