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新聞
92年12月31日
總統年終談話
陳總統水扁先生今天晚間發表年終談話,和全體國人在新的一年共同約定「顧台灣、拼幸福」的目標,並以「相信台灣」的信念和大家共勉。
總統年終談話內容為:
敬愛的父老鄉親、海內外國人同胞們,大家晚安:
又到了歲末年終的夜晚,幾個小時之後,我們即將和二OO三年道別,迎接二OO四年的到來。農曆的春節不久之後也要來臨,阿扁在這裡先跟全國同胞拜個早年,祝福大家:迎接大好年、安定大賺錢。
明年是猴年,閩南話形容小孩子叫做「猴囡仔」,因為是如此躁動不安、卻又充滿了活力。過去三年多,台灣民主轉型的過程,其實也是如此。
面對有史以來第一次的政黨輪替,很多人一開始都不太能夠適應,朝野之間難免會有選舉留下來的怨氣,兩岸之間一時也無法化解彼此的疑慮,但是如果我們拋開意識型態的對立,用冷靜、理性的心情來反省,其實是整個台灣社會已經歷經了一次民主的大轉型。
如果沒有政黨輪替,過去五十年盤根錯節的黨國體制不會瓦解。沒有政黨輪替,過去政府所犯下的歷史錯誤無法一一平反,政黨所侵占的財產也不可能歸還給人民。沒有政黨輪替,我們不可能看到司法的獨立、軍隊國家化、和情治單位的法制化。沒有政黨輪替,台灣仍然充滿黑金、習慣賄選。當然,如果沒有政黨輪替,朝野政黨也不可能建立「非核家園」的共識,更不可能讓「公民投票」和「憲政改革」變成台灣社會的主流意見。
這些過去長期被壓抑的民主腳步來得如此之快,所以難免有些人無法適應,但是我們應該感到欣慰。因為兩千三百萬人民憑著意志和勇氣,已經踏出「民主台灣」的一大步。
過去三年多,儘管面臨全球經濟的不景氣,加上國際恐怖攻擊、反恐戰爭,以及SARS疫情的衝擊,台灣人民的韌性和打拼,還是在逆境中讓產業轉型復甦。也許有人到現在還在唱衰台灣、看壞未來,但是,讓我們客觀地想一想,如果這幾年台灣的經濟沒有進步,我們的外匯存底怎麼能夠從兩千年五月的一千一百多億美元,增加到今年十一月底的二千零二十八億美元?如果我們真的對自己那麼沒信心,為什麼台灣的經濟成長率比起大多數國家都要來得好?為什麼「世界經濟論壇」的二OO三年全球競爭力報告,將台灣的排名列在世界第五位、亞洲第一名?
阿扁在這裡,也要跟國人同胞報告幾個數字。今年的經濟成長率雖然在第二季受到SARS的影響,但是第三季就提高到百分之四點一八,第四季更有將近百分之五的成長。失業率在今年的十一月降到百分之四點七一,為兩年半以來的最低,就業的人數與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十一萬三千人。此外,攸關整體經濟發展的金融改革,三年多以來,一共打消了呆帳超過一兆元,而銀行逾放比也由九十一年四月時的百分之八點零九最高峰,穩定下降到九十二年十一月份的百分分五點O一。
數字如果無法傳神地描述台灣經濟發展的願景,那就讓事實來說話。國人同胞應該已經注意到,縱貫全島的高速鐵路全線土木工程,已接近完工,明年即將開始試車。支援中山高速公路的第二高速公路將全面通車,今年過年大家可以舒服、快速地回家團圓。北宜高速公路的雪山隧道終於貫通,大高雄地區的水質改善了,基隆河的整治全面動工。股市和房市的交易也愈來愈熱絡,大家都期待今年可以過個豐收的好年。這些都是「進步台灣」的事實,任何人都不能抹煞政府與人民共同的努力。所以,永遠不要低估台灣的生命力,更不能看輕自己的實力,只要有心,只要團結,我們一定能夠再創「繁榮台灣」。
「民主台灣」與「繁榮台灣」之所以可貴,在於兩千三百萬人民一直秉持著數百年前先民渡過黑水溝的精神,日夜匪懈地耕耘這塊屬於我們自己的土地,在這裡披荊斬棘、安身立命,並且持續進步、持續繁榮,讓太平洋邊的小小島嶼成為國際上無法忽視的重要角色。
台灣一直被國際社會當作一個成功的故事,而不是一個問題。我們感謝國際友邦長期對台灣民主的支持,以及對台海和平的關注。我們更要呼籲對岸的北京當局,公開放棄武力的威脅、撤除針對性的飛彈部署,否則,再多的鄉愁、再多的柔性訴求也無法拉近台灣人民的心。
透過理性的公民投票,來維護一個「和平台灣」的現狀,不但是兩千三百萬人民的基本人權,更是我們對後代子孫負責的作為。台灣人民追求民主、創造繁榮、愛好和平,沒有理由強迫我們和後代子孫將武力的威脅視為理所當然,更不能將我們實踐民主、維護和平的努力當作「挑釁」。
親愛的鄉親父老、國人同胞,在民主轉型、世局變動的關鍵年代,台灣最需要的,是一股持續安定與改革進步的力量,來保護我們辛苦努力、得來不易的成果。所以,「顧台灣、拼幸福」是阿扁和全體國人在新的一年共同的約定。
逆境中,台灣人民依然挺進,依然以汗水厚植百年根基,理由只有一個:因為我們「相信台灣」。因為相信,所以沒有恐懼。因為相信,所以就有力量。因為相信,所以可以成就理想。面對全新的一年,阿扁願意以這樣的信念和大家共勉。
謝謝大家。並祝大家新年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