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93年03月17日
副總統接受英國廣播公司(BBC)全球新聞廣播網專訪
  呂副總統秀蓮女士指出,這次總統大選讓台灣人民嚴肅思索國家認同的問題,但這無關統獨,因為台灣早已是主權獨立的國家,因此無需再次獨立或是建國。台灣的主要問題在於國家認同:認同台灣或是中國作為祖國。而從今年二月二十八日「百萬人牽手護台灣」活動顯示的是,大多數台灣人民已建立國家認同,我們心中的祖國是台灣,而不是中國。
  副總統是日前接受英國廣播公司全球新聞廣播網(World Service)「新聞時段(Newshour)」、「今日東亞(East Asia Today)」及「中國論壇」等節目專訪時作了以上表示,專訪內容分別於當地時間三月十五日、十八日在該公司頻道播出。
  副總統進一步指出,如果在野的國民黨夠誠實的話,他們也應該承認所主張的是「二個中國」原則(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而不是中國所宣稱的「一個中國」原則;「二個中國」原則與執政的民進黨所主張的「一中一台」在本質上是相近的,實際上的差異並不大。她說,陳總統曾表示,未來「一個中國」議題應在兩岸對等狀況下來協商談判,因此,他提出了「兩岸和平穩定的互動架構」,證明只要台灣的國家主權及利益受到充分的保障,未來的兩岸關係將有各種不同的可能性存在。
  對於今年的總統大選合併舉辦公民投票所引起的討論,副總統也表示,公民投票在民主國家中是很普遍的事情,臺灣舉行公投沒有什麼不對,更何況臺灣面對的是中國在大陸東南沿海部署的五百枚飛彈。對於有些國家質疑臺灣在此時舉行公投的必要性與急迫性,她駁斥指出,陳總統是依照立法院在去年十一月二十七日通過的公民投票法所賦予的權力而交付公投,之所以選在總統選舉當天同時舉辦公民投票,主要有三個理由,即:(一)很多民主國家都選擇在總統大選時舉辦公投;(二)公投可以凝聚公民共識,越多人參與公投,越能夠充分而平衡地表達不同的意見;(三)合併公投與總統選舉可有效減少社會成本。
  副總統進一步表示,今年的台灣總統選情較過去複雜許多,不只是台灣內部的諸多力量相互角力,更因為長久以來北京當局始終企圖影響台灣的選舉。北京當局過去曾試圖以試射飛彈及軍事演習等方式影響台灣的選舉,不過適得其反,今年則採取較為細膩的手段,一方面對台商釋出善意,讓他們在中國成立臺灣總統候選人的競選總部,但另一方面仍不放棄對世界各國施壓,企圖以國際壓力來影響我國的公民投票與選舉。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