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91年11月21日
總統參加台南縣傾聽農漁民心聲座談會

  陳總統水扁先生今天下午應邀前往台南縣參加由蘇煥智縣長所主持的傾聽農漁民心聲座談會,會中總統仔細聆聽各農友代表所提出的各項意見,及對農漁會改革的具體建議和心聲。
  總統在致詞時表示,再一次回到故鄉感觸很深,在他擔任台北市長時,曾經突破法令限制開放大安森林公園人行道,讓台南地區各農會促銷水果,一年有二次,一次是芒果,一次是文旦,讓大家有機會賺大錢,那時大家歡歡喜喜,雖然有時候碰到下大雨,大家還是非常認真打拚。今天看到大家對農漁會改革有些建言,也聽到大家的苦情和心聲,他覺得要深深檢討,到底政府那裏做得不對?政府在那些地方和社會,尤其是農漁會信用部在認知上有很大的差距。總統說,他也認同農業是國家的根本,農業亡則國亡,信用部是農漁會的心臟,農漁會要永續發展必須要有心臟,心臟一停則一切免談,相信沒有人反對改革,如果說整個改革方案很多人還有意見,政府仍一意孤行,造成對立,這是大家所不樂見的。原本的改革是希望改善農漁會的體質,給予農漁民更好的照顧,但是整個方案不能讓大家了解,還誤解說要「消滅」農漁會,甚至說是要「沒收」農漁民的財產,為了改革沒有得到大家的認同,反而引起民怨,這樣的改革就還有檢討的空間。總統說,大家都希望能夠建全農漁會的體質,但改革不能一竿子打翻一條船,真正有亂來的,有證據就辦,如果沒有亂來或惡意掏空,可能受景氣影響,則政府應該給予協助和支持。
  總統接著表示,行政院和大家協商之後,也有了推動完成「農業金融法」立法工作及為減輕台灣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對農業發展的衝擊,行政院相關部會應於十年內編足一千億元的「農產品受進口損害基金」等多項結論,他也非常贊同。總統並指出,農業金融與一般金融不一樣,農業金融有其特殊性和獨特性,推動改革不能只聽一方意見,要多聽各方意見,以不同的方式來處理。目前有三十六家被接收的信用部,原來的處理方式有無缺失?他也會徹底了解。總統強調,改革要繼續走,但如果有錯誤,該改則改。
  總統也感性地說,他受到大家的栽培和支持,能由一個佃農之子當到總統,民國六十二年他也曾經領過農會的獎學金三百元,當時正是他大三升大四的時候,他不僅領過農會的獎學金,也領過水泥公司、佛教和獅子會等各種獎學金,對於一個窮苦人家的子弟而言,這些獎學金在他的求學過程當中,幫忙很大。總統也說,他的父親是一個佃農,所以農民的辛苦他從小就了解,當他有機會時他絕對不會忘記,也沒有忘記。像十四年前五二○農民請願事件,當時他替六位被告的農運帶頭農友義務擔任辯護律師,十四年前的五二○農運,最後造成流血事件,所以他不希望這次的農漁民遊行,再度出事。由於遊行、請願是人民基本權利,所以他不是來拜託大家不要去遊行,但是要去遊行之前,一定要再想一想,行政院在農漁會改革的處理還有改善的空間,政府也同意再做調整,那要去遊行是要做什麼?
  最後,總統並強調所有的問題不能一次解決,政府絕對有誠意逐步來進行,請大家不要懷疑他的誠意,他沒有忘恩負義,他永遠以身為佃農之子為榮。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