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93年02月15日
總統參加「二○○四全國社區大學志工嘉年華」活動

  陳總統水扁先生今天上午前往萬華區龍山國中,參加「二○○四全國社區大學志工嘉年華」活動,並應邀致詞。
  總統致詞內容為:
  今天阿扁非常高興應邀參加第一屆「全國社區大學志工嘉年華」活動。社區大學在幾年前可以說是台灣社會的一項創舉,大家應該還記得,第一所社區大學正是阿扁擔任台北市市長任內協助成立的。當時,面臨種種經費與法源的問題,有些人非但不幫忙解決,還藉此唱衰這個深具前瞻性的辦學理想。最後,靠的是阿扁和許多有心辦學的人對理想的堅持,不跟挫折妥協,第一所社區大學才能夠順利創校。
五年多來,政府及民間不斷投入社區大學的教育經費,教育部自九十年度以來,已累積投入高達五億元新台幣。現在,社區大學不僅建立起口碑,數量也已經超過七十所,連金門地區也設立了社區大學,提供給十萬名以上成人終身學習的機會,這是一件很非常不容易的事情,也是一個難能可貴的成就。
  最近,歐盟文教委員會的執行委員蕾汀(V. Reding)女士來台灣接受輔仁大學頒授名譽博士學位,曾經提到:要發展強大有力的知識經濟,教育和終身學習扮演了決定性的角色。歐盟與台灣都面臨相似的處境,必須透過更高水準的終身學習教育,來幫助成人了解自己的潛能、完成自我實現。蕾汀女士表示,正因為終身學習教育對個人和社會的發展愈來愈重要,政府應當確保人人都有機會參與知識經濟轉型的過程。目前,每十個歐洲成年人中,參與終身學習和進修培訓的還不到一個。對此,歐盟並不十分滿意這方面的表現。
  相比之下,社區大學可說快速地擴張了台灣成人終身學習的資源,並且在平衡城鄉差距、提供弱勢族群就近學習的機會上,有著相當顯著的成效,這是阿扁特別樂意見到的成果。今天看到有那麼多的志工朋友們,自動自發地參與社區大學的各項志願服務活動,阿扁很欣慰阿扁上任以來提倡的「志工台灣」精神,已成功地在台灣社會各角落發揚壯大。社區大學不只在志工人數上不斷地成長,更重要的是在志工的服務內容上,發展出十分多樣而豐富的主題,從志願協助校務的經營,到志願組織關懷社區、環保、生態、地方文史、福利服務的社團,乃至主動關心社會政治的公共議題,這些都是社區大學志工展現熱情與活力的舞台,充份發揮了「志工精神」與「終身學習」相輔相成的特色。
  各位在場的都是令人敬佩的「學習型志工」。也正是因為有了大家的熱情參與,台灣的社區大學呈現出許多不是市場交換所能創造的附加價值,包括對於自己所居住社區的認同、對於這塊土地的無私奉獻、對於回饋鄉里的責任感與使命感,在在都使得社區大學不同於以往的社會教育機構,而更能夠建立起「生命共同體」的休戚與共感情。這種深植在人們心中最素樸的感情,可以作為「深化民主、發展新文化」的養分,並且與社區大學追求的「解放知識、改造社會」目標,非常自然地扣合起來,共同塑造出一個成熟的現代公民社會。台灣社會的進步,就是靠許多人以鍥而不捨的意志力來一點一滴地推動。阿扁相信,有這麼多燃燒自己、照亮眾人的志工們默默地在耕耘,台灣一定能夠繼續向上提昇,在成人的終身學習和志願服務上,成為其他國家的表率。
  最後,阿扁希望志工台灣的生命力,可以在所有的社區大學綿綿不絕、發揚光大。讓我們一起打造光明的前途。未來可以,「人人有書讀,人人有學校念,人人有時間學,人人有好生活」。
  另外,剛才也到新莊參訪樂生療養院,向抗癩鬥士致敬,他們其中有二十五位住在樂生療養院,因為癩病以前叫做痳瘋病,住在那裏已經有一甲子,也就是說,日本時代就一直住在那裏,從過去七十四年日據時代至民國九十三年,沒有一位總統到過那個地方,阿扁是第一位到樂生療養院參訪的中華民國總統,我一一和他們握手致敬,並給予鼓勵,肯定他們是抗癩英雄勇士。今天看到各位志工朋友,讓我想到每年的五二○,不但是所謂的總統就職紀念日,更是台灣的志工日,阿扁希望今年五二○那一天,我最重要的另一件事就是和大家一樣,作一位快樂的志工人。
  最後祝大家身體健康,萬事如意!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