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新聞
93年07月30日
總統出席「文化建設委員會九十三年度第一次大委員會議」
陳總統水扁先生今天蒞臨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第一百五十一次大委員會,除聽取華山創意文化園區的規劃簡報外,並致詞。
總統致詞內容為:
今天很高興來到華山創意文化園區,參加五二○內閣改組後文建會第一次大委員會的會議。相信這也是中華民國有史以來第一位來到文建會大委員會致意的現任總統。大選前我曾經提出要以文化部作為首席部的構想,阿扁今天來到這裡,就是兌現這個承諾的第一步。
文建會的委員會成員是由各相關部會的首長所組成,不但是行政院文化幕僚群的溝通平台,也可以說是我們的「人文小內閣」。不久前立法院剛通過中央政府機關組織基準法,所以新的行政院組織法草案,以及包括文化部在內的各部會組織條例,也都將在預定期限內完成。未來,一個可能包括文化、體育、觀光事務在內的「新文化部」即將產生。然而,我們還是要強調,文化藝術領域絕不是文化部一個部會所能獨占,事實上每個部會都有文化業務,例如:公共藝術、環境設計和文化產業等等。我們要成為一個文化文明國家,每個行政部門就都得把文化事務內化為行政業務的一部分。
我們對文化藝術發展的重視,可以從新政府「挑戰二00八:國家發展重點計畫」和「新十大建設計畫」中看出來,例如文化創意產業發展計畫、新故鄉社區營造計畫、流行音樂文化中心、北中南歌劇院、美術館和藝文中心的籌建,此外還有歷史風貌重建和台灣博覽會等計畫。我們今天開會的所在地-華山創意文化園區,就是文化創意產業發展計畫的一項旗艦工程。這些政策的提出,顯示了行政院團隊對於國際新興產業發展趨勢的充分掌握,以及對國家發展計畫的前瞻性規劃能力。
今天的台灣正面臨高度工業化之後的新局面,原來的生產型態已逐漸失去優勢,台灣有必要跨出過去的極限,邁向未來的「新經濟」時代,而文化創意產業更是能適應這種「後工業」時期的高附加價值產業類型,也是新世代年輕人偏好的職業選擇,不僅可以解決未來的就業問題,更是決定台灣經濟結構轉型能否成功非常關鍵的所在。
未來,政府已經有整合性的發展計畫和系列措施,準備開發公民營資源,促進策略產業項目的發展,換言之,我們不僅要用科技,也要用文化、創意來拼經濟。在新一輪的國家發展策略中,文建會將改造「華山創意文化園區」做為國內文化創意產業的「新科學園區」,採取新舊建築共構方式,規劃一個複合式的文化設施群,這個號稱「新台灣藝文之星」的計畫,將能從全方位來提升國內媒體產業、設計產業與藝術產業等三大範疇的產製能力,同時建構出一個最多元化的文化創意交流空間,未來也會是文化藝術、媒體、體育和觀光旅遊相關行政部門和法人機構所在地,成為台灣當代藝術文化活力景觀的新地標。希望行政院相關部會能整合不同計畫的經費預算資源,儘快完成這項新台灣文化工程。
除此之外,我也非常高興看到文建會致力於「新台灣知識運動」的推廣,著手進行「台灣大百科」的編纂工作,這不僅是台灣知識研究的總體呈現,也是深耕台灣歷史文化的教育基礎工程,相信這部台灣文化智庫將可以讓我們的下一代充分掌握台灣的知識,清楚描繪出台灣圖像。
台灣不僅是以「人權立國」,更要以「文化立國」。就像民主政治發展充分保障每一位國民的「政治公民權」,經濟發展和社會安全網也實現了「經濟與社會公民權」。未來文建會要致力於「文化公民權」的伸張,建立「公民社會」和「公民國家」的基礎,這也是台灣下一波民主政治發展的目標。因為文化和審美活動是成熟社會中每一個公民應當擁有的基本資質和能力。政府應該保障公民對各種文化資源的享用權利,而每一位公民也都有參與和支持各種文化藝術活動和保存維護文化資源資產的責任和義務。
今天會議的召開,象徵整個國家在文化創意產業推動的組織機制已全部到位,全盤啟動,期待我們能夠全速向前衝刺,讓台灣這個年輕的國家成為一個令全民引以為榮、為傲的「文化與審美共同體」。
最後,祝今天會議順利圓滿成功,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