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新聞
92年10月30日
副總統參加二○○三年南方學術論壇活動
呂副總統秀蓮女士今天上午前往高雄市參加二○○三年南方學術論壇活動,並以「台灣向前走」為題向與會人員發表演說,期許南方在我國迎戰全球化的挑戰方面繼續扮演重要的角色。
副總統表示,去年十月她曾在此間參加「南方學術論壇暨南方智庫成立大會」,贊許「南方智庫」的成立有如南方向台灣北方吹起號角,要讓南方成為台灣價值的建構者及台灣精神的新堡壘。在上週有二十萬人在高雄街頭為「全民公投.催生新憲」以台灣腳走出台灣路後,今天再度前來講述「台灣向前走」此一議題,格外具有意義。
副總統指出,台灣的歷史使命有五,包括結束威權統治、落實民主、政黨輪替、確立台灣的主體性、迎戰全球化;而南方過去以來在結束威權統治、落實民主、政黨輪替、確立台灣的主體性等方面,都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每一歷史事件,如果沒有南方的參與,台灣的歷史不再那樣生動、制度不再那樣正確,今後在全球化方面,南方還應扮演重要的角色。
提到確立台灣的主體性方面,副總統表示,過去一路走來,我們還有一些未解決的歷史問題,台灣與中華民國的關係如何、台灣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關係如何、甚至台灣與世界的關係如何,這些都是值得我們深思的新議題,我們不僅要看過去,更要看未來。她並以一九四九年十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一九五○年三月蔣介石總統在台復行視事、一九七一年聯合國二七五八號決議文等史實,呼籲大家要認真面對台灣的歷史與國際地位,也以最近蔣宋美齡女士的辭世,提醒國人舊世代已經結束,國共的恩怨不應影響台灣的主體性,更應藉此確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關係,並進而以最新的身分,用最妥適與尊嚴的方式邁向國際舞台。
副總統進一步說,透過公投,台灣要有一部合用的新憲法,因為現行憲法誕生時,台灣不是中華民國一部分,雖在中國大陸制定卻未在大陸施行,反在台灣勉強施行了五十多年,她並以美國已廿七次修憲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四度制憲、三次修憲情況強調,台灣要求制定一部合適的憲法是天經地義的事,任何人無從干預。
副總統表示,台灣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一部分,她並以我國在國際機構所作的全球競爭力、科學基礎建設、工業科技基礎建設、發展指標、科技指標、創意指標、居世界第一產品的評比與統計數字表示,台灣的成績亮麗,台灣不僅是台灣人的台灣,也是世界的台灣。
副總統也鄭重地說,面對全球化時代,台灣不要再陷入國共統獨糾纏中,也不要再有族群之分,在台灣的二千三百萬人要積極致力台灣內部的統一運動,如果國內持續就歷史問題爭吵,可能忘記全球化問題,進而侵蝕未來的發展,讓台灣陷入新的危機,我們應自問,面對全球化,國人是否已做好了所有的準備工作。
副總統也再度指出,五十多年來,舊的兩岸關係令我們感到失望、鬱卒與氣憤,我們的惡鄰-中華人民共和國-對我國在外交上的孤立、在軍事上的威脅、在經濟上的磁吸、在尊嚴上的羞辱,對此,我們要覺醒,要有新思維,要確立新的兩岸關係-東望太平洋-,藉此建立民主太平洋聯盟,透過太平洋確立台灣的影響力,將我國的柔性國力分享太平洋所有民主國家。她也請南方的知識菁英,協助確立台灣的主體性,進一步讓台灣成為東方的瑞士、世界的寶島,她相信這也是大家共同的責任。
演講結束後,副總統也轉往由高雄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所主辦的紀念萊特兄弟發明飛機一百週年「飛行者一號」模型開工活動,除在螺旋槳上簽名並安槳外,並致詞期許國人也要加強太空科技的研發、勇於挑戰太空、開創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