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新聞
92年12月22日
副總統參加「真假副總統-非常對話」活動
呂副總統秀蓮女士今天下午在台北圓山飯店以本尊身分,參加「真假副總統-非常對話」活動,就關懷生命、族群融合、副總統角色等三大主題,與參與對話活動的提問人員以及國際同濟會台灣區總會、台灣廿一世紀婦女協會會員,廣泛交換意見。
這項由國際同濟會台灣區總會主辦、台灣廿一世紀婦女協會協辦的非常對話,採問答方式進行,在主持人葉樹珊的串場下,提問人廖筱君、李昂、江岷欽、陳立宏四人分別就主題提問,真假副總統就提問內容作精闢簡短答覆,對話有真實一面,也很另類,亦莊亦諧,會場不時傳來陣陣笑聲。
副總統開場致詞時表示,她很高興能以非常對話的方式來討論嚴肅的政治議題,特別是自就任副總統三年多來未有休假的她,下午能有倪敏然先生以「附總統」身分扮她的分身,她猶如在休假之中,而以非常對話的方式談論大家關心的主題,也可以說明,在非常世代,我們需要非常的「副總統」。
副總統也在對話結束後作總結時說,過去無藝人扮演過副總統角色,也無副總統願讓藝人去扮演他(她),她感謝倪敏然先生把「附總統」角色扮演得那麼好,對他的專業與才華,她要表達肯定之意。
對談中,當被問到對媒體人權倒退的想法時,副總統答說,如果有人仍認為目前媒體人權情況不好,那意味著該人並未走過戒嚴時代,如果媒體寵兒們仍認為手上權力仍然不夠,那應倒回戒嚴的那個時代加以比較,她相信,如果媒體能負起相對的責任,應不致有那樣的想法。
副總統也就如何看待族群融合問題時表示,早在立法委員任內即認真看待族群融合問題,她曾提出要拆除二千萬人的「柏林圍牆」;任桃園縣時,提出了「五族共和」的主張;就任副總統後,則致力促進族群融合,指出我們都是過客,台灣並未沒有本省與外省之分,只有本國人與外國人之別,她期許國人要放眼全球化,要關心為數三十萬的「台灣新婦(外籍新娘)」與一萬名的外籍台灣女婿,他們才是台灣的「新客家人」。
談到性別和諧方面,副總統特別指出,過去人們習慣於非男即女的分法,但不辨於可能有百分之二的人口,他們的性別取向並不明確,對於這些性別不明確的人,她呼籲國人仍要平等尊重看待。
在被問到如何培養自動自發的精神時,副總統感慨地說,由於成長背景之故,她好勝心強,最怕從第一名掉到第二名,直到參加司法官考試落榜時,才體會到人生最大的導師就是挫折,她並呼籲年輕學子們,不要老當第一名,這樣真的很累,跌倒才是最好的教訓,她也援引印度詩人泰戈爾「小草尋找地上的伴侶,高樹滿足天空的孤單」這首詩說,她少年時不識愁滋味,老要當高樹滿足天空的孤單;不過她也幽默地修正表示,現在因投入選舉,需要的是一張張的選票,要改做小草,而不要做高樹了。
由於日昨陳總統稱呂副總統為他的最佳防腐劑、是他的一面鏡子,提問人也就此請教副總統如何解讀。副總統表示,她幫總統看報,聆聽媒體對政府的批評,然後反映給總統知道,各界對於施政的看法,她對總統總是知無不言;而在總統的鏡子方面,她說,就如同古時聖君要有明相、清廉大臣的道理,她也要發揮這樣的功用。
當談到如何看待政治家或政客的分別時,副總統則贊同西諺所云:政客看重的是自己下一任是否連任,而政治家則關心下一代的幸福,她說,她不知道自己是否是政治家,但絕不是政客,她只想作政治的客人,該下台時就會下台。她也表示,人生有如「Gone with the wind」,對於人生的際遇她本著灑脫的態度,一切隨緣、隨遇而安,還有緣份時就應珍惜,該離開時,就應說聲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