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92年10月24日
總統出席第二屆總統科學獎頒獎典禮
  陳總統水扁先生今天下午出席第二屆總統科學獎頒獎典禮,致詞祝賀三位得獎人:朱國瑞、朱敬一、鮑亦興,也表示三位得獎人的成就,證明台灣也可以培養出世界級的學者,做出世界級的研究成果。
  致詞後,總統並親自頒發獎座給三位得獎人。總統致詞內容為:
  兩年前的第一屆總統科學獎,正值諾貝爾獎頒發一百周年。而今年,又恰逢萊特兄弟發明飛機一百周年。回顧過去,我們必須衷心感謝無數致力於探索自然、社會與人類奧秘的學術工作者,感謝大家的奉獻及努力。就如同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美國小說家福克納所說的:「人是不朽的,因為人有靈魂、有同情心、有犧牲與忍耐的精神」。科學研究者追求真理的精神,催生了現代社會,他們所立下的典範,就是犧牲、忍耐、堅持與卓越的具體寫照。
  科技發展是國力強弱與國際競爭力的重要指標,在知識經濟的時代,擁有知識比擁有武器更為強大,擁有技術比擁有物質更為富有。因此,從二○○○年一月,政府就編訂了「國家科學技術發展計畫」,逐年增加政府推動科技研發的經費,確定科技發展目標在二○一○年時可以達到已開發國家的水準。目前我國研發支出佔國內生產毛額的比重,已由一九九七年的百分之一點八八大幅提升到百分之二點一六,未來將繼續朝向百分之三的目標努力,我們希望在二○○八年達到此一願景。
  由於政府及民間積極投入研發能量,我們已經可以看到令人欣喜的成果。象徵科技研究發展的幾項重要指標,台灣都在逐年進步,例如,科學論文索引指標(SCI)資料庫的收錄論文篇數不斷增加,排名也躍升到世界第十八名。工程索引(EI)資料庫收錄論文的排名也已經進入世界第十名。台灣二○○二年在美國核准的發明專利件數,也穩定維持在世界第四,僅次於美國、日本與德國。
  阿扁一直認為,在科技發展的領域中,人才的培養比資金的投入更重要,培養人才所需要的時間也更漫長。因此,在兩年前,為了提升台灣在國際學術界的地位,阿扁特別邀請中央研究院李院長擔任召集人,邀集相關部會首長及學者專家,比照「美國總統獎」成立了總統科學獎委員會,並設置「總統科學獎」,做為我國學術界的最高榮譽。
  總統科學獎的授予,與諾貝爾獎一樣並不限制受獎人的國籍,只要能締造高度成就、為人類謀取最大福祉,尤其對台灣社會有重大貢獻的科學家,就有資格獲獎。
  本屆總統科學獎得獎人,經過各領域傑出人士的推薦,並由國內外學者專家組成遴選小組,對十五個被推薦的個案進行深入而專業的分組審查後,最後產生朱國瑞先生、朱敬一先生及鮑亦興先生三位得獎人。這三位得獎人都是望重士林的學者,學術成就備受國際肯定,並多次獲得國內外各種學術獎項,深受同儕的敬重。
  數理科學組朱國瑞教授,三十多年來投入離子體物理的研究,曾經在美國海軍研究所服務十一年。回國後在清華大學物理系建立「高頻電磁實驗室」,在高頻電磁輻射的基本學理上取得重大的研究成果,並應用於同步加速器、國防電子系統等國家級大型計畫,貢獻卓著。
  社會科學組朱敬一教授,專長為人口經濟學、家庭經濟學、法律經濟學等,研究領域廣泛,圓融貫通社會科學各個面向。朱教授不僅治學嚴謹、著作等身,在國際學術界極獲肯定,近年來更帶領研究團隊,建構台灣的家庭動態資料庫,帶動相關研究,奠定重要的科學發展基礎。
  應用科學組鮑亦興教授,專長為理論與應用力學、物理聲學、電磁力學、結構動力學,一九八三年應行政院邀請創辦台灣大學應用力學研究所,協助國防科技與經濟建設的研究。對於連續體中彈性、塑性、波動乃至電磁場變化等複雜現象的研究與解析,以及土木、結構、材料及機械工程等領域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以上三位得獎人的成就,在在證明台灣也可以培養出世界級的學者,做出世界級的研究成果。阿扁在此也要誠摯地感謝贊助這次總統科學獎的企業。企業家的眼光與遠見,是一個社會不斷前進的原動力,阿扁深信民間企業的關心與支持,將能為台灣培育更有競爭力的人力資源。
  台灣的未來,尤其是經濟的轉型,必須仰賴科技的發展。在政府「深耕台灣,佈局全球」的經濟發展戰略思維下,我們擬訂了「挑戰二○○八—國家發展重點計畫」,預計從二○○二到二○○七年,將投資兩兆六千億新台幣,全力強化既有的核心製造優勢,實現台灣成為綠色矽島的國家願景。其中四大投資主軸中,「投資人才」及「投資研發創新」就分占兩大主軸,可見政府對人才培養及研究風氣的重視。近兩年來,國際知名的跨國企業如微軟、惠普、IBM、英特爾、新力等大企業,紛紛在台灣設立研發中心,就是台灣經濟競爭力轉型有成,研發實力獲得國際認同的證明。
  今天在座的各位,可說是我們台灣社會的菁英,也時時牽動著台灣前進的步履,希望大家能共同努力,讓綠色矽島的願景能在我們的手中實現。最後再一次恭喜三位得獎人,並敬祝各位身心健康、萬事如意。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