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93年01月07日
總統接見「美日台三邊戰略對話第四回合」與會訪賓
  陳總統水扁先生今天上午接見「美日台三邊戰略對話第四回合」與會訪賓,除感謝他們長期對台海問題的關注及對台灣民主的支持外,並與訪賓就所關切議題廣泛交換意見。
  晤談時,總統首先強調,對於美國布希總統日前與中共總理溫家寶會晤時所提:不希望看到兩岸片面改變台灣的現狀,我們非常肯定及感謝,但在此他要特別指出的是,要片面改變現狀的不是台灣,而是中共-中共片面改變台灣現狀所採取的策略並不是鯨吞,而是蠶食;中共在軍事力方面企圖在二00五至二00八年間讓兩岸軍事力量失衡,亦即要在不知不覺中改變台灣的現狀;同樣的,中共在經濟上藉由以經促統、以商圍政、以經濟力吸附台灣的作法,也是要不知不覺改變台灣的現狀。對台灣兩千三百萬人民而言,我們是要捍衛台灣現狀、維持台灣現狀,讓台灣現狀不要被片面改變。
  總統指出,一九九九年五月民主進步黨所提出的台灣前途決議文中主張:台灣目前任何獨立現狀的更動,必須經由台灣全體住民以公民投票的方式作最後的選擇及決定;一九九九年時民主進步黨就主張:公投的行使是要避免台灣現狀被改變。因此,最近有關公投的爭議及紛擾是杞人憂天,是不必要的過度臆測。
  總統並再度就公投議題表達三點看法:
  第一,四年前在總統大選之前,他未提出「四不一沒有」的政策,但「四不一沒有」的政策在二000年他的就職演說中是重要的一部分,四年來他堅守信諾,並無任何違逆,是很清楚的事。
  第二,對於所推動的公投及催生新憲法,他曾多次強調並不涉及統獨公投,也不涉及「四不一沒有」的信諾。
  第三,我們所推動的和平公投是普世價值及基本人權,台灣人民應該享有此一基本人權,不應受到剝奪及限制。至於和平公投所追求及捍衛的和平權不僅是為了台灣的和平、台海的和平,也是為了世界的和平,不僅是為這一代的和平,更是為了未來世世代代的和平。
  總統在回答訪賓問題時也再度強調,台灣的民主是許多台灣人民犧牲生命及家庭幸福所換來的,我們不但珍惜,也有強烈的使命感,舉行具有普世價值的公民投票及制定符合台灣人民需要的新憲法,是台灣深化並鞏固民主的重要工程;「相信台灣、堅持改革」是我們的信念,讓台灣成為一個正常、完整、偉大的國家是我們的目標,對他而言,個人並不重要,連任成功與否並不重要,最重要的是,作為國家領導人,他對土地有愛、對台灣民主有責任、對歷史有使命,今年三月二十日總統大選同時舉行和平公投的意義,遠大於他個人連任成功與否,這是他思考的重點所在,也是他的使命及責任所在。   
  同為主辦單位之一的日本岡崎研究所所長岡崎久彥則表示,他非常了解並認同台灣為深化及鞏固民主所作的努力,他也為日本政府對台灣公投所表達的立場感到遺憾,不過,他認為,堅持不介入他國內部事務是日本政府的一貫立場,此一政策日本政府從未改變,未來也不會改變,他強調日本政府不會干涉台灣內部事務,未來也不會介入,因為有關台灣前途的議題是台灣人民的基本人權,是符合人民的自決原則,從國際法的立場而言,日本並無立場干涉,如果日本政府干涉台灣內政是不符合國際慣例。
  美國新世紀計畫主席克里斯多(William Kristol)博士也表示,他對於台灣全力支持美國的全球反恐行動、對阿富汗人道救援工作以及其他議題的合作所作的貢獻印象非常深刻,對此,美國人民深刻了解並由衷感激,台灣是真正做到對美國的承諾,而他也認為台灣在陳總統的領導之下,民主愈見進步,並且開創歷史的新頁,雖然民主國家會有許多不同的意見,甚至刻意誤解對方的政策主張,但他相信,台灣的公投並不涉及統獨、更非改變台灣現狀的聲音,布希總統是聽到了,布希總統由於先前所獲得的訊息並不正確,導致錯誤解讀而過度憂心,他認為,台灣的和平公投是為進行民主的深化及鞏固,不是挑釁,中共才是實際上的挑釁者。
  美國傳統基金會研究員譚慎格(John J. Tkacik)也指出,他過去曾數次表達對台灣民主的支持、反對戰爭、以及反對中共對台灣武力恫嚇及威脅,也數度發表看法批評美國政府對台政策的不當之處,特別是對有關台灣舉行公投被視為挑釁,但中共部署數百枚飛彈卻不被視為挑釁的情形,感到悲哀與傷痛,而他所發表的看法竟然被某些人解讀為極右派立場,他說,如果支持和平還被視為極右派,他有全身充滿罪惡之感,他認為此一看法是顛倒是非且是非不明。 
  參加「美日台三邊對話」的與會外賓包括岡崎研究所所長岡崎久彥、美國新世紀計畫主席克里斯多及美國傳統基金會研究員譚慎格等一行,上午是由台灣智庫董事長陳博志及總統府國策顧問陳必照陪同前來總統府晉見總統,總統府秘書長邱義仁也在座。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