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新聞
93年03月24日
總統與國內意見領袖茶敘
陳總統水扁先生今天上午與國內意見領袖茶敘時表示,他一直想找機會去拜訪連戰主席,以感謝連先生對他槍傷時所表達的關懷,他也希望能和連先生與宋先生兩位黨主席在沒有壓力、沒有要脅的情況下,用冷靜與理性的對話,坐下來共商國是。
為聽取各界對如何弭合族群裂痕、促進族群和諧的意見與指教,總統上午特別與十一位意見領袖茶敘,在聽取與會人士意見前,總統先行說明與大家茶敘原由;在與會人士表達看法後,總統並發表談話。
總統開場致詞內容如下:
今天一早麻煩大家,非常感謝。昨天個人曾經針對選後的一些政經及社會氛圍,提出四大原則的基本思維,包括傾聽、理解、法理和團結,所以今天我們希望能夠一方面傾聽大家的指教,一方面希望能夠來思考怎麼樣能夠在選後來團結臺灣、團結二千三百萬的台灣人民。尤其在選前,個人也曾經回應中央研究院李遠哲院長所提出「不斷的改革」的呼籲,特別他曾經強調,要我能夠在未來四年中做好弭平族群裂痕的問題,個人非常感佩,也願意積極努力。所以如何團結臺灣,特別在弭平族群裂痕方面,我相信各位從事不同領域的行業,都有非常豐富的閱歷和經驗,能夠提供意見作為本人今後四年施政的準則,這也是今天本人邀請大家到總統府來的目的。非常感謝大家,也要拜託各位能夠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與會人士建言後,總統談話內容如下:
非常感謝柏老、各位國策顧問、各位大老、各位先進,剛才將近兩個小時的時間,各位給本人許多指教跟建言,我非常敬佩,也非常感謝。
阿扁一直記得電影「臥虎藏龍」裡面的一句話:握緊拳頭,我們的手中將一無所有;只有張開雙手,才能夠擁抱一切。今天的台灣,很清楚地絕對沒有所謂的主、客之分,也沒有少數或多數之別,二千三百萬人民應該是一個命運共同的整數,不管是先來或慢到,愛台灣的心絕無二致,對台灣的貢獻一樣重大、偉大。過去也許我們做得不夠多也不夠好,未來四年阿扁希望能夠繼續傾聽多元的聲音,不同的聲音,特別是反對的聲音,希望和大家一起來攜手努力。
臺灣位於海洋文化與大陸文化的交界,除了多元文化的資產外,更吸納了中華文化、亞洲文化、以及歐美文化的精髓,因為這樣而豐富了我們厚實的土壤。所以阿扁一直認為,也許跟有些人的看法不一定相同,但我還是堅信,確立台灣的主體性與所謂的去中國化並沒有必然的等同,二千三百萬人民已經沒有所謂的「新台灣人」或「舊台灣人」的分別,我們都是台灣過去、現在和未來的主人,都應該彼此信任、相互勉勵,做一個大格局的台灣人。所以,特別在此時此刻,我願意作這樣的呼籲,如果真的深愛台灣,如果真的要守護臺灣,就請用愛、用包容,相忍為台灣。
沒錯,民主國家政黨可以競爭,但是不要鬥爭,族群不能夠衝突而應該和諧。所以李遠哲院長要我在未來的四年能夠注意這個問題,努力弭平族群的裂痕,我相信如何促進族群的和諧,絕對是未來四年的施政重點,所以有人提議是不是要研擬成立族群和諧小組,我不反對也不排斥。只要有助於裂痕的弭合及族群的和諧,我都願意全力以赴。
昨天我也特別講到未來四年施政的重點:團結臺灣、穩定兩岸、安定社會、繁榮經濟。很清楚地,未來四年是一個新時代的開始,新的時代應該要有新的希望,所以應該怎麼做才能做得更多、做得更好,不負全民的付託,今後還請各位不吝繼續給予指正。接下來的四年我已經沒有連任的壓力,對我個人來說,最後的一仗我已經打完了,我這一輩子也不會再從事任何的選舉,這未來的四年是我要為這塊土地、為兩千三百萬台灣人民來作無私奉獻的時候。既然沒有選舉的壓力,再加上我才剛從鬼門關走回來,相信對我的人生觀有了很大的改變,所以我一定會自我期許,也希望一定會做到在未來的四年,是一位能夠拚好經濟、做好改革、而且希望能夠讓台灣變得更好、讓人民能夠過得更好的一位屬於兩千三百萬人民的全民總統,而不是只有六百四十七萬選票投給我的支持者的總統。
最後,幾位先進提到跟連主席、宋主席見面的問題,其實在三月二十日當天投完票、面對媒體朋友時,我就告訴大家,我非常感謝當我挨槍之後回到台北,連主席及王院長到官邸來看我,我非常感謝,希望在選後親自找時間登門造訪,感謝他們對阿扁的關懷與慰問。其實我一直在想,我應該要去看他們,應該要去感謝他們,這也與選舉有關。對我而言,選舉最大的貢獻在於,讓我能夠檢視自己,能更反省自己有些事情做得不對、有些事情做得有問題,這些我都會痛加檢討,重新再出發,我必須要向可敬的對手說,在這段選舉期間給我的許多批評指教,我都聽到了而且也絕對聽進去了。
另外在昨天晚上,中研院李院長來看我,他非常關心最近一些情勢的發展,去看連先生、宋先生其實也是阿扁的本意,那天總統府邱秘書長也告訴我,要不要去看連先生和宋先生。其實,我已經有了初步構想,與昨天李院長來看我時所提出的懇切建議其實是不謀而合,也就是說,李院長希望我主動去看連主席和宋主席,但是有一個前提要件,就是希望他們二位主席能先把總統府前凱達格蘭大道上的群眾帶離現場,因為也只有在這樣沒有壓力、沒有要脅的情況下,我們幾位國家領導人、政黨領袖要坐下來共商國是,包括選舉及選後的種種,才能夠有冷靜與理性對話的機會。如果說群眾還在前面情況下,我們的見面是否適合?這是李院長給我的建議。其實這樣的建議,在兩天前我就已經放在腦海中了。所以我願意在今天這樣的場合,公開來呼應李院長昨晚給我的建言,如果連先生和宋先生兩位主席能夠把他們帶來的群眾帶離凱達格蘭大道,阿扁願意跟他們兩位立即見面,不管地點在那裡,不一定在總統府,也不一定要他們來看我,我也願意去看他們兩位。這是我的真心,也是我的誠意,我提出來,希望能就教於大家。
上午前來參加茶敘的意見領袖包括:柏楊、蕭新煌、侯貞雄、柴松林、瞿海源、黃肇松、吳豐山、陳長文、徐小波、黃春明、盧天麟,總統府秘書長邱義仁也在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