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93年05月29日
總統參加行政院新閣座談會
  陳總統水扁先生今天上午前往宜蘭參加行政院新閣座談會並於會中致詞。
  總統致詞內容為:
  這個禮拜三,行政院舉行了內閣改組後第一次的院會,下個禮拜二,游院長將率領全體閣員到立法院報告並備詢,整個行政團隊就像上緊發條的時鐘,將照著既定的規劃與時程大步向前,為開創執政的另一高峰而奮進。
  選舉期間,阿扁曾表示:「阿扁過關,游內閣就過關。」,因為這不僅是阿扁的選舉,也是對游內閣非常重要的信任投票,二年多來,游院長盡心盡力協助阿扁處理國政,帶領全體閣員全力「拼經濟、大改革」,在極端惡劣的環境下,依然交出亮麗的成績單。回想游內閣成立之初,國際景氣幾乎降至谷底,國會中朝野政黨的惡鬥愈演愈烈,再加上SARS疫情的衝擊,內閣的施政可以說是舉步維艱。但在游院長的領導下,不論是經濟成長,或國家整體競爭力的提升,都有顯著的進步。忍辱負重之下,施政的績效漸入佳境,但背後的艱辛與甘苦,如果不是身在其位,是很難體會得到。阿扁今天要藉這個機會向游院長表達最誠摯的感謝與敬意,並期勉所有新內閣的成員,要在現有的基礎上,繼續努力,再創佳績。
  阿扁常用「執政團隊」來稱呼各部會的同仁,因為政府是一體的,每一個人都是團隊的一份子,都是不可缺少的鏍絲釘,大家榮辱與共。行政院之下分設各部會,是為了要專業分工、權責清楚。但絕對不能各自為政,左手不知道右手在做些什麼。隨著知識與科技的發達和進步,政府的分工是愈來愈細緻,但身為部會首長卻必須要超越本位的思考,而有綜觀全局的視野。
  過去的四年,阿扁對每一項政務的推動,都是以國家領導人的身分與角度來思考,從「整合」而非「分工」、從「全體」而非「個別」的觀點來看問題、分析、解決問題。因此,阿扁對整個國家發展所建構的圖像,或許與各位首長不一定百分之百一樣,阿扁願意把四年來所得到的心得與各位分享,大家共同交換意見,相互切磋成長。
  阿扁認為每一位部會首長,除了本身的業務外,必須時刻把「兩岸關係」、「WTO的規範」、「拼經濟」,以及「海洋國家」這四件事放在心上,因為這四件事不但是我們國家現階段所面臨最嚴厲的挑戰,也是台灣永續發展的根基所在。
  「兩岸關係」絕對不只是「陸委會」的責任,而是整個政府的責任。在中國大陸,不但國務院設有「台灣事務辦公室」,各省市也都有所謂的「台辦」,因為他們把對台工作當成重大政務來看待。隨著兩岸往來與交流的頻繁,「兩岸關係」已從早期純政治性的議題,衍生成全面性的挑戰。不論是疫病的管制、犯罪的打擊、台商子女受教的權益、老兵返鄉安養,以及大陸新娘的入籍與就業等,幾乎與我們生活的每一個層面都有關。因此,每一個部會,甚至是各級地方政府,都應該針對兩岸所產生的新議題,定期進行檢討,使兩岸事務有系統的納入各自的業務範圍,建立起穩定且制度化基礎,我們也知道過去很多地方政府也有類似的兩岸小組,但形同虛設功能不彰,這是我們必須要記取經驗和教訓的地方。
  經過十二年的奮鬥,台灣終於在前年的一月一日成為WTO第一四四個會員國。隨著冷戰的結束和市場經濟在全世界的擴張,WTO的重要性已超越了聯合國,如果台灣能善用WTO所提供的機會與舞台,以平等的地位參與國際事務,對整體國家的發展具有重大的戰略意義。
  WTO同時也是一個還在成長的組織,由最早的商品貿易,不斷延伸到服務業、智慧財產權及政府採購等不同的領域,未來更可能將環保標準、勞動條件,甚至電子商務等納入協議的範圍,影響十分深遠。  WTO提供台灣與世界接軌的橋樑,而這座橋樑是雙向通行的。WTO要求開放國內市場,但也為我們開啟了國際市場的大門;WTO明確界定了我們的權利與義務,但也提供了參與制訂國際貿易規則的機會。台灣既然已經成為世界地球村的一員,我們有責任要忠實的履行國際的條約,但更應該化被動為主動,積極為台灣的經貿發展爭取更有利的條件,開拓更寬廣空間。
  總統大選時,阿扁曾提出:「四年拼改革、八年顧幸福」。這兩句口號明白點出了「拼經濟」的真諦。「拼經濟」不在於財富的累積,而在於生活品質的改善,必須兼顧物質與人文內涵的提升,並要為社會整體的繁榮創造公平的機會。「拼經濟」不能讓窮爸爸與富爸爸之間的差距愈拉愈大,同時也要為「小如」和「阿宏」這些弱勢的孩子們,提供成長與發展的保障。
  「富裕中的貧窮」是我們必須嚴肅面對的課題,其中牽涉:城鄉發展失衡、人口結構老化、少數族群社經條件不平等、乃至於傳統家庭價值式微等複雜的因素,絕對不是只靠一兩個部會,甚至光靠政府的力量就能完全解決。阿扁相信我們擁有足夠的資源,提供每一位國民適當的發展條件,讓我們發揮集體的力量,在追求經濟繁榮的過程中,也積極實現我們對社會公義的堅持與信仰。
  台灣做為一個海洋國家不但是客觀事實,更應該成為每一位國民自我的認知。台灣四面環海,但海洋絕不是足跡的終點,也不是限制我們的界線,海洋是視野無限的延伸,以及迎向未來希望的憑藉。十七世紀當台灣首次納入世界體系時,是以東亞貿易的轉運站出現在國際的舞台,但隨之而來卻是數百年的鎖國。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更經歷長達半個世紀的海禁,完全隔絕了台灣人民與海洋的聯繫,台灣不但成為國際政治的孤兒,更淪為海洋世界的孤島。
  台灣位於東亞航運的中樞地位,地理位置優越,我們必須自我定位為亞太的中心,而不是中國的邊陲。台灣要永續發展就必須面向海洋,以世界為舞台。我們必須有系統對台灣四周的海洋生態與海洋資源進行調查和研究、全面提升國民的外語能力、積極鼓勵青年朋友出國旅行,或投入海外服務的工作,強化出入境管制的能量,並對外籍人士長期居留與工作,提供更多元化與國際化生活環境,積極找回台灣做為一個海洋國家應有的個性與視野。
  過去的四年,由於國會朝小野大,使各項政務的推動受到嚴重的阻礙,但阿扁相信隨著年底立法委員的改選,我們必能贏得立法院的主導權。這將是台灣政治發展史上,第一次在完全民主的條件下,由同一政黨或政黨聯盟,同時掌握行政和立法兩院。但愈多的權力意味著更大的責任與自我節制。未來不論是政策的形成、法案的草擬、議案的審查,以及法律的通過,每一個環節與步驟,都必須經得起民意的考驗,以及民眾最高道德標準的檢驗。台灣民主政治的進程,在短短的二、三十年之間,必須走完先進民主國家數百年才完成的歷程,任務之艱鉅與壓力的沈重,完全無法相提並論。但是既然接受了全民的付託,承擔起執政的重責大任,就不只要為我們這一代人的幸福打拼,更要為後代子孫建立長治久安的典章制度。
  這次五二0阿扁的就職演說特別以「為永續台灣奠基」為題,就是用永續發展的概念為主軸,將民主發展的進程、族群與社會的團結和諧、憲政改造與國家競爭力的提升,以及建立兩岸和平穩定架構等重要的議題,做了完整的敘述並定調,希望為台灣的永續經營,建構一個公平正義、穩定和平及自由開放的基礎。阿扁希望各位部會首長仔細閱讀這份演講稿,深刻體會阿扁想要傳達的訊息與用心,並轉化成各部會施政的主軸與重點。
  阿扁今天應邀來參加新閣座談會,看到各位首長不論是留任或新任,個個蓄勢待發,對未來充滿了企圖心與使命感。經過四年的洗禮與焠煉,整個執政團隊是更加的沈穩與幹練,今後不論是新政策的推動,或是與立法院的互動,阿扁希望大家能以「積極創新、謀定後動」八個字自我惕勵,讓我們改革的事業和民主的道路,走得更穩健、走得更長遠。最後,並祝福各位身體健康、萬事如意。謝謝大家。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