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新聞
91年11月06日
總統訪視雲林縣關心花生採收及蔬菜運銷情形並參加中部科學園區開發籌備處雲林基地成立揭牌典禮
陳總統水扁先生今天中午前往雲林縣元長鄉及二崙鄉,除聽取花生採收及蔬菜運銷相關簡報外,並在元長鄉老人活動中心和老人會長輩們一起共進午餐。
總統在實地瞭解花生採收作業時,見到結實纍纍的花生田,一時興起,也彎下腰、挽起袖子,與農民們一起採收花生,總統並登上採收車抓起一把剛收成的花生,向農民們祝賀豐收;總統說,他和游院長一樣都是農家子弟,從小就愛吃花生,他希望大家能多吃花生,並且像花生一樣落地生根,愛這片土地、愛台灣。
總統並在餐會前表示,今天是他外孫滿月的日子,但他仍然照常忙碌,一早探視外孫後,即南下前往雲嘉地區與鄉親們會面,看到鄉親父老們就有如看到自己家中的長輩般親切,而他今天也和鄉親長輩們一同分享外孫滿月的喜悅。
總統說,鄉親長輩們因為有年輕的心境,願意為土地付出關心,將經驗傳承給後代,這樣退而不休的精神,不應被稱為老人,而應該稱之為「資深公民」。
總統接著表示,台灣已於八十二年正式邁入高齡化國家,截至九十一年九月底,六十五歲以上人口有二○一萬三千多人,佔總人口百分之八.九五,其中,雲林縣老人人口有九萬多人,佔全縣人口比例百分之十二,是全國的一.五倍,相較於其他縣市,雲林縣老人的問題和需求更迫切。然而我國現今並未有完整的社會保險制度,提供我國老年人口生活的保障,因此政府才會主張,在國民年金未開辦前,以三千元的敬老福利生活津貼作過渡時期的措施,截至目前已有四十四萬三千人受惠。
總統說,他出身農家,媽媽現在還住在鄉下老家,了解在農村青壯人口外出謀職的情況下,老人照顧的需求日益增加,政府為了加強照顧老人們的生活,今年六月廿六日行政院已核定「加強老人安養服務方案」,針對老人的生活照顧、身心健康、經濟安全、社會參與來加強服務,希望能為長輩盡一份心力。
總統也指出,他瞭解鄉親們反對消滅農漁會及支持政府改革農漁會的心聲,而政府與農民的立場也是一致的,都是為了改革農漁會的體質,為了農漁會的永續生存發展,在改革過程中,大家應該充分溝通與協商,總統並重申,政府不是要消滅農漁會,多數農漁會都是正當經營,政府的改革措施是要幫助少數經營不善的農漁會解決困難,幫助他們重新再站起來,總統希望,各縣市政府也能充分配合,與農民們充分溝通,讓農民了解政府的苦心。
下午,總統則轉往雲林縣虎尾鎮,在國科會主委魏哲和及雲林縣長張榮味的陪同下,參加中部科學園區開發籌備處雲林基地成立揭牌典禮,並應邀致詞。
總統致詞內容為:
兩個星期前阿扁才參加中部科學園區開發籌備處成立掛牌典禮,今天再度前來參加雲林基地成立的掛牌典禮,心中感到非常高興,藉此機會向各位鄉親朋友問好並對雲林地區亦能有一個科學園區表示祝賀之意!中部科學園區從今天開始,正式邁入實質開發階段,未來中部科學園區將和新竹園區、台南園區相串聯,由點而線,由線而面,共同成為台灣西部的科技走廊,逐漸實現政府﹁綠色矽島﹂的施政目標。
大家都知道,中部科學園區的開發,是政府非常重大的施政計畫之一,對科技產業根留台灣及區域均衡發展,具有指標性的意義。相關單位包括經建會、國科會、台中縣政府、台中市政府、雲林縣政府、內政部營建署等,能夠在短短的時間裡,迅速完成相關程序,使中部科學園區得以順利進行開發,這種積極的行政效率,正是現今活力政府所追尋的方向,阿扁在此要特別向行政院游院長及相關部會表達最高的敬意!
雲林縣過去是一個農業縣,中部科學園區選定雲林縣虎尾基地,是因為高鐵經過,位置適中,未來以高鐵車站特定區計畫,特有之社經發展網絡及都市生活機能,並配合台大分校及附屬醫院機構的進駐,可發展出主題明確的農業生物科技園區。而前述區域均衡的發展,對提升當地文化與學術普及服務等均將有所助益。
接下來相關的工作是本案開發成功與否的真正關鍵所在,舉凡土地的徵收、環境影響的評估、對外連絡交通網的建設,以及日後園區的用水、用電等問題,政府都會預為規劃解決,國科會與地方政府應確實把握時效,合力研擬具體合作發展計畫,才能符合鄉親需求。
希望中部科學園區未來能夠像新竹科學園區一樣,對台灣的科技產業與知識經濟的發展有更多的貢獻,成為台灣高科技的另一重鎮。在此,阿扁要特別感謝主辦單位、各部會署及地方政府行政同仁辛勞的付出,並表示肯定與慰勉之意。
對於張縣長所提出的訴求,個人非常重視,希望能滿足所有鄉親的期待,不過,個人雖身為總統,也不是有絕對的權力,許多政策仍須徵詢相關部會的意見,但是政府一定朝向雲林鄉親所期待的方向,與鄉親們共同努力、打拼。
最後,預祝中部科學園區所有開發工程圓滿順利成功,將來進駐的廠商能鴻圖大展,並祝福各位嘉賓身體健康!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