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新聞
93年03月19日
副總統接受義大利晚郵報專訪
呂副總統秀蓮女士日前接受義大利晚郵報(Corrierer Della Sera)國外部主任Guido Santevencchi專訪,專訪內容將於當地時間三月二十日刊出。
針對三二○將舉行的公民投票引起世界關注,副總統表示,所有的民主國家都相信公民投票是一個民主機制,因此不論議題為何,民主國家沒有立場反對公民投票。而中國對公投的強烈反對無關議題,只因為一旦台灣舉行過公民投票,將會對香港、澳門、西藏、新疆等各地人民起了鼓舞作用,只要中國大陸越來越多人民要求民主、享有公民權利,則中國共產黨的政權將會面臨根本性的挑戰,因此他們是害怕民主所以反對公投。
副總統強調,並非我們宣布要舉行公民投票之後,中國才部署飛彈,實際上早在一九九六年台灣第一次舉行總統大選前,中國已開始在沿海部署飛彈,並在選前試射兩顆飛彈來騷擾台灣;陳總統在二○○○年就任時曾公開表示,只要中共不以武力犯台,我們將會信守「四不一沒有」,但是中國的飛彈部署至今已超過四百九十六枚,而他們的目標是在二○○五年部署完成六百五十枚飛彈。所以改變台海現狀的是中國,不是台灣。
副總統指出,這次公投是要讓人民表達兩個議題,其一是「和平」的議題-是否支持政府和中國領導當局展開對話,建立有效的和平談判機制,其二是「自我防衛」的議題-如果中國繼續加強對台部署飛彈,不放棄武力威脅時,人民是否同意政府加強反飛彈的防衛能力。這兩個議題無涉於台灣現狀的改變,而是要防止中國以武力來改變台灣海峽的現狀。她以一九六○年代美國面臨的古巴飛彈危機為例指出,美國在偵測到蘇聯於古巴部署四十顆飛彈後,總統立即成立危機處理小組,以和、戰兩個方式來因應古巴的飛彈危機,一方面加強軍事準備,準備在不得已時空襲古巴飛彈基地,另一方面也不斷強調,人民選出總統並非為了發動戰爭,而是要創造有價值的和平,所以積極展開在聯合國的反飛彈辯論,終於在短短十三天內,用和平與備戰兩個方式,終於讓當時的蘇聯領導人赫魯雪夫同意拆除飛彈。
副總統也強調,像美國這麼大的國家都受不了四十枚飛彈,台灣這麼小卻面對將近五百枚飛彈的威脅,她相信,世界上沒有任何國家可以承受這樣的威脅,不僅是台灣人民承受不了,亞太地區承受不了,全世界都不應該閉著眼睛不管這樣可怕的威脅。特別是近兩年全世界都高舉反恐旗幟,那麼又如何能坐視中國的國家式恐怖主義?迄今尚無證據證明賓拉登、哈珊等擁有大規模的毀滅性武器,但中國的國家式恐怖主義已有這樣具體的證據,全世界還能裝聾作啞嗎?
為何陳總統公開而嚴正地宣布台灣要舉行公民投票?副總統表示,要回答這個問題,必須將時序拉回到去年六月世界衛生大會期間,中國副總理吳儀不僅用惡劣的態度公開說台灣沒有資格加入WHO,並公然說謊宣稱台灣人民的健康與衛生早有中國照顧;在會場外台灣媒體詢問中國代表,難道不關心台灣人民因SARS受到的困擾?而沙祖康的回應竟是「誰理你們?」。這些鏡頭不斷透過媒體傳回台灣,大家都非常氣憤,感受到中國不但無情,而且無賴,竟公然撒謊。陳總統身為國家領導人,感受到人民的不滿,所以宣示要用公民投票讓中國及全世界了解台灣人民的聲音-台灣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部份,我們當然有資格加入WHO。因此,當時陳總統宣佈要為加入WHO舉行公民投票。然而,去年十一月二十七日立法院通過的公民投票法,卻幾乎沒有推動加入WHO公投的依據,反倒是第十七條給總統針對中國飛彈來進行公民投票的依據。第十七條規定,當國家遭受外來威脅,致國家主權有改變之虞,總統得經行政院院會決議,就國家安全事項交付公民投票。除此之外提起公投的其他方式都需要人民大規模的連署,手續過於複雜,三月二十日來不及。此外,我們也感受到飛彈的威脅日益嚴重,但卻未能獲致全世界的重視,倘若我們能集結人民的聲音,便可引起全世界的重視。
副總統指出,最近歐洲在德國、法國積極策動下,幾乎要解除當年歐盟禁止歐洲各國販售武器給北京的禁令,我們作出這樣的宣示之後,十二月十七日歐洲議會作成決議認為現時仍不宜解除軍售禁令,緊接著歐盟外長會議以十四比一維持禁售武器給北京的決議,理由之一即是中國針對台灣部署飛彈。她強調,這是一個關鍵時刻,我們進行公投的確有其合法性、正當性、必要性。
針對布希總統對台灣公投議題的關切,副總統也表達了可以理解的立場。因為依照台灣關係法,台灣海峽及西太平洋地區的和平與穩定,不只是美國國家利益,也是全世界共同的利益所在。她指出,我們舉辦和平公投,首先便是要引起全世界重視到在中國沿海已經部署了那麼多飛彈,此舉已對台灣關係法中所稱的「西太平洋的和平與穩定」造成最嚴重要的挑戰與威脅,因此,這絕對是亞太地區各國與美國亟需關切的問題。
副總統進一步表示,我們舉行公投為的是要維持現狀,但現狀是什麼?現狀是台灣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現狀也包括了中國不斷以武力威脅台灣,但全世界都盲目聽信中國的片面之詞,假裝台灣是中國的一部份,假設中國對台灣沒有武力威脅,但我們應該說出事實,就像國王新衣童話中那個誠實的孩子,大聲說出國王沒穿衣服的事實。我們舉行公投的重要之處在於,讓世人明白中國部署了許多飛彈對準台灣,也讓台灣人民知道,所謂維持現狀是我們必須用盡所有努力去維持和平。
副總統也特別指出,中國處心積慮要得到台灣,並非因為歷史因素,而是為了戰略因素,而台灣與中國的關係,也不是領土問題,而是戰略問題。在九一一之後國際局勢呈現「一超多強」的狀態,中國的戰略是聯合「多強」來對「一超」,其目標是成就中華帝國,在此戰略之下,奪取台灣是中國邁向中華帝國的第一步,臺灣是中國由大陸朝向太平洋發展進而前進世界的門戶。事實上,中華人民共和國從未統治過台灣,既無統治,又何來統一、分裂?
副總統表示,台灣長達半世紀以來,一直生活在中國強大的武力威脅之下,但是台灣人民並不畏懼,因此才能在僅有二十七個邦交國、且多數國際組織不允許台灣加入的困境中,持續不斷地發展,創造出三大奇蹟-經濟奇蹟、政治奇蹟與和平奇蹟:台灣目前是全世界第十五大經濟體,根據二○○三年世界經濟論壇的評比,擁有世界第五的全球競爭力,經濟實力不容忽視;台灣經歷了三十八年的戒嚴統治,台灣人民經過了漫長的努力,終於在二○○○年以不流血的方式完成了政黨輪替,這是民主的奇蹟;而台灣這麼小,長期受到中國武力威脅,然而因為台灣堅持反共,所以遏止了共產主義在亞洲蔓延,並因為與中美洲國家的友好關係,阻止了共產黨在美國後院生根,這是和平奇蹟。
針對中國民主化的問題,副總統表示,我們當然期待中國走向民主。然而,台灣這麼小,都要歷經四十年才擺脫威權走向民主,中國這麼大,有這麼多人口,其民主化歷程恐將超過半個世紀才能達成。不過,民主永遠不嫌太遲,我們衷心期待有朝一日看到中國成為一個民主國家。
針對全球資金前進大陸,副總統則表示,我國與中國已於二○○二年元月一日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因此,我們應該以全球化觀點來思考未來的雙邊關係。中國必須遵守WTO的規範,為全世界的商人開啟大門,然而到目前為止,他們做得仍然不夠好,比如說貪污、人民幣升值、國營企業、人權問題等問題仍待解決,漸漸地,全世界會知道中國並不是一個理想的投資天堂。過去,台灣的傳統產業到中國去投資,在加入WTO之後,我們不應將中國視為資金外移的終站,而應將其視為運籌帷幄的籌碼,例如加工廠,而台灣則應朝向高附加價值的研發中心發展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