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92年12月06日
總統參加「第三屆中華民國研究所博覽會」開幕儀式
  陳總統水扁先生今天上午前往台南縣參加「第三屆中華民國研究所博覽會」開幕儀式,並應邀致詞。
  總統致詞內容為:
  阿扁今天非常高興應邀前來參加「第三屆中華民國研究所博覽會」南區的開幕典禮,這次的博覽會一共分成台北和台南兩個場次舉行,台北的那一場阿扁因為另有行程不能參加,所以特別找今天的時間來參加在台南的這一場。一方面是要特別感謝主辦單位「中時報系」,能積極結合民間企業的資源與力量,一起來關心我們下一代的教育。另一方面,過去這種博覽會大多只會在台北舉行,但這次南、北各舉辦一場,顯示政府大力推動南北平衡發展的用心,已經獲得企業與社會各界的肯定與支持。阿扁在此要向「中時報系」及所有參與的企業、單位和學校,表示個人十二萬分的感謝與敬意,更期待在社會各界共同的努力下,能使台灣的高等教育早日達到世界一流的水準。
  台灣的大學與學院,由十年前(八十三學年度)的58所大幅成長到目前(九十二學年度)的一四三所,招生的名額也從五萬六千多人,增加為十萬八千多人,錄取率也由當年聯招的百分之四十四點三五,增加到目前考試分發的百分之八十三點二二。換句話說,台灣的大學教育已經由過去的菁英式教育,轉型成目前的普及式教育。這樣的改變不只是因為有政府持續的投資,更要歸功於許多民間資源大量的投入,使升學的管道大幅暢通,同時也顯著的提升整體國民的素質。
  台灣天然資源非常稀少,人才與知識是我們最珍貴的資產,民眾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大幅增加,這絕對是一件值得鼓勵的事情,也必然會對台灣未來的發展有非常正面的效果,這樣的成就必須給予高度的肯定。當然在量的增加以後,也必須要有質的提升。個人認為目前的高等教育正面臨三個新的挑戰,需要政府和社會各界繼續共同努力。
一、大學體系的健全發展:目前一共有一四三所大學,每一所大學必須依照辦學的目的,以及所擁有的資源,明確的找到自己的定位與發展的方向。在「新十大建設計畫」中,政府將每年編列一百億元,以五年五百億元來推動高等教育的精進。希望於二OO八年之前,至少有十個重點系所或跨校研究中心排名亞洲第一,並於十年內,至少有一所大學國際排名進入一百名內。未來教育部將成立一個專業的大學評鑑機構,依照不同性質的大學,每年進行評鑑,並依據評鑑的結果,決定政府獎補助的額度,並建立大學退場的機制,使整體大學的品質能不斷的提升。
  二、健全大學學費獎補助制度:依照國際的標準,台灣的學費還不算最高,但現在有愈來愈多的學生有機會唸大學,對許多有需要的家庭而言,的確是很沈重的負擔。針對大學學費的問題,自阿扁就任總統以來,每年上漲的幅度與過去比較,已經明顯的縮小和降低,同時阿扁也請行政院協調教育部和中央銀行等單位,將助學貸款的利率大幅調降,並放寬申請的資格,以減輕學生與家長們的負擔。此外,阿扁也再請教育部研究以「學產基金」為基礎,積極結合民間企業與社團的力量,成立一個「助學基金」,讓有需要的學生都能受到最好的照顧,以社會整體的力量,一起來培養台灣未來的人才。
  三、建立大學畢業生就業輔導的機制:由於大學畢業生人數大幅增加,每年七至十月對就業市場造成非常大的壓力。為了縮短求職媒和的時間,大幅降底社會的成本,政府將推動「最後一哩」計畫,鼓勵各大專院校在設計最後一年授課計畫時,能與產業界合作,共同為學生安排最適當的課程,或提供企業實習的機會。另一方面,也請行政部門研究,特別針對十八至廿五歲初次就業的畢業生,以及剛服完兵役的役男,每年出版「青年就業資訊白皮書」,讓所有的年青朋友在求學的時候,就能有充分的資訊進行求職與就業的準備和規劃。
  阿扁要再一次感謝「中時報系」及「大碩集團」能夠出錢又出力的規劃這場研究所博覽會,讓所有準備向卓越非凡人生邁進的學子,能夠充份認識自己學習的方向,以及各種進一步深造的機會。同時,利用這個難得的盛會,選擇最符合自己的校院系所,為自己未來人生的天空開拓美麗新視野,並在各自學習的領域中出類拔萃,貢獻社會國家。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