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93年08月15日
副總統出席「第二屆民主太平洋大會」閉幕典禮
  歷經三天會期,「第二屆民主太平洋大會」今天下午五時,在台北圓山飯店順利圓滿閉幕。呂副總統秀蓮女士並在閉幕典禮中致詞,向外界說明此次大會的成果。
  第二屆民主太平洋大會先後舉行一天的專題研討會、兩天的大會,就民主、安全、海洋、產業經濟、科技等五大主題,進行研討。主題研討會共達成十二項結論,大會並通過「太平洋宣言」,明訂明年八月十四日正式成立民主太平洋聯盟。

  專題研討會結論及「太平洋宣言」內容分別為:
專題研討會結論部分:
一、提倡包括傳染病、偷渡、海上通訊安全等議題在內之綜合安全概念。
二、實現以和平方式解決任何政治爭端。
三、推動所有對話與協商應植基於對等之概念。
四、推動軍事信心建立機制。
五、設立分享民主經驗與民主選舉之平台。
六、設立人權觀察網絡。
七、推動有關科技發展資訊與經驗之分享。
八、制訂有關特定貿易及產業議題之協定。
九、推動簽署自由貿易協定。
十、合作處理全球暖化問題。
十一、共同合作以更有效使用海洋資源。
十二、推動有關海洋資訊之有效分享。

太平洋宣言部分:
  鑒於太平洋為全球第一大海洋及藍色交通動脈,海洋資源豐富,而環太平洋區域國家林立,人口眾多,政經實力雄厚,民主及科技先進,對於人類文明的未來發展舉足輕重。
  復鑑於過去太平洋曾多次淪為海上戰場,生命及財產損失慘重,海域生態迭遭破壞,而當今西太平洋區域的人類安全又面臨重大挑戰。
  我等參加2003、2004「民主太平洋大會」之各國代表,咸認連結本區域民主國家,秉持愛與和平,運用新高科技發揚海洋文化,建構互助合作機制,乃能彌平強弱與貧富差距,避免戰亂及掠奪,確保太平洋之安祥與永續發展。特此宣布:
  我等訂於公元2005年8月14日第二次世界大戰終戰六十週年,在台灣台北正式成立「民主太平洋聯盟」,邀請東、西、南太平洋各區域民主國家之政治、學術與產業界及民間組織領袖,共同推動環太平洋地區之民主、和平與繁榮,開啟太平洋世紀的新紀元。
為達此目的,民主太平洋大會即日起成立國際籌備處,下設:
一、區域委員會
二、章程委員會
三、研究發展委員會
四、財務委員會
五、國際宣傳委員會
  我等深信,「民主太平洋聯盟」的成立,將使陸地與海洋擁抱,人文與科技對話,為南、北半球與東西太平洋提供一個互助合作的寬闊平台。
  21世紀是太平洋世紀,21世紀的太平洋是充滿民主、和平與繁榮的柔性海洋,而「民主太平洋聯盟」便是催生此「藍色文明」的新推手,且讓我們攜手共創一個柔美永續的「海洋新境地」。

  呂副總統秀蓮女士並在閉幕典禮時,就三天會期所達致成果、未來即將成立之「民主太平洋聯盟」籌備工作與架構等議題發表結語。
  副總統表示,經過三天的會議,仍有那麼多與會人士堅持到最後,證明這次是一次成功的會議。這次會議共有二十八國、一百一十六位代表就現在及未來太平洋發展願景深入討論。她希望大家能把令大家感到驕傲、象徵民主太平洋的徽章帶回去,共同推動民主太平洋理念。她強調三天的會議是海洋與陸地的交會、東西太平洋的交會、南北半球的交會、更是人文與科技的交會。
  副總統也期許明年八月十四日順利成立民主太平聯盟,明年是二次大戰終戰六十週年,也是聯合國成立六十週年,因此,民主太平洋聯盟的成立,具有特殊的意義。她說,民主太平洋聯盟會員應具備三項條件:一、必須是位居環太平洋區域的國家;二、國家領導人須由人民選舉產生;三、完全認同民主太平洋聯盟宗旨,即追求民主、和平與繁榮。她表示,雖然民主太平洋聯盟由國家會員體組成,但它的屬性是非政府組織,而每個國家會員體有五位代表,可由政治、經濟、學術、民間重要領袖參與產生。每一會員體首席代表參與成立理事會,每一會員體依地理區域選擇參加東、西、南太平洋區域分會,每一區域分會選出正副負責人,形成常務理事會。每一會員體首席代表則組成常務理事會,從中選出民主太平洋聯盟會長。三個區域的負責人則擔任常務副會長,協助會長推動會務,相信此一安排合乎區域平衡與民主原則。
  副總統也表示,除了會員體成員外,也歡迎認同民主太平洋聯盟理念的學者專家,依個人專長參與國際發展部,國際發展部至少由六個委員會組成,包括:政治法律委員會、人文社會委員會、和平安全委員會、海洋發展委員會、產業發展委員會、科技發展委員會。她並感謝大會決議授權,讓她可從與會代表中分別選出東太平洋五位、西太平洋五位、南太平洋三位,共十三位籌備委員協助籌備工作。她也非常希望與會代表們能表達意願參與籌備及協助會務推動。
  為確立明年此時能圓滿成立民主太平洋聯盟,副總統希望今年年底前能有更多國家認同民主太平洋理念,共同推動。而她將在一個月內完成國際籌備處的規劃以及籌備委員的挑選,希望在年底前有更多會員加入,尤其是有關財務委員會更需要更多人的參與。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