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新聞
91年11月17日
總統參加「快樂唱山歌、歡喜來坐聊-客家傳統藝術秀」活動
陳總統水扁先生今天上午應邀參加「快樂唱山歌、歡喜來坐聊︱客家傳統藝術秀」活動,總統於致詞時首先以客語向所有的客家鄉親問好,也希望大家要發揮客家硬頸精神,唱山歌、講客話,以身為客家的一份子為榮。之後,並和大家合唱客家山歌「落水天」及客家創作歌曲「客家本色」,獲得現場熱烈的掌聲。
總統在活動中致詞內容為:
今天,行政院客家委員會舉辦「快樂唱山歌、歡喜來坐聊︱客家傳統藝術秀」活動,透過生活化、活潑化的傳統山歌表演方式,讓國人深刻體會客家文化之美,這份用心值得我們肯定與敬佩。
客家山歌是客家文化的代表之一,是客家鄉親對於生活經驗、生命情懷的一種表達,是客家族群凝聚族群意識的一種觸媒;更是客家鄉親優質生活的泉源,客家山歌的每一個音符都代表著客家鄉親重仁義、樂觀進取及團結的客家文化本色,客家山歌是我們客家人的驕傲,是祖先流傳給我們的瑰寶。沒有了客家山歌,對於客家人來說,客家文化就會減少一分美麗的色彩。透過客家山歌、童謠的教唱,不僅可以認識客家文化,更可以簡單的旋律,生動的節奏來學習客語,傳遞出客語的美妙發聲。所以﹐今天的活動,背後更有文化傳承的重要意義。
客家發聲,客家現身。上一代的客家人,部份因環境因素,而不敢大方承認自己是客家身分,這一代的客家人則因不會客語,而不知道怎麼去認同客家身分。母語的流失雖然並不是客家鄉親唯一要面對的問題,但卻是最急迫﹐亟待解決的關鍵,唯有語言的能繼續保存使用,才能有真正活的文化。
語言與文化是族群存在和發展的命脈,如果客家語言文化,在客家社會本身的主觀認同和一般社會的客觀認知日益偏離,在公共領域的能見度與參與性又日益式微,最後勢必造成客家族群文化生命在台灣這塊土地上消失,「客家」也將成為歷史名詞,這不僅是客家族群的不幸,更是台灣文化生機和多元發展的損失。
因此,我們深深期許客家文化能展現更豐富、更現代的內涵,進而能成為台灣主流文化之一,實現多元文化的願景,與大家共勉之。最後誠摯的祝福今天的盛會圓滿成功,祝福大家平安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