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新聞
92年10月23日
副總統參加「台美科技菁英暨交流晚會」
呂副總統秀蓮女士今天晚間應邀參加由北美台灣工程師協會、台灣產業科技推動協會共同舉辦的「台美科技菁英暨交流晚會」,並致詞期勉科技人要關懷地球,為地球解決地質變化、能源匱乏等問題。
副總統表示,以科技立國是台灣既定的發展方向,地球只有一個,大家都要愛護她,科技人除了要解決地球所面臨的許多問題之外,更應該協助科技文盲,也要避免因科技的落差,產生另一種貧富懸殊的狀況。
此外,副總統請科技人除了致力於高科技的研究外,也應多關心國家的前途與發展,副總統並告訴大家為何陳總統要推動公投、催生新憲法的原因,希望全體國人都能共同為這個目標而努力。副總統認為,台灣有能力創造經濟、民主等各項世界奇蹟,但唯獨談到國家認同及主權問題時是一片模糊與茫然,陳總統和她身為國家領導人與副領導人有此義務要來釐清這個問題。
副總統首先說明中華民國與台灣的關係。她說,一九一二年中華民國於南京成立,當時台灣不是中華民國的領土而屬日本殖民地,一九四九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一九五○年三月一日先總統蔣公在台復行視事,很明顯地,一九五○年三月一日前中華民國在大陸,一九五○年三月一日以後中華民國在台灣。而以國際的角度來看,在中華民國成立之初國際社會絕大多數承認中華民國代表全中國,但自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後,此一情況開始有了改變,一九七一年十月廿四日聯合國第二七五八號決議更正式確認中華人民共和國為中國唯一合法代表,至今全世界只剩下廿六個國家承認中華民國。這是歷史的不幸,我們回顧歷史為的就是要勇於面對歷史,然後迎向光明的未來,所以陳總統提出今後國家發展的新目標,就是要早日讓國家變得完整、正常、偉大。
副總統進一步指出,中華民國憲法的制定原是為了四億五千萬人,台灣才二千三百萬人口,如何能適用?所以我們需要一部屬於自己合用的新憲法,而現行憲法所規定的修憲程序繁複異常,所以要用公民投票方式來完成新憲法。
副總統強調,以公投完成新憲法是千秋大業,更是陳總統和她的神聖使命與任務。現在居住在台灣的人不管來台時間的先後,只要是愛台灣,希望台灣人民能夠活得安全、幸福,就應該捐棄成見,用理性來釐清問題,解決問題,同時用專業負責的態度,為台灣的前途而共同努力,如此,台灣的前途才會是光明的。
副總統最後呼籲大家,要拒絕選擇過去,要迎向未來,台灣向前走,Taiwan Go! Go! Go!