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新聞
93年07月05日
總統參加中央研究院第二十六次院士會議開幕致詞
陳總統水扁先生今天上午參加中央研究院第二十六次院士會議開幕儀式,並應邀致詞。總統致詞時特別期許中央研究院以其既有的優勢與資源,加強與國內大學的合作,共同致力於台灣整體研究水準的提昇與教育環境的改善。
總統致詞內容為:
中央研究院第二十六次院士會議從今天起一連四天在南港舉行,一百六十多位海內外院士齊聚一堂,為提昇我國的學術、教育水準貢獻心力。阿扁非常高興能夠應邀參加這場學術界盛事,也要藉此機會,代表政府對各位院士的貢獻與熱忱表示由衷的敬意與感謝之意。
中央研究院從民國十七年在南京創立,到現在已經有七十六年的歷史,從民國四十三年在南港現址復院,也剛好滿五十年。在一代又一代的學者辛勤耕耘下,為我國的學術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也讓南港這個原本較為偏僻的地方,變成國內的學術中心和研究殿堂,同時在國際學術界享有極大的聲名,這也是值得我們驕傲的成就。
在中央研究院逐漸轉型為現代化、國際性學術機構的過程當中,全體同仁固然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各位院士的參與、協助也居功厥偉。而在李院長的卓越領導之下,中央研究院在過去十年的發展更是突飛猛進,讓人印象深刻。為了配合中央研究院的學術發展藍圖,政府在過去的幾年之內除了在經費上全力給予支持,在人事制度和組織架構的調整上,也都盡力加以協助,希望中研院除了能享有國家學術機構的資源保障外,也能夠像國外第一流的研究中心一樣,在徵聘人才和規劃學術研究方向上保有更大的彈性。
阿扁瞭解在過去兩年內,中研院在組織架構上作了相當程度的調整。經過這些調整,中研院不僅在學術、在基礎學科的建構上更趨完整,同時能夠集中資源、人力,針對一些具有國際競爭優勢,又能對國內的環境、科技需求作出實際貢獻的重大課題,進行跨學科的研究。「基因體研究中心」、「環境變遷研究中心」、「生物多樣性中心」的成立就是很好的例子。在這幾個中心成立之後,在未來幾年內,國內的疾病治療、生技產業也都會有進一步的發展。我們對台灣的氣候變遷、環境污染、生態保育、生物資源的保育與重建等攸關重大的切身課題,也一定會有更深入的了解和完善的對策。我相信經由這些組織架構的重新調整,中央研究院在基礎研究和應用科技上都將繼續在國內和國際的學術界扮演重要的角色。
我們除了對中央研究院長期以來在學術上所獲致的成就感到欣慰之外,也特別希望研究院能以其既有的優勢與資源,加強與國內大學的合作,共同致力於台灣整體研究水準的提昇與教育環境的改善。
在中央研究院過去幾十年的發展過程中,海內外院士無論是在研究領域的規劃、開拓,學術團隊的組織、領導,或是與國際學術界的合作、競爭等各方面,都扮演了關鍵性的角色。阿扁誠懇地希望各位院士仍然能夠像過去一樣,繼續給我們支持鼓勵,讓我們一起為中華民國的學術、文化勾勒出美麗的願景。最後,敬祝中研院第二十六次的院士會議圓滿順利成功,也要祝福各位健康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