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新聞
92年11月27日
總統主持「總統經濟顧問小組」第六次會議
陳總統水扁先生今天上午在總統府主持「總統經濟顧問小組」第六次會議。總統在會中除聽取行政院所作「總統經濟顧問小組建議及裁示事項」辦理情形報告、台灣經濟研究院院長吳榮義顧問「當前經濟情勢報告」,以及台灣智庫董事長陳博志顧問有關「對經濟成長因素的正確認識」簡報外,並針對中華經濟研究院院長陳添枝顧問所提「財政收支合理化」及「寬頻網路發展」等政策建言進行討論。
總統在開場致詞時表示,根據最新的統計資料顯示,由於美、日兩大經濟體經濟景氣復甦的態勢日益顯著,全球經濟前景在低利率的環境下,正呈現穩健擴張的趨勢。因此,我國經濟景氣的復甦力道也更形強勁,日前經濟部公佈的十月份外銷訂單金額再度創下歷年新高記錄的一百六十一億三千八百萬美元,年增率高達百分之十九點九四。其中包括科技產業的資訊與通訊產品,及所謂傳統產業的基本金屬製品、機械、塑橡膠製品和化學品的外銷接單金額,均創下單月新高記錄,就是最好的證明。
總統指出,由於景氣逐漸活絡,根據行政院主計處的預測,過去三年因景氣欠佳而呈現低迷狀態的民間投資,明年可望在企業界的努力下恢復強勁的成長,預期成長率將達百分之九點二,加上政府投資的成長,主計處預期明年的經濟成長率,將較今年百分之三點一五大幅提升至百分之四點一。
總統強調,這樣的成績比日本、南韓、新加坡、香港,甚至整個歐元區的經濟情況都要好。因此,我們要很欣慰的告訴國人同胞,在全體民眾、經濟顧問以及政府共同的努力下,台灣經濟已經順利拂去三年來景氣不振的陰霾。我們相信,只要大家繼續努力,台灣今年與明年的經濟成長率數據都還有向上修正的空間。
總統也於會議結束前,就會議中的報告及討論事項作出結論。總統結論內容為:
非常感謝總統經濟顧問小組今天針對「當前經濟情勢」、「財政收支合理化」與「寬頻網路建設」等議題提出詳盡的報告。我們瞭解,目前全球經濟景氣已經呈現穩健復甦的明顯訊號,台灣經濟也開始出現顯著的成長趨勢。即使是我們最擔心的失業率數字也開始下降;根據最新統計數據,十月份失業率降至百分之四點九二,較美國的百分之六、日本的百分之五點一、新加坡的百分之五點九、香港的百分之八都來得低,顯示在政府對策與景氣復甦的交互作用下,過去三年逐漸惡化的失業率已經獲得初步的控制。
歷經過去兩年多經濟景氣疲弱不振的衝擊與挑戰,國人可以深切體會在科技產品廣泛應用與全球化浪潮的催化下,全球景氣的波動週期似乎已經出現新的變化,而波動的幅度也因而更加劇烈。因此,政府部門在各位顧問、學界與企業界的協助下,就必須思考和規劃以擴大內需市場、提升服務業規模、促進產業多元化發展等目標為標竿的基礎建設,以期減緩外部因素對我國經濟所造成的衝擊。
其中,除了持續加速法令的修正、提升政府效能等層面之外,行政院經過長期規劃及審慎評估後,也在日前提出「新十大建設」,希望在五年內以「投資未來」的前瞻性眼光,為台灣的下一階段發展完成周密的佈局,這不只是二00一年經發會的擬議方向,也是要把建設留給子孫、財富留給子孫,為子孫保留更高的國家競爭力,必走的一條路,縱然此時正值選舉熱季,政府的計畫難免會遭致不同政黨的刻意批評,但是個人始終相信,台灣是所有台灣人民的台灣,為台灣的未來擘畫遠景,正是我們無可推卸的責任。
我們相信,二00四年台灣的總統大選是一次深化台灣民主價值的選舉。我們相信台灣,縱然在中國大陸經濟勢力興起之際,依然可以擁有璀璨的經濟前景。只要我們勇於承擔責任,只要我們願意投資未來。我們更有信心不必等到二00八年,明年二00四年我們的經濟成長率就有機會挑戰百分之五,亦即可提前在明年達到百分之五經濟成長率的目標。
此外,根據今日會議的報告與討論的結果,個人要歸納以下幾點結論:
第一、政府部門應持續推動各項軟、硬體建設,期能為台灣經濟的持續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有關新十大建設特別預算案,希望在野政黨深切體會民間的需求與期望,並給予必要的支持。
第二、有關政府當前財政收入與支出的狀況,主管機關應依據「財政改革委員會」所提出的財政改革方案,擬定中、長期計畫,以逐步落實政府財政的改革。
第三、資訊通訊科技產業非但是一項具有高度未來性的產業,其未來的發展更將對許多產業的製造、行銷、管理與通路等方面帶來巨大的影響,政府應適時投入必要的資源與建設,以引導相關企業加速投資。
目前行政院所提「新十大建設」之一的「行動台灣M計畫」,攸關資訊通訊產業的前景與國家整體寬頻網路的建設,同時也和數位內容產業的發展環境息息相關,主管機關應儘速訂定建設時程,並研擬具體可行的營運、管理機制,以便儘速發揮投資效益,使通訊相關產業早日成為我國「第三兆元產業」。
第四、政府開放三家民營電信固網業者加入市場已逾兩年,但業者投入網路建設的資金與營運狀況均不如預期,而產業的環境亦已出現顯著變化,主管機關應儘速進行中期檢討,並限期提出具體因應方案,以強化市場效率。
第五、科技發展一日千里,資訊通訊產業、傳播媒體、電信載具等產業的發展尤其迅速,彼此之間的營運模式與經營形態亦日漸多元,為配合產業的發展需要,行政院應積極協調立法院儘速完成「通訊傳播基本法」及「通訊傳播委員會組織法」的立法工作。
總統經濟顧問小組召集人蕭萬長在會後記者會時並代表「總統經濟顧問小組」就行政院所擬定的「新十大建設」提出看法表示,該小組認為「新十大建設」的政策方向是正確且有其必要,然而在作法及具體內容方面應有更完善、完整的定義,並且作好財務規劃及可行性評估,同時在執行監督面上也要有配套機制,以淺顯易懂的文字向國人說明,並儘量與立法院溝通,只要對國家經濟發展有利,對未來子孫競爭力的提昇有助益,相信朝野立委應會給予原則支持。
台灣智庫董事長陳博志顧問隨後並指出,有關「新十大建設」內容,他在經建會主委任內即有深入思考,建設方案所提的內容在當時即進行規劃,絕非部分在野黨人士所稱是因選舉將屆才提出的方案。當時他進行規劃作業時,即認為經費來源有必要作調整,因此,他在經發會中即提議,以五年為期,每年額外增加一千億經費從事公共建設,提出此一主張並非因經濟景氣不好,主因是我國的公共建設嚴重落後,不僅不如先進國家,也不如開發中國家,例如馬來西亞、韓國的國民所得分別只有台灣的三分之一、十分之七,但是公共建設卻比台灣好得多,甚至中國大陸的國民所得只有台灣的十分之一,但部分地區(上海)的公共建設也較台灣便捷,為了不讓人民失去信心,只有做好公共建設,才能留住資金、留住人才。
陳顧問並剴切指出,如果再不加強我國的公共建設,將會造成國家競爭力的嚴重斲傷。只有做好公共建設-將過去、未來該做的公共建設做好,國家的經濟發展才有前途。尤其是我國的國民所得已超過一萬三千餘美元,更必須加強公共建設,讓人民享有更完善的公共設施,提高生活的品質。因此,該小組一致認為,此一具有突破性、且經相當時間思考規劃的「新十大建設」方案,是值得支持的政策方向,絕對該做。
此外,有關公共建設財源方面,陳顧問表示,公共建設部分項目可以BOT方式,交由民間施作。但某些無法估算實質回收效益的建設,不能利用BOT方式執行,則必須由政府施作;為籌措財源,某種程度必須舉債從事公共建設,雖然必須由子孫負擔債務支出,但後代子孫也會從建設的利益中取得資產,而且資產絕對大於負債,因為公共建設愈早做,成本(工資、地價)愈低,讓國家整體經濟發展穩健成長,資產的價值就會更高,相形之下,負債也會隨之減少。因為我國政府負債佔GDP比率,相較於其他先進國家仍低,而事實上,我國政府資產也遠超過負債,目前政府資產淨值有六兆,先進國家如美、日等國政府淨值皆為負,如果政府積極加強公共建設,改善投資環境,資產的價值就會提高,屆時還債也將不成為問題。
陳顧問並認為,為了讓國家整體經濟發展穩健成長,必須改善產業、投資環境,特別要在其他開發中國家尚未追趕上之前,擴大公共建設投資。不過,為穩健起見,小組成員也建議政府應從事財政改革,長期而言,將政府稅收佔GDP比率(租稅負擔率)提高,但由於建設已迫在眉睫,在此之前,適度舉債從事建設,是有必要而且適切的,至於建設細節,政府有責任作精確評估,並向國人說明利益所在,而為了提高效率,小組成員也建議政府參採以往「十大建設」作法,每一建設責付一政務委員專責監督,以有效執行。
今天與會者包括:呂副總統、總統經濟顧問小組召集人蕭萬長、行政院副院長林信義、總統府秘書長邱義仁、國家安全會議秘書長康寧祥、行政院經建會副主委何美玥、台灣智庫董事長陳博志、台灣經濟研究院院長吳榮義、中華經濟研究院院長陳添枝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