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新聞
92年12月16日
總統接見泰國全國傳媒聯盟訪問團
陳總統水扁先生今天上午在總統府接見泰國全國傳媒聯盟訪問團,並代表中華民國政府與人民歡迎他們遠道來訪。
總統指出,台灣與泰國關係友好、密切,從一九八六年至去年年底為止,台灣在泰國的投資金額累積達一百零六億美元,是泰國第三大外資來源國;去年雙邊貿易額四十四億六仟萬美元,泰國並享有對台五仟五佰萬美元的順差;而去年底我國經濟部林部長訪泰,與泰國工業部部長就經貿議題進行協商,這是雙方自一九九一年中斷十一年後第一次的部長級會議,令人欣慰。此外,我國也非常高興,能自一九七三年迄今三十年,支持「泰王山地計畫」,協助泰北民眾種植蔬果代替煙毒產品。
對於泰國勞工為台灣各項建設所做的付出與貢獻,總統也特別表達感謝之意。總統說,台灣現有超過十一萬人的泰國勞工,佔有百分之三十八的外勞比率,泰國勞工每年匯回泰國的外匯額約有九億美元;而每年約有七十二萬人次的台灣人赴泰旅遊,在泰國有十億美元的消費。由於兩國關係密切,往來頻繁,總統希望能像與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菲律賓一樣,台、泰雙方每年都能有固定的部長級諮商會議,並加強高層互訪,以鞏固雙邊關係,像有關避免所得稅雙重課稅協議,雖已於一九九九年簽署,但至今尚未施實,這是許多台商所關心的問題,再者,我方也期盼能積極推動與泰國進關、換囚等相關協定事項。
總統強調,我國正積極推動南向政策,泰國是最好的選擇之一,因為泰國人民勤奮,政局穩定,投資條件好,如果能重視雙方高層互訪,將有助於經貿關係的進一步提昇,而與台灣維持平行往來,也符合泰國的利益。
訪賓則感謝總統撥冗接見,並指出,過去泰國媒體對台灣的報導很少,也很不公平,所以此次來訪,希望能做出真正正確與台灣相關的報導。
訪賓也恭喜總統獲頒「二○○三國際人權獎」,並請教總統對人權的看法。總統回答表示,民主、自由、人權是普世價值,沒有東、西方之分。他在公元二○○○年五月二十日就職演說即揭櫫人權立國的理念,希望透過國際人權法典國內法化、推動成立國家人權委員會來確保台灣人權。二○○○年第一次的政黨輪替,讓台灣成為真正的民主國家,過去台灣經歷一黨執政、戒嚴、白色恐怖,人權受到踐踏,而二○○○年的政黨輪替,讓台灣有機會分別獲頒二○○二年和平獎、二○○三年人權獎,這是對台灣二千三百萬人民長期追求民主、自由、和平努力的高度肯定。台灣從威權走向民主,已經走了五十年,但還沒有走完,所以他極力倡議公民投票,以進一步深化民主,推動制定一部台灣合身、合用的新憲法,一直要到公民投票完成與新憲法誕生,整個台灣的民主制度才算告一段落。
總統也提及未來的政策方針。他表示,「拚經濟」、「大改革」是政府施政的兩大主軸,在拚經濟方面,我們有信心明年的經濟成長率可突破百分之五,二○○五年失業率可降至百分之四以下,二○○六年整體研發經費將佔GDP的百分之三。總統確信,明年三二○他將會連任,並且終結台灣政局、國會與憲政的亂象,透過公投制定新憲,讓台灣成為正常、完整而偉大的國家。
總統最後除再次歡迎訪賓們的蒞訪外,並請訪賓們代為轉達他代表中華民國政府與人民對泰王及泰國總理的祝福與問候之意,也希望兩國實質關係能在既有的基礎之上,向上提昇。
泰國全國傳媒聯盟訪問團一行十餘人,上午由行政院新聞局局長黃輝珍、外交部次長高英茂陪同,前來總統府晉見總統。總統府副秘書長吳釗燮也在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